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活需要分寸感
64912100000003

第3章 分寸感是君子和庸人的分界线

1.你是君子还是庸人,就看分寸感

在中国古代,评价品德高尚、博学多才、谦逊温和的人为“君子”。而与之相对的人就被称为“庸人”。最初时候,君子指的是贵族,庸人代表平民,两者之间并无道德的划分,因此在《论语》中,虽然用德行是否高尚来区分这两类人,但其中的“君子”和“庸人”的区别,还残留着一些社会地位的因素。

哪怕到了现代,“君子”也代表着德行高尚的人,我们夸一个人为“君子”的时候,就相当于认可了他的德行,赞美他的人品。然而,君子与庸人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中庸》第二章中说: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意思就是,孔子(字仲尼)说:“君子之所以是君子,因为他的言行遵守了中庸之道;庸人之所以是庸人,因为他的言行违背了中庸之道。”

你看,《中庸》里用来区别“君子”和“小人”的方法很简单,就看两者之间的分寸感,可见分寸感多么重要!不过,这里的“小人”指平庸之人及斤斤计较的小格局之人,并非像现在常说的奸诈阴险之人。

为什么你是碌碌无为的平庸者?原因就出自分寸感上。正所谓“过犹不及”,没做到位和做过分了,都是不行的,唯有把握住两者之间的平衡和分寸感,才是真正掌握中庸之道,达到君子的标准。而作为平庸普通人是很难把握分寸感的,总是喜欢走两个极端。不仅普通人很难做到,即使是圣人的徒弟,也经常会犯分寸感方面的错误。

春秋时期的鲁国,曾经制定了一条政策:人们可以到国库里领赏,但前提是需要将流落异乡、不慎沦为奴仆的同胞们赎回。有了这条奖励,人们见到落难的同乡人后便会出手援助。但孔子的徒弟子贡自视清高,他认为拯救同胞是应该做的事情,不该获得相应的奖励。于是他在国外重金赎回奴仆,但不肯去国库里领赏。孔子得知后训了他一顿:“你这么做,以后还会有人为奴仆赎身吗?”

孔子对待学生的态度,体现了他对君子作风的理解。孔子认为子贡自视清高,表面看是做了好事不求回报,慈悲心肠,比君子还君子,实际上是做过头了,没有把握住分寸感,最终结果违背了君子之道。既然鲁国制定了这样的规矩,那就说明这是鼓励大家赎回奴仆的奖励。但子贡私自破坏了这个规矩,起了个带头作用,因为有子贡这个模范,谁都不好意思去领赏。长此以往,以后谁还会做这种“赔本买卖”呢?这样下去,不正是好心办了坏事吗?过头和不及,都丧失了分寸感,都不能达到君子的标准。我们只有看清君子和庸人的界限,时刻把握住其中的平衡点,做事不偏不倚刚刚好,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过分和不及实质上是一样的,都不符合中庸之道的标准。分寸感就是过分和不及之间的临界点,你没达到中庸之道的标准,不能称之为君子,如果用力过猛,不小心越过了这个临界点,那也不是君子的作风。君子比起庸人来说,最大的区别就是,他能掌握这个微妙的分寸感,而庸人就难以做到分寸感。

古代的许多人都描写过关于分寸感的字句,比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的标准美女——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意思就是,增一点太长,减一点太短;擦白粉太白,涂抹赤色又太红(再名贵的口红也没有她的天然红唇自然)。总之,这个人无论是身高还是肤色,都恰巧达到刚刚好。生得如此和谐完美,我们才看着舒服,所以称之为“美人”。你看,一切都恰到好处,这才叫分寸感!

由此可见,过头和不及都不是中庸之道,唯有把握住了两者之间的分寸感,才是真正做到中庸之道,这个人才是真君子。以此标准衡量一下,你是否总是做过头和不及的事情呢?你距离这种分寸感的境界还有多远呢?

2.君子言行合宜适中,庸人言行肆无忌惮

2500年前,孔子在鲁桓公的祖庙里看见了一个倾斜的瓦罐,孔子很好奇,这个瓦罐为什么会歪成这个样子,而且没人扶它?于是他就去问守庙人:“为什么不把这个瓦罐扶正呢?”守庙人回答说:“这个瓦罐名为‘佑座之器’——欹。无水状态下会倾斜,装上一半水的时候就能正过来了,但如果是装满了水,反而又会倾倒了。”孔子恍然大悟,从中悟出了中庸之道。

这个故事出自《荀子·宥坐》。关于中庸之道,孔子研究很深,一直被他用来区分君子和庸人,看他们的言行是否有分寸感。《中庸》第二章中说: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意思就是,君子之所以做到了中庸,是因为天性纯良的君子顺性而行,时刻处在中和的境界之中;而庸人之所以违反中庸之道,因为丧失了自性分寸,从而言行肆无忌惮、放肆猖狂。

无论古今中外,我们都可以发现很多成功人士,他们之所以成就一番事业都源于他们的高度自律,对自己的言行要求严格,做得不够显得散漫,做得过了反而虚伪。所以,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控制在刚刚好的地步。这需要极高的情商和自控力,这才使得他们被后人称为君子。

春秋时期,卫国国君的夫人叫南子,是个著名的美女。南子喜爱博学多才的人,当她听说孔子路过卫国之时,便想邀请他来做客。孔子也对南子的美貌有所耳闻,他其实非常想见这个女人,但又怕自己的行为过分,被学生说闲话,可是已经被邀请了,假装不去倒像个虚伪的人。孔子可愁坏了,左右为难。后来他想到鲁桓公庙里的瓦罐,于是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平衡的解决方法。

孔子欣然赴约,但时刻与南子保持距离,两人只谈论琴棋书画,但在优美的乐曲中,两人却心意相通、彼此欣赏。

毫无疑问,孔子是个聪明人,他的这种做法,既没有拒绝南子而驳了一国之后的面子,同时又没有被外人传闲话,跟南子的距离始终保持一种刚刚好的分寸,所以孔子达到了君子的标准,一直被后世称之为“圣人”。

然而,这种境界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所以在历史上经常有人因为越过这条界限,活生生地从一个受人赞扬的君子堕落为遭人唾骂的人。王莽学习周公的行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当年帮助周武王一起攻伐商纣。周朝建立不久,周武王便去世了,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位,但由于年纪太小,由周公摄政,摄政期间深受百姓爱戴。七年之后,周成王长大成人,而周公则主动退位,丝毫没有越权之举。

反观被称为“周公再世”的王莽,出生于名门望族,虽然年幼丧父,但王莽并没有借此消极堕落,他在艰辛的环境下刻苦读书,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大司马,深受百姓的喜爱。人们都觉得他天资聪慧,为人谦虚,简直就是第二个周公。可没想到,当王莽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这个位置上坐久了,野心也就逐渐显现了出来。由于皇帝是他外甥,在公元8年,他成功谋权篡位,还杀了反对自己的亲儿子,气死了亲姑姑,一下子从人人称赞的君子变成了人人唾骂的恶人,最后他咎由自取,被各地的起义军消灭了。

周公的行为的确是君子之风,摄政的七年里他丝毫没有动谋权篡位的想法,没有越过那条界限,言行谨慎适宜,美好的品德也流芳百世。而王莽前期也是个君子,可是他达到了君子的标准后还不满足,动了邪念,放肆自己的行为,最终迈过了那条界限,从君子变成了恶人。

中庸之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许多人原本是温润的君子,却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从而越过那条规定的界限。中庸之道并不是恒定不变的,一念之差,可能就让你分寸大乱。它仅仅存在于不及和过分的分界线附近,如果你不恪守职责,不规范你的言行,那就很容易越界。

所以,你想要成为君子,首先要控制自己的言行,还未达到君子标准的就要努力去做,而达到标准的则要时刻警惕自己。我们要牢记——千万不能越过那条分寸界限,否则就会变成被大家厌恶唾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