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国1924
6691400000042

第42章 你是一个军阀

第42章 你是一个军阀

“海外鄙人陈法罗见过检阅使!请指示!”陈法罗一个上步,咔嚓一并脚跟行了个标准的军礼!

“哎哟,你们喝过洋墨水的当真不简单,热烈欢迎!别站门口了,快请一起进司令部吧!”冯玉祥哈哈大笑,一手拉着一个把二人带进了司令部。

要说陆军检阅使其实就一虚衔,后世冯玉祥之所以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倒戈曹吴,跟这个陆军检阅使的头衔来历有重要关联,曹锟、吴佩孚当时是直系的领袖,曹锟这个人虽然后来靠贿选当上了大总统,但这厮笼络人心的本事可绝对不小,一个字,赏,两个字,大赏,历史上他对冯玉祥绝对不薄,一心想把冯玉祥笼络住,为此不惜打算把亲生女儿嫁给冯玉祥,可惜冯玉祥不领情,加上吴佩孚这个人看人和打仗眼光是好的,搞阴谋的水平就次了,结果背后挨了冯玉祥一刀,从此断送直系武力统一全国的机会。

冯玉祥领着二人进了司令部会客室坐下,马弁奉上茶,冯玉祥和段公子端着茶寒暄半天,从段老爷子的身体谈到京城哪的豆汁地道,俩人始终都打太极不提正事,就陈法罗看来这冯玉祥绝对不是传说中的粗人,起码和小段来来去去扯东道西滴水不漏,此时窗外的远处操场上传来嘹亮的军歌:“军人第一要习劳,身体必须****操。吊背、转回、屈身上,锻练身体最为高。一操百练再再操,操来操去身体好”

陈法罗依稀记得这是冯玉祥为部队作的体操歌,便鼓掌赞道,“歌声嘹亮,歌词通俗易懂,检阅使作词的本领让人赞叹!贵部唱歌时的澎湃质感让人击节!”

“噢!陈法罗你在美国也能知道这首歌?”冯玉祥闻之精神一振,笑着问道。

“岂止这首,我知道检阅使先后做了几十首军歌,比如新兵入伍有《新兵歌》:“有志新兵尔要谨记,当兵须知守本分,保护国家,爱惜百姓。兵与人民一体生,食民膏,食民脂,尔谨知民间困苦,重劳俭,重品行,不可忘记保护商民”。早晨起床有《起床歌》:“朝气上升月当空,鸡鸣起舞志长风,枕戈待旦拂晓出,精神踊跃,革命快成功”。”接着陈法罗从《吃饭歌》《打靶歌》《劝学歌》《睡觉歌》《节省子弹歌》《站岗歌》……一路如数家珍的数了下去,每首歌陈法罗都还能哼上几句,歌词记的一句不差。

段宏业看的瞠目结舌,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要知道连自己都是今天中午才从段老夫人嘴里知道老爹要给二妹说的对象是冯玉祥,至于冯玉祥部唱军歌他也有所耳闻,但要说能知道冯玉祥部唱的那么多首军歌的曲调和歌词,那是绝无可能!这个未来妹夫绝对是个妖孽啊,不知道是我妹子的福分还是危机,太妖孽了!从二妈嘴里说出冯玉祥三个字到这会儿三人在冯玉祥的司令部坐定,前后不超过3个小时,陈法罗几乎都没有离开过他的视线,他怎么能那么了解冯玉祥的点点滴滴?除非他早就有所准备,可陈法罗和咱妹子回国到今天也就才3天功夫,三天够干啥呀,段公子可以记住无数棋谱,可三天里能记住七八盘就很不错了,要他背唱那几十首军歌歌词,一个月都未必够!这太妖孽了!

冯玉祥也很吃惊,眼前的这个青年身材修长长相俊俏斯文,本以为只是某个华侨的少爷无聊跟着朋友来见识见识自己这个军阀而已,没想到居然对自己研究的那么透彻,就是冯玉祥自己,要把十几年来做的几十首军歌都毫无差错的背一遍也做不到,这个青年从哪里了解到这么多军歌信息的?他对自己还了解哪些?冯玉祥憨厚的脸上是吃惊和高兴的神情,内心却没有来感到一种所有秘密都被人洞察的那种无力和不安!

对冯玉祥而言,这种无力和不安,上一次出现的时候,还是十几年前滦州起义的时候,那时候违心被拥戴为大都督的王怀庆跳上马名为赛马其实金蝉脱壳的时候,他有这种预感!上一次没把王怀庆留下,直接造成了起义失败,同志牺牲!

这一次,这个叫陈法罗的青年,必须把他留下!

想到这里陆军检阅使哈哈大笑的拍了下大腿爽快的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现在留洋的年轻人愣是要得!怎么样,陈法罗,有没有兴趣来我这陆军检阅使官署当个文书!给你个上尉干干,啊不,少校少校,月薪80大洋不打折不拖欠!”冯玉祥反应很快居然第一时间就挥舞起橄榄枝来,倒叫陈法罗吃了一惊,可仔细想想也不奇怪,历史上冯玉祥忠厚爽直的外表还是很能笼络部下人心的,西北军极盛的时期有超过四十万军队,手下精兵强将一大把,老冯头没两把刷子怎么可能驾驭那一帮骄兵悍将?

“哎!这可不行!”一边的段宏业听得目瞪口呆,直觉让他跳出来先搅局再说,心想这老冯头抢人水平太彪悍了,虽然80大洋跟北大教授讲师们动不动一百二百大洋月薪还有差距,可对一个刚见面没说几句话的不知根底青年就能爽气开这价码,在整天扯着嗓子跟陆军部和曹大总统哭穷的冯玉祥部队里算得上很不错了!按一般情况,刚才那个值星官手枪营长吉鸿昌的月薪也不过100大洋,一般大头兵也就几块大洋,而且据说还打八折,据说还拖欠!还一拖至少三个月半年,吉鸿昌那可是人家心腹,陈法罗此刻在冯玉祥的心里不过是一个路人甲而已才对嘛!事有反常必为妖,眼前这个胖伙夫模样的冯焕章打的什么主意?

“怎么不行?本检阅使最喜欢跟知识分子打交道,尤其是留洋的,这个美国来的陈法罗我一见就喜欢上了,怎么样陈法罗,你自己决定!我十一师正筹备文工团打算招女兵,都是一色水灵灵的女大学生,你来兼这个文工团团长怎么样?每月再加20大洋津贴既不打折也不拖欠”冯玉祥继续挥舞着更粗更大胡萝卜!

陈法罗心里就纳了闷了,难道我脸上刻了“好色之徒”这四个字么?上次在Pott校长家那个医学院主任冯博士也是咬着耳朵说医学院下半年要招女生了,我没干啥啊,从进军营大门到现在,左右打量愣是一个女人都没看见,简直英雄毫无用武之地啊,就这么安分守己都能让冯大叔看出来?

其实要说冯玉祥看人,还真是有两把刷子,历史上在1930年中原大战败北前,冯玉祥的国民军还是相当的有凝聚力,被冯玉祥看上和提拔的那些出身各异的将领,几乎没有背叛的,即使后来那个反复倒戈的石友三,在冯玉祥下野后投靠了阎锡山,可等冯玉祥一回国,便又哭着喊着跑回去重投麾下,至于孙良诚、宋哲元、张自忠这些民国优秀将领就更不要说了,从来不曾起过背叛老冯头的念头。

中原大战之前,西北军内部意见其实是不统一的,大部分将领是不愿意打,觉得对抗南京国民政府师出无名,可老冯头在阎锡山的蛊惑下非要打,那就多数服从少数,全军出动不留后路,结果没成想陇海线打成僵持之后阎老西先拉稀了,偷偷撤退,加上东北小张宣布支持中央出兵关内,见事不可为冯玉祥居然从前线出走抛弃了部下将领和队伍,西北军这才像没娘的孩子一样兵败如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