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故事集(第一辑)
6631200000039

第39章 胡灿与“也是居”

房子烧了不要紧,自求人在值千金。

共产主义要实现,阶级仇恨永在心。

这是胡灿得知其房子被敌人烧毁后,安慰其妻子所作的诗篇。而这所房子有一个奇特的名字——也是居。不仅名字奇特,它的由来更叫人称奇。当我们推开尘封了数十载的“也是居”的大门后,一幅沉重而又叫人难以释怀的历史画卷映入眼帘,犹如被拖进历史长河,静静地完全淹没在漫长的历史记忆当中。“也是居”的布置简单而又古朴。细细数来,发现只有三间土瓦房,再无其他别致的装饰。而那墙上的砖石,在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洗涮下,显露出条条沟痕。那沟痕犹如老人们脸上的皱纹一般,静静地诉说它那不平凡的过去。每一个房间的布置也极其简单,无非是一桌一椅罢了,再无其他修饰。而这宅子的主人胡灿,是兴国县苏维埃政权的第一任********。

胡灿生于1895年,即清光绪二十一年。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中是极不平凡而又沉重的一年。甲午中日战争后,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中国方面遭到失败。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订立了可耻的《马关条约》。内忧外患,四万万中国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在这个多事之年,兴国县潋江镇瑶岗脑一户贫寒苦楚的制伞工人家里迎来了他们婚后的第一个孩子。这个小孩就是胡灿——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有人曾用四首诗词来概括胡灿的一生。其童年可谓是:“潋江之滨瑶岗东,培源群兴小神童。五四运动试身手,祥云灿烂满天空。”少年的经历则是:“少年久客粤江东,辞官求知入黄埔。东征北伐逞英雄,南昌起义气如虹。”青年可谓是:“革命潮流如江涌,建党建军建奇功。枪林弹雨创苏区,诬为阶囚气犹生。”而在其牺牲后,人们则会想起这首诗:“将星璀璨满兴国,颗颗耀眼皆星如。长思英雄也是居,满目青山杜鹃红。”这四首诗高度概括了胡灿不平凡的一生。

1924年,已经是税务稽查局长的胡灿毅然辞去官职,考取黄埔军校,并于1925年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当时,胡灿的堂叔胡谦乃是国民党军事部次长。胡谦借着权势每天过着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生活,在当地惹来阵阵反感,胡灿也对此极度不满。

胡谦为拉拢胡灿,派人将胡灿诱骗至他家。经过一番虚假的寒暄后,胡谦终于露出其庐山真面目。他点起那长长的烟斗,细细地品了一口烟,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胡灿跟前说道:“侄儿,现如今我已经老了,因此想找个地方安享晚年。听说侄儿在我们老家的胡家祠堂附近有一块好地,可否出让给我,我愿意用西街的饭店作为交换,那饭店绝对可以让你赚上一笔。”胡谦本想如此好的交换条件,胡灿不仅会答应,还会因此感激他一辈子。可胡灿却一口回绝道:“小侄不善于经商,不能接受叔的美意。”“既然他不想发财,那他一定是想谋个一官半职了。”胡谦心里暗暗想道,嘴角露出一丝狡猾的笑容。“既然侄儿不爱经商,我给你介绍一条官路怎么样,保证你一路高升。”胡谦满脸堆笑地说。胡灿立马站了起来,不屑地说:“不瞒叔说,小侄既不想发财,又不想做官,只想追求自己的道路。如果没有其他事的话,我先走了。”于是胡灿头也不回地走出了胡谦的宅子。后来,胡谦只好花钱从其他人手中买来了一块位于胡家祠附近的宅基地,并在那里大兴土木,聘请数百民工整日整夜劳作,在那里盖起了极尽奢华、富丽堂皇的豪宅。同时,他还四处搜刮奇珍异宝,以供玩耍之用。每天一大早,他都会坐在太师椅上,端着茶悠然自乐。为了能够享受天伦之乐,他可谓是想尽了一切办法,挖空了所有心思。同时,他还大言不惭地将其豪宅取名为“颐养轩”,希望能够颐养天年。

而胡灿则对他堂叔的行为表示极度的藐视,依旧过着俭朴的日子,丝毫不为金钱与名利所动。1925年,为了讨伐陈炯明叛军,黄埔军校正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东征,胡灿毅然报了名。在东征的各场战役中,胡灿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冒着枪林弹雨,带领战友们勇往直前,毫不退缩。不幸的是,在惠州战役中胡灿英勇负伤。为了不给部队添加负担,他只好离开战场,返回老家兴国。回到老家后,看着那胡家祠附近的“颐养轩”,心里甚是气愤。他将养伤的津贴拿了出来,在“颐养轩”对面盖了一栋用土砖堆砌起来的房子。房子盖好后,胡灿瞑目想了想,决定取名“也是居”,并叫妻子拿来笔墨,在牌匾上挥洒“也是居”三个大字。这栋房子十分简陋,与对面极尽奢华的“颐养轩”针锋相对。正是这简陋而又朴实的“也是居”,高度彰显了共产党人高风亮节的生活作风。

1929年4月,******指导****兴国县委建立兴国县革命委员会,兴国县有了红色政权。在此期间,胡灿担任****兴国********。他率领兴国的游击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与国民党军在山区进行激烈的斗争。鉴于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胡灿一方面建立并不断扩大革命武装,从军事上打击敌人;另一方面,他还使用了“白皮红心”的策略,即派遣大批红军干部打入到敌人内部去掌握武装,以有效地牵制敌人。敌人为了打击报复,扬言要活捉胡灿,并放火烧了胡灿的房子“也是居”。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并没有显露出惊讶的神色,而是仰天笑道:“今日敌人烧了我们的房子,明天我们要将敌人一举歼灭。”之后,胡灿率领游击队以及广大的人民群众收复了兴国,并将敌军彻底赶出兴国县城。战争胜利后,胡灿决定重修“也是居”。听到这一消息后,好多群众带着干粮自愿投入到房子修复的工作当中。胡灿见此一幕,非常感动,他深情地说:“谢谢乡亲们的好意,我胡灿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地打击国民党反动派。”于是,“也是居”再一次挺立于兴国县城内。不幸的是,1932年苏区肃反扩大化,胡灿被当作“****”遭错杀。

转眼80年过去了。所谓的“颐养轩”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到如今剩下的只是废墟而已,而“也是居”却在历史的长河中越发显得坚挺。它不仅仅是一栋简陋的房子,也是一种高洁精神的象征。它的主人也仍然活在人们的记忆中。人们永远忘不了那位为人民无私奉献的胡灿!

(刘海军 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