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故事集(第一辑)
6631200000057

第57章 一对光荣的红色兄弟

在赣州市上犹县,有这样一对红色兄弟一同走上革命的道路,最后又一同壮烈牺牲在敌人的残暴之中,名字双双刻在了营前烈士纪念塔上。哥哥邓仲春,是当年上犹的一个优秀革命组织者与领导者;弟弟邓益发,也是个坚强的革命战士。

他俩是营前庄坑村人,家里一向很穷,穷得没有一分田地,长年只靠父母双手织草鞋和砍柴卖,度着饥寒交迫的日子。

由于家里异常贫困,邓仲春十三岁就跟一个姓钟的师傅学缝衣,他弟弟邓益发打小开始就在家跟着父母织草鞋。据乡亲们说,兄弟俩都长得魁梧高大,很聪明,很懂礼节。邓仲春手艺学得非常好,在营前做了一个时期的裁缝之后,1925年,他到了广东南雄县一家裁缝店做帮工。此时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南雄工人运动高涨,邓仲春在那里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并与党组织有了密切的联系,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1927年,邓仲春毅然回到家乡,在营前圩做衣服。此时的邓仲春已是一个积极的革命者,他一面做衣服谋生,一面暗暗向一些穷苦的亲戚朋友和邻里街坊传播浅显易懂的革命道理,谈及穷人为什么会穷、会苦、会受饥饿、会受压迫的社会现实,以此提高阶级觉悟,启发大家要起来革命。他十几岁的弟弟邓益发也正是这个时候深受哥哥的革命思想的影响。

北伐军进入上犹后,上犹工人运动逐步发展起来。1928年,上犹工会派员来营前组织工会,邓仲春首先去接头,他和曾庆茂、罗昌祥、谢开汉、张贵华等缝衣工人率先组织了“营前缝业工会”,接着理发工会、排业工会也先后成立。最后,几个工会合起来成立了“上犹县营前总工会”,他被选为主席。从此,他就借工会名义,进一步积极地进行秘密的革命活动。在邓仲春等人的领导下,营前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在缩短工时、增加工资、维护工人权益、改善工人待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得到工人群众信任。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非常仇视他,时时处处刁难他,妄想阻挡他发展工会运动。在1929年的冬季,反动派硬以他的缝业工会是非法组织,是“三点会”,以图谋不轨的罪名把他抓起来,戴纸帽游街来污蔑他。然而这不但没有使他的革命意志消退,反而更加助燃了他心中的革命之火。

1930年8月,上级派易有尧来营前进行革命组织活动。这年10月,邓仲春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成立了地下党支部。邓仲春任****营前第二支部书记,成为一名活跃而有感召力的革命者。随后,营前革命组织和活动范围就日益发展与扩大。在他的教导下,他弟弟邓益发也积极要求加入革命组织。1931年4月,邓仲春参与领导营前农民武装暴动,暴动成功后立即进行了土地革命,同年5月成立“营前苏维埃政府”,邓仲春被选为主席。弟弟邓益发因斗争坚决当上了赤卫军的排长。邓仲春因工作积极,在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不久,在营前圩召开的工农群众大会上,又被选为上犹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邓仲春在任职期间把全部精力投入红色政权的建设,为上犹苏区的巩固、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32年秋,国民党粤军大举进攻上崇苏区。随后,国民党反动派又大举进攻营前苏区,营前苏区遭到极大的打击和破坏。迫于当时的严峻形势,为保护革命的种子,邓仲春等一批苏区革命干部,都含着热泪,只好向营前作暂时的告别。邓仲春带着一些人来到崇义思顺,准备过永新去。那时他刚结婚不久的妻子还在家里,他想带她一同去永新。在他潜回家中的那天晚上,被姓邓的地主发觉,此人立即到“铲共团”告密。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铲共团”的几十个兵就把他家围了个水泄不通,邓仲春不幸被捕。不幸的是,他弟弟邓益发,同日也在路上被捕。

凶恶残忍的地主钟某某知道他被捕了,就在半路上拦着,大骂:“土匪头!我早不知道你有这样厉害,你这瞎眼的!”骂完,钟某某就用布伞把的尖头,用力向他左眼插去,一撬,左眼珠被挖出来了。当时鲜血淋漓的他不叫一声痛,大斥地主钟某某说:“恶土豪,死对头,挖吧!我一个眼睛照样还能杀掉你……”解押回营前“铲共团”以后,残暴的敌人用灌水、捆吊打、踩扛子等残刑来威逼这兄弟俩招供我军和地下党员、工会骨干的情况。但有钢铁般意志的兄弟二人,情愿忍受难以忍受的痛苦,没有给残暴的敌人任何一点信息,反而大声说:“我们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一定会杀了你们这些反革命的头,革命胜利的日子一定会到来!”令残暴的敌人望而生畏。

十天以后的一个上午,乌云遮日,天昏地暗。敌人从狱中拉出了这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兄弟俩,秘密执行枪决。临刑前兄弟二人抬头挺胸,无所畏惧,慷慨激昂地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同志们!踏着我们的血迹前进吧!”

很多同志和群众在听到兄弟俩壮烈牺牲的消息后,沉痛而愤怒的心油然生出敬意,都称为革命而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的兄弟俩是一对光荣的红色兄弟。在这兄弟俩的感召和激励下,更多的同志和群众站起来闹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革命先烈,上犹县政府在营前建筑起烈士纪念塔,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还亲笔为烈士纪念塔题字:“先烈之血,浇成革命之花。”哥哥邓仲春、弟弟邓益发的鲜血没有白流,名字永远地刻在了营前烈士纪念塔上,供后人缅怀。

(叶志峰 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