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白驹夜话:教育与人生问题对话
65061700000008

第8章 原始人和文明人谁更疯狂?

金:你们都看过电影《疯狂原始人》,现在有篇文章,认为原始人不疯狂,文明人才疯狂。其实,现代文明的困境和弊端,逼迫人去反思今天的发展和消费模式。对着“疯狂的原始人”还是“疯狂的文明人”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命题,你们有何看法?

Y:《疯狂原始人》这部电影我看过,情节有点模糊了。记得在原始的自然环境里,一家人团结一致,抵御自然灾害。而疯狂的文明人,是不是指对大自然无所顾忌地掠夺的当代人?还是在讲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吧。现在的自然环境几乎完全被人类占领,原始的自然丧失殆尽,完全是人化的环境。我可能还不理解这部电影到底想表达什么,而且“疯狂的原始人”和“疯狂的文明人”间的关系是什么,需要进一步思考。

L:为什么说“疯狂的文明人”,就是因为现在社会发展程度看似很高,但人们的一些行为是反自然,甚至是反人伦的。比如有个新兴的“行业”,在我国是违法的,就是代孕妈妈。某些地方有这种现象,一些有钱人,年纪大了,身体状况已不适合生育下一代,于是会选一些年轻的女大学生去代孕,整个过程下来会给“代孕妈妈”几百万吧,就是各取所需。“雇主”年纪大了,不找个年轻人代孕,担心生出的孩子不健康;而代孕女孩年纪小,对金钱特别渴望。这种事情是反自然的,不是文明人应有的行为。从这点就可看出,当代人真是什么都敢想,尤其是在高科技的帮助下,也什么都敢干,真的挺“疯狂”。

金: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些有钱的人,无论学界也好,商界、政界也好,在物质资源、学术资源和行政资源上占据优势的能人阶层,他素质高,遗传基因强,家庭背景优越,总之属于上层人物。要流传他的遗传基因,靠什么?他当然希望能够结合的对方基因也是强大的,比如女大学生年轻健康是优势,智商是优势,漂亮也是优势,这些都有基因的功效。现在不像传统社会可以娶小,当然传统社会只有有钱人才会娶几个老婆,穷人自己都养不活,你让他娶几个老婆可能吗?强者要通过各种方式来传播他的基因。在动物世界就是弱肉强食,如达尔文说的,强者更强,这是自然选择。这棵树长得越大,边上的小树越得不到养分和成长的机遇;猴王越强,交配得越多,遗传基因传播得就越广。自然生态就是这样。

人类社会的很多现象是反自然的。医疗机构越搞越多,医术越来越精细,所有的人不分强弱都有存在的权利,人类的生命越来越长,而且社会普遍同情弱者,这样人类的基因怎么提升呢?人整体的智商可能会降低,这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会造成潜在的危机。因为只有不断演变出更加复杂、精微、强盛的新人类,才会更有生命力,才能适应更复杂的挑战。如果人类趋于平庸,没有人在危机时刻用创意应对难题,社会就没有出路了。从科学的角度来研究探讨,会引出相关的话题,打开视野。但从伦理角度,某些观点可能难以讨论。

H:《疯狂原始人》宣扬的是原始人家庭在面临强大对手时的团结一致,在此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是家庭伦理的价值。这个电影主题揭示了在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的同时,身为文明人的我们,某些道德、人际关系的处理可能还不如原始人来得简单、直接和可贵。原始人身上的情感、意识,反而需要现代人去反思:人际关系是否需要回归原始的素朴状态。

Y:最近还有一部很火的美国大片叫《星际穿越》。导演的想法也非常疯狂。它是关于在地球末日背景下,人类如何在外太空寻找另一个赖以生存的星球的故事。电影中凸显的价值取向,让我觉得人类确实也需要疯狂。因为照现在的状况发展下去,地球可能真的会灭亡,人类就需要疯狂地穿越到外太空,进入黑洞去寻找另一个生存的地方。电影里有句话说得特别好,“我们不是保护和守卫一个地方,而是来开拓另一个地方的”。

金:美国人不是来保护一个地方,而是来开拓另一个地方的。对于地球,我们唯一的家园,就是要保护,中国人的意识大概是这样,首先是保护它。但美国人的开拓精神,从西部牛仔风格就可以看出,喜欢到一个陌生地方去探险。探险意味着可能性,可能下地狱,也可能上天堂。他觉得应该去尝试,因为人的生命本是偶然和概率,是无限的未知,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人就应该向无限的可能性冒险进发!这种无限可能、冒险探究的性格,造就了美国。

当然我不是说中国维护既有的传统不好,其实这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有时候,就是两难:自然的生态,文明的演进,需要有两极的张力。中国人未必去学美国人,美国人也不必来学中国人。不妨各做各的人,这个世界就很好。既然美国人喜欢开拓,那就去开拓;中国人保守,保守也很好,与美国人互补,各自守住自己的责任。个人也是如此,各人分工不同,你不要舍自己之长,求他人之长,自己的田不耕,反去种人家的地了。所谓“断掌接爪”,弄得非鸡非鸭,既不能跑步,又不能划水,画虎不成反类犬,成了“四不像”人物。

说到美国人喜欢玩大片,中国的电影导演如张艺谋等喜欢玩清宫戏,不是刀光剑影,就是打情骂俏。中国电影缺乏新的思想。精神领域的产品不是简单地打斗一番,而需要彰显一种力量。如美国的《拯救大兵瑞恩》之类的,伸张人性的力量,将士兵看得和国家一样重要。一个士兵就代表一个国家,这种强大人性的力量,会感动观众。它倒不是形式上的大片,用金钱构造宏大场景,而是以内在的精神价值与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涌动,来挑动观众的心。无论是博爱型的情感片,还是挑战型探险片,都挑动着年轻人的心。

X:《疯狂原始人》传达了两个重要的价值观念,一个是:无论外界的压力和困难有多大,一个家庭始终都团结在一起,面对自然灾害和天敌的残害,展现了家庭伦理的价值。另一个是开拓的精神,因为电影里爸爸是最保守的,可谓抱残守缺,不愿走出居住的山洞一步,即使有山崩地裂的危险,但后来加入的小伙子,非常具有开拓精神。也正是因为他敢于尝试新东西,这种开放的性格最终“打败”了保守的爸爸,历经千难险阻,带领他们一家找到了新的美好居所,战胜自然灾害而存活下来。

金:这样的价值观和精神与现代人相同嘛,其实是借原始人说当代人的思想,可谓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

X:说到《星际穿越》,我想起上周去文汇讲堂听的一个讲座,复旦大学汪勇豪教授说,现在年轻人都看“穿越剧”,如《星球穿越》、《星球大战》之类的。这些都只是电影创作者猎取观众心欲的劣等作品,现代人工作太忙、太累了,想从电影或文学里寻找一些幻想、虚无缥缈的寄托,得以暂时逃脱烦闷的现实生活。这类影片都是为了迎合人的这种心理而产生的,对人精神生活水平没有什么价值,年轻人应该看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

可能中西方有两种不同的价值导向,中国更多的是要寻求自己内心的感受以及内在价值,而西方是一种由自身而向外的求索,所以看上去他们那么开放,而我们如此保守。要说文明人和原始人谁更疯狂,还真的难以下判断。我们都知道,原始人的疯狂更多建立在自然匮乏基础上,他们要找吃的、喝的,担心被天敌吃掉,还要繁衍后代。根据马斯洛的五种需要层次,其实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在为前三层次或前四层次的需要而活着,真正能达到自我实现的人是很少的。在追求满足自我需求的过程中,有可能会伤害自己的同类,尽管我们用聪明才智给疯狂披上了文明的外衣,似乎不至于血腥或残忍,但实际上其疯狂程度也绝不亚于原始人的互相厮杀。

Y:其实文明人更疯狂一些。

金:文明人的力量更强大。

X:比如说,师兄你和另一个男生同时喜欢一个女生,你会直接用粗暴的方式和那个男生决斗、打架,然后把女生抢过来吗?当然也有可能。但是聪明的人会用更有效的方式。当然竞争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但竞争的激烈程度一点都没有改变。也许我举的这个例子不太恰当。

金:我看过一个案例。也是两个男生喜欢同一个女生,男生都是高手,在学校里都非常优秀,难分仲伯。其中一人给另一人每天下药,一年后使其慢性中毒死了,他就顺理成章娶了那姑娘。就在这个男生达成目标后,他的良心萌发了,就一直在内心忏悔,生活也不幸福。其实人是很奇怪的,一方面想占有更多,一方面又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后悔,两种情感此起彼伏,像弗洛伊德说的,三个“我”在彼此打架,成也是它,败也是它,幸福是它,痛苦还是它。这就是人的复杂性,天使和魔鬼同时集于一身。天使是让他向上的,魔鬼是让他堕落的,这两种力量互相争斗,不分高下,人就痛苦了。如果彻底降为魔鬼,他也不痛苦了。贤人也没有痛苦,修炼到家了。凡人最痛苦,两种力量互相撕扯,因分裂而痛苦。

美国立国也就短短二百多年时间,因为年轻,这个国家有不断征服的力量。北美洲就是新移民不断向西部开拓,不断地征服,不断地向未知挺进。中国有三千年古老的文化,经历了漫长岁月的积淀。复旦教授的学术背景主要是古典文学。以老庄思想、孔孟之道为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自然是有价值的,但美国人的精神也自有其价值。还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听不同的声音吧,兼听则明,至少可以让我们不那么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