书城亲子书香润童年:王莉亲子共读实践
64628500000002

第2章 自序:亲子共读美妙之旅

王莉

读者朋友们在读了我的《童年可以如此美好》《陪伴的力量》等书之后,来问我:“你认为什么样的童年是美好童年?怎么陪伴孩子是最有力量的陪伴?”

我说,孩子有很多很多的自由时间,读很多很多的书,走过很多很多的路,欣赏很多很多的风景,精神世界非常富足,个性发展非常自在,就是我认为的美好童年。陪孩子读书就是最有力量的陪伴。

所以,这些年,我带孩子真真正正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实际行动给他创造美好童年。大宝是小学生了,我尊重他的自主意志,没有给他报任何课外班、兴趣班、补习班等,我给他留出自由时间,干吗呢?读书、运动、旅行、聊天——这是我认为父母应该多和孩子一起做的四件事。二宝虽还小,我们也坚持天天给他读书,他自己已经很会“乱翻书”了。

这些年我带孩子走过很多地方,足迹遍布山水之间,一路走着,读着,聊着,看着孩子精神饱满,时不时在大自然在书香中散发出灵性之光,我觉得好满足。

读书的时候,孩子的眸子那么明亮,闪着聪慧与灵气之光;

读书的时候,孩子的笑容那么灿烂,享受着阅读的乐趣与幸福;

读书的时候,孩子的神情那么专注,就是玩具和美食也不能打扰到他;

读书的时候,孩子的求知欲那么旺盛,总是读完一个故事要求再读一个;

读书的时候,孩子的提问那么活跃,总能想到我们想不到的妙趣横生的问题;

读书的时候,孩子的笑声那么爽朗,总能从我们看着平淡无奇的故事里找到兴奋点……这就是孩子,可爱的孩子!

我特别欣赏孩子读书时的状态,那么放松,那么美好!伏尔泰说,读书使人心明眼亮。父母的责任,在于保护孩子的心明眼亮!

这些年作为儿童阅读推广人,我以“推动每一个家庭阅读,推动每一个孩子阅读”为己任,以“推动哪怕一个家庭一个孩子每天多读十分钟书”为乐,对身边人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劝读,有一点点效果我就暗自高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这些年推广阅读,俊哥就在我身边,他跟着我、看着我、听着我劝读、带读、领读,相信对他自己也是很好的触动。或许他的爱读书和妈妈的这些行为对他的潜移默化不无关系。有书读的童年是丰盈的,有爸爸妈妈领着一起读书的孩子是幸福的。

书香洋溢千万家,这是一个呼唤,一个邀请,一种传递,一种力量!家长们带孩子读书吧,让书香洋溢你们家,让读书改变你我他!让书香洋溢千万家!

这些年作为儿童阅读推广人,到各种场合向各地家长孩子们推广阅读,常常有家长问我:“怎么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应该怎么带孩子读书?当妈妈这么忙又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哪有时间读书啊……”

其实人只分两种:读书的和不读书的。

不读书的人不能理解读书的人:哪有时间读书啊,书有什么好读的,读书到底有什么乐趣让你如此痴迷?

同样,读书的人也不能理解不读书的人: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语言乏味,人怎么可以不读书呢?

作为父母,我们给孩子最高贵的礼物或许就是让他爱上读书。而让孩子爱上读书的最好示范就是:父母本身是爱读书的人。

读书如呼吸空气,如此自然。

读书如锻炼身体,不可或缺。

读书如吃饭,不吃会饿。

爸爸妈妈们每天都留出点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就这样,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读书成了你和孩子共同的习惯与乐趣,何乐不为?何难之有?

一些妈妈,可以为了给孩子买一件衣服在网上逛好几个小时,却想不到去给孩子买书,和孩子一起读书;

一些妈妈,可以为了给孩子挑选一个水壶研究半天,却没想过给孩子选择书籍也要精挑细选;

一些妈妈,可以为了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班花好多的钱和时间,却每天拿不出十分钟和孩子一起读几页书……

还好,越来越多的妈妈意识到读书的重要与可贵,并且积极地行动起来。可是:

一些妈妈,以为给孩子一个手机或PAD,里面下载了好多电子书,就是带着孩子在读书了,却从不读纸质书;

一些妈妈,以为读书一定要有什么“氛围”,过于依赖读书会,喜欢在热闹的群体中读书,却忽略了培养孩子独自安静阅读的习惯;

一些妈妈,以为读书是一种文艺表演,给阅读加上过多文艺色彩,却忽略了读书本身是件很朴素的事情;

一些妈妈,以为读书就是读图,热衷于给孩子读绘本,却极少接触纯文字书籍……

电子化、碎片化阅读,这读的不是“书”。读电子书的人,很少真正“进入读书状态”,他只是在浏览信息,他只是在满足刷屏,他只是在自我蒙蔽:我在读啊,读了好多啊。但是他并不知道自己在读什么,那些碎片化、速食化的信息只会急功近利地告诉他结果,却丝毫不启发他去思考去质疑去揣摩去消化。电子化阅读只是大容量地被动接受,没有读者主体的主动思考过程,我想,“主动思考”这应是一个衡量是否真正读书的标准。

读书不依赖群体。诚然,读书会是非常好的读书形式,读书人在一起交流可以分享心得、沟通见解、互相促进。但它始终是一种非“常态”的读书方式,归根结底,读书还是靠自己,“修行在个人”。真正要把读书作为一个习惯长期来坚持,真正要把读书作为一种信仰一生去追求,那么,“一盏秋灯夜读书”才是常态。妈妈们要趁早让孩子知晓,读书本与热闹无关,孩子你要静得下心来自己读书,这样才能长久享受到读书的最深层次乐趣——读书是与高贵的灵魂对话,读书是与自己的内心相照。

读书不是表演。偶尔把一些书搬上舞台,读一读,唱一唱,演一演,当然是好事,可以增加读书的兴趣,可以调剂读书的氛围,可以拓展读书的形式,我本书中有一文《把书中故事演成舞台剧》专门写此。但这不是常态。读书本身是件很朴素的事情,你坐在那,一本书,一盏灯,一杯茶;你又不坐在那,因为你已进入到书中的故事、书中的思想,与相隔几千年、相距几万里的作者的灵魂对话。这样一种朴素,虽无任何表演之“秀”,却是何等华丽与壮观啊!

读书不是读图。好的绘本也的确带给孩子很好的精神滋养,尤其在孩子识字之前,读图读绘本是非常好的阅读方式。但是我们不要让孩子误解读书就是读图或以读图为主,也不要让孩子以为书就应该图文并茂花花绿绿。最好早一些让孩子知道,伴随人类几千年的白纸黑字的书籍,在最朴素的色彩里绽放着最伟大的力量,展示着最真实深刻的人性。

所以,在读书这件事上,我想通过本书向读者传递我的这些观点:

读书是很私人的事情,归根结底,大多数时候读书是你自己,你一个人,在读。是的,你就是一个人在读。读书是很私人化的精神享受,你要享受得了寂寞才能享受得起读书。

读书仍应以默读为主,学校里老师让孩子们高声朗读,这固然是读书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好的方法,当下流行的《朗读者》节目也确实很好地带动了人们读书,但一定不能让孩子失去了默读的能力。默读时可以默默地思考、比较、推敲、揣摩,可以自由地停下来重复看、反复想。默读的时候,在安静中我们潜入书里,我们静读,我们沉思,我们陷入,我们涵泳,我们把书由厚读薄,再由薄读厚……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我们在书中优游,我们与作者神交。

读书有道亦无道,阅读当然有一定的方法,许多大师大家也撰文传授过他们的阅读之道,是为“有道”;但阅读方法又非常非常地因人而异、因阶段而异,不同人在自己的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对阅读方法又有不同的体悟。所以,每个人的读书方法要靠自己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去积累去感悟。

我带孩子读书,没有太多热闹的场面,没有太多朗读的激昂,没有太多的方法、主义,就是两个人,一本书,读起来。

读着读着,读出了那些美丽的读书故事,那些美妙的读书情怀,那些美好的书籍……

家教不是说教是示范。同样,我们在带孩子阅读时,也不要说教,要传递阅读的美好体验;我们在写书教父母如何带孩子阅读时,也不要说教,要娓娓道来阅读故事,行云流水般呈现阅读情怀,讲述读书人、读书事、读书场景的美妙。不动声色中,阅读推广已然“轻舟已过万重山”。

大谈读书方法的书很多,其大背景是国人读书的越来越少。假如换成吃饭,自然不必大谈吃饭之方法。现在推荐书目的微信也很多,琳琅满目,目不暇接,让人有点无所适从。

如果你不打开书本,不开始一个读书的行为,不进入读书状态,那么旁人再怎么大谈读书方法再怎么大力推荐书目,那都是一厢情愿、徒劳无功的。

“进入读书状态”,是一种很好的状态。进入了这个状态,读着读着,你就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因为是适合自己的方法,切合自身实际,自己也喜欢,所以用起来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并且效果挺好,渐入佳境。读着读着,你就培养出了鉴别力,就能对市面上形形色色的推荐书目形成自己的判断和取舍,不再被荐书牵着鼻子走,不再集体无意识地追逐所谓的畅销书,不再随波逐流去读书。

写此书,写着写着,常常心花怒放。既是在回顾这些年带孩子读书的历程,同时也回望自己这半生的读书史;既是和孩子一起回味带他读过的每一本书的美好,也是回想自己这几十年来遇到的好书好人……好幸福!

如果说世间有一件事能给你深刻、持久、丰富、多样的幸福感,那就是读书!

生活有多丰富,关于阅读的素材就有多丰富,因为,阅读即生活!阅读即我们时时刻刻接触到的一切——如果阅读成为你和孩子的习惯,那么祝福你找到并享用着天下第一好事——读书!

我带着我的大宝二宝读着书,一路走来,交着朋友,品着书香,看四季更替,分享朋友们的读书心情……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读书画卷,孩子的自然生长道路,其实就是一段美妙的读书之旅!

随意阅读、自由阅读、趣味阅读是我欣赏的阅读状态。“法无定法”,放手让孩子选择,允许孩子一阵子喜欢读这类书,一阵子又找出之前读过的书来看——一定要让孩子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带孩子读书一定不要带着功利心。如果能让孩子觉得读书好玩、有趣,发自内心地去找书读,这岂不是最成功的阅读指引?

随时随地读书。每天晚上,睡前,一家子围在一起读读书,这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光!郊游、旅行,带着书,哪怕只是闲暇时翻几页,也能翻出无尽风雅!让书本和牙刷一样必不可少,让读书和刷牙一样天天坚持,多么好!

读吧,妈妈们,爸爸们,孩子们。

让生命在阅读中高贵与优雅!

这是我自己创作的赞美读书的小诗,与读者朋友们、爱书的朋友们分享。

《读书如此美好》

读书像阳光,虽抓不住,却天天照耀;

读书像空气,虽摸不着,却时刻呼吸;

读书像家人,虽不表白,却惺惺相惜;

读书像朋友,虽不常见,却心心相印;

读书像吃饭,一日三餐,而不离不弃;

读书像喝水,自然而然,而无需意义;

读书像旅行,走在路上,却不计目的;

读书像习惯,不需觉察,却挥之不去;

读书像休闲,只需享受,却不要功利;

读书像爱情,只问耕耘,却不问收益。

读书丰富了你我,

读书开阔了你我,

读书陪伴了你我,

读书提升了你我,

读书改变了你我,

读书慰藉了你我,

读书润泽了你我,

读书启迪了你我,

读书愉悦了你我

……

(丁酉年春于北京清风明月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