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孔子家语
66206500000002

第2章 前言

中华民族素以重视“家教”著称于世,有道是家和万事兴。古人讲“齐家治国平天下”,足见家庭教育、家风、家庭氛围对下一代、对我们自己和对国家的重要性。当然,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但家庭教育毕竟是基础。中国古代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散文、诗歌、格言等,通常称为“家训”,自周以来至清仅目前可见的就有二百多部(篇),《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孔子家语》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这些家训,对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至今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清代学者朱用纯根据自己一生的研究,以儒家“修身”“齐家”的核心思想为宗旨,广采儒家的为人处世经验编撰而成的。作者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朱用纯一生研究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其著作有《愧讷集》《大学中庸讲义》等,其中,以《朱子家训》最有影响,三百多年来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朱子家训》通篇以对偶句一气呵成,言及卫生、安全、勤俭、饮食、房田、婚嫁、祭祖、读书、教育、财酒、诚信、体恤、谦和、无争、交友、自省、向善、纳税、为官等诸多内容。

《朱子家训》本为朱用纯教育子女所用,他在家训中要子女安分守己,勤劳节俭,将古代圣贤的思想用平白的话语说给子女们听。《朱子家训》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由于其内容深刻、精警,而又明白如话,发人深思,故在民间广为流传。

《颜氏家训》是中国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一部“家训”,其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强调教育体系应以儒学为核心,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在儒学、文学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作者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人。颜之推自步入宦途,历官四朝。由于他身处社会动荡之时,并多次成为亡国之人,耳闻目睹了许多士大夫家破人亡的现实,因此,他看到了社会的险恶及士族统治的危机。从士族地主的立场出发,为保持自己家族的传统与地位,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出了一部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用以训诫其子孙。

《颜氏家训》全书共七卷二十篇,内容广泛,涉及儒学、史学、文学、音韵、训诂、风俗习惯以及当时各地的生活方式,“又兼论字画音训,并考定典故,品弟文艺”,内容的确“曼衍旁涉”。其核心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其中有许多具有积极意义的见解。如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以读书为主,又要注意工、农、商、贾等各种技艺和知识;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此外,书中还对南北朝社会风气、习俗进行评论,如:赞成北方妇女参加劳动,反对重男轻女;提倡锻炼身体以养生,反对苟且偷生和炼丹服药追求长生;认为仕宦出处,要听其自然,反对钻营官职,贪图利禄。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颜氏家训》文笔流利,风格平易亲切,讽刺之笔意味隽永,虽然是骈体,但理论平实且不落俗套,在当时南方浮华、北方粗野的气氛中自成一家。故范文澜先生评价颜之推“是当时南北两朝最通博最有思想的学者”。王利器先生对《颜氏家训》的学术地位予以很高的评价,他说:“《颜氏家训》是一部很有用的典籍,它以训家名理为名目,其实讲的内容很宽,有些甚至现在看来是绝学,如音韵学。”正因如此,《颜氏家训》自问世以来,备受推崇。宋代著名藏书家陈振孙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王钺认为它“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

此外,《颜氏家训》还为研究南北朝历史和研究《汉书》《文心雕龙》及其他经典提供了大量参考资料。因此说,《颜氏家训》既是一部见解记录,又是一部道德规范的教科书,更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孔子家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及言行,是一部有关孔子生平事迹的资料汇编,大多是有关孔子的逸闻趣事。其体例与《论语》相似,但篇幅却远远超过了《论语》。它记录和介绍了孔子的先世、孔子的出生死亡、孔子的日常生活、孔子的政治活动和教学活动以及孔子学生的事迹。但记述最多的还是孔子的思想主张,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孔子及早期儒家学派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书编排严谨,校点精当,并配以精美的插图,以达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效果。此外本书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