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故事集(第一辑)
6631200000003

第3章 李坚真巧设“一苏大”假会场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它在发动群众、扩大武装、经济建设、支援前线、对敌斗争、内政外交等方面起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然而在它成立的背后,却有一桩鲜为人知的故事……

1931年9月20日****中央作出决定,严令“中央苏区必须在十月革命节正式成立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并要求在中央苏区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此时,******、朱德等******领导人正率主力红军进入福建长汀休整补充,同时已得令要着手筹备“一苏大”。

******、朱德等十分清楚,对“一苏大”来说安全是最重要的。而当时长汀是战争前沿之地,如若会场设在长汀,一旦被国民党发现的话,会议期间定会遭到国民党的突然袭击,不便掩蔽、疏散和撤离,后果将不堪设想。******、朱德等率领红军进驻江西瑞金后,经过反复的认真考虑,决定定都江西的瑞金,并在这里举行“开国大典”和部队检阅仪式。随后,******召见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曾山和瑞金********邓小平,交待了“一苏大”会场选址的初步设想和具体要求,委托曾山、******具体负责会址的选定和布置工作。同时,为了避开国民党飞机的轰炸,******提议在长汀县建造一个假会场,“以假乱真”,转移国民党的注意力,确保“一苏大”真会场的安全。于是,布置“一苏大”假会场的重担,自然落在了刚从福建省妇女部长调任长汀********的李坚真身上。

布置假会场这个特殊任务十分难办和重要,所以李坚真深感任务重大。她带领几个同志到长汀县城郊外的荒山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决定把假会场设在县城西面通往古城的要道旁的一处宽阔的山坡上。这处荒山上长满了小灌木和茅草,有一间茅屋已近倒塌,荒山的周围稀无人烟。

选址后,她带领红军战士开始布置“一苏大”的“会场”。他们很快把周围的杂草灌木锄铲光了,在茅屋四周拉上了七八幅大红标语,茅屋正中用松枝扎了一个又高又大的彩牌楼,彩牌楼正中挂上一条宽大的横幅,上面贴着用14张四方形白纸写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标,广场的四周布置了“苏维埃万岁”“中国工农红军万岁”等标语,“会场”周围还插上了许多彩旗,俨然一个真会场似的。假会场布置好后,县城及周边的群众纷纷来看热闹。消息一下便传开了,这消息当然也很快被国民党情报机关所获悉。

在李坚真安排假会场的同时,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曾山和瑞金********邓小平带领当地群众在瑞金叶坪的一片树林中,开辟了一块可容纳万余人的广场,并立起一座红军检阅台,同时也把叶坪的谢氏祠堂作为“一苏大”的会场。整个检阅台和谢氏祠堂周围全被高大的树木所遮掩,从防空上来说是不容易发现的,有较大的安全保障。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如期召开。这天的凌晨,接受检阅的中央红军各军团代表、红军随营学校、警卫部队代表,附近各县赤卫队和少先队代表早早来到叶坪的红军广场。6时许,当******、朱德、王稼祥、任弼时、曾山等领导人进入新建的红军广场时,代表们和数千名群众热烈欢呼,现场顿时响起了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7时整,随着阅兵总指挥彭德怀的一声令下,阅兵仪式开始,******、朱德等检阅了红军部队,整个场面极为壮观、宏伟。

就在阅兵仪式刚结束的时刻,10多架国民党飞机从瑞金上空呼啸而过。由于会议早作好了准备,当敌机一出现,与会代表和群众立即被疏散。因此,敌机没有发现目标便径直飞向福建长汀。经勘察,敌机发现了长汀的假会场,误以为是真会场,随即就在长汀投下了数十颗重型炸弹,又轮番向地面扫射,把长汀的假会场炸了个“稀巴烂”,尘土飞扬,面目全非,最后“凯旋”而去。

李坚真等人看到这一场景,心里不禁乐开了花。“我们前几天布置会场用的每一张纸、每一面旗、每一棵树……国民党不惜重金交换,耗用了那么多的炸弹和子弹,看来这桩买卖做得值呀。”

在国民党自以为轰炸成功的时候,7日下午2时,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谢氏祠堂顺利举行,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李坚真在长汀巧设应急的假会场,出色地完成了******、朱德等交给的特殊使命,为保障“一苏大”的顺利召开作出了重大贡献。

(陈瑞腾 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