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橡子豆腐
67250000000014

第14章 焦虑时代

自从发生了那件事之后,老王就辞职不干了。

老王每天早上挤公交车上班,从家到单位,往往要花费一小时、两小时,甚至三小时,上一次班就像赶一次亲戚。没办法,车越来越多,道越来越窄嘛。这时,老王站在车厢里,除了着急,还是着急。迟到五分钟,扣薪五元,迟到十分钟,扣薪二十,老王哪天都得扣除三分之一的工资,他能不着急吗?

好不容易赶到公司,还是着急。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呀。如今的老板,心比锅底还黑,每日的工作量往疯里长,工薪待遇却往狠里扣,不把你的血汗榨干净,决不松手;因此,达不到工作量,又得扣薪。老王每天急得满头起火,嘴唇起泡,腰累弯了、眼睛累瞎了,日薪差不多又被扣除了三分之一。

走出公司大门,加入到浩浩荡荡的下班人流中去,新一轮的跋涉又开始了。马路上挤满了花花绿绿的汽车,红绿灯不断变幻着颜色;车上挤得人呼吸困难,扒手们也在虎视眈眈。想起老伴已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酒菜正等着自己,老王归心似箭,又心急如火,看到谁都不顺眼。偏偏有些缺德青年在车上大声喧哗,胡乱拥挤,踩了别人的脚还理直气壮。老王实在憋不住了,就对一个强词夺理的女孩儿大吼了一声:

“欠家教吧,你!”

“你才欠家教!”女孩儿反口相讥。

“啪!”话音未落,老王的一只巴掌就扇了过去,“我替你家长教训教训你。”

女孩儿捂着腮帮子,委屈得大喊大叫,打110招来警察评理,结果折腾了半夜才被放了出来。

回来后,老伴又埋怨又心疼地说:“你平时脾气好好的,不温不火,怎么跟人家女孩儿计较起来了?”

老王反思再三,痛苦得泪流满面,骂这班儿简直不是人上的,好端端的一个人,也会上成个火药罐子。

老伴说:“从今以后,你在家里静养着,我去上班。”

就这样,老王从公司辞职了。

老王在家里做了“家庭主男”,洗衣服、做饭、料理家务,除了上街买菜,决不出远门。谁知,没清静三天,这颗心又悬起来了。

老伴上班的路,比自己的还远,而路况似乎越来越差。交通电台不时插播最新路况信息,满耳朵都塞满了“拥堵”、“行驶缓慢”、“交通事故”这些字眼。望着一桌子晚餐,过去老伴的那种心情又再现到自己身上了,而且更甚一步。这天晚上,老王正焦急地等着,忽听广播说,××路段发生了汽车追尾事故,造成一辆公交车内多人伤亡,而这个路段正是老伴经过的。老王的心咚咚地乱跳。早已过了老伴往日到家的时间,却听不到她的任何消息。老王一着急,亲自骑车赶往事故现场,接着又赶到医院,仍然没有老伴的下落。当他匆匆赶回家,望着早已平安归来的老伴时,老王禁不住放声痛哭。

待老王哭够了,老伴脸一沉,从安慰转向责备,道:“你还好意思哭!你自己看看家里少了什么?”

老王急忙擦了把眼泪,仔细一检查房间,发现窗户被人撬开了,柜子也被人动过,抽屉被扔在一边。老王就听脑子里嗡地一声,倒在了地上。

醒来后,老王的性格大变,成天提心吊胆,如坐针毡,时刻担心祸从天降:买菜时,担心农药残留,洗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褪了颜色才罢手;买鸡时,担心禽流感病毒,用微波炉高温消毒三个小时才敢使用;买肉时,担心注了水,不晾成干肉决不下厨;买米时,又担心添加了增白剂,煮熟了先给小猫小狗们尝,没事了才敢动筷子;至于油盐酱醋,不经过专家亲自鉴定过关的决不拎回家……他不敢看法制新闻,电视上一出现那些作案镜头就吓得尖声叫喊,本能地捂起眼睛;更不敢听交通信息,一有交通事故就吓得浑身颤栗。晚上,他整夜失眠,好不容易睡着了,却又在惊叫声中醒来,拉开电灯,茫然四顾,然后颤巍巍地去看门窗是否关牢,握着短刀检查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接下来,身子一个劲儿抖个不停,再也睡不着了。

老伴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便也辞了职,和他如影随形守在家里。还专门给他装修了一间密不透风的房子,让他穿上厚厚的衣服,头脸手脚包裹得严严实实,整日呆在里面不出门,凡事不让他插手。

可是,刚一入住,老王又抖起来了,连话也说不清了。老伴插好门,和他偎依在沙发上,好言相劝道:“你放心!这下什么事也找不到你头上来了。”

抖了半天,老王才呜地一声开口了:“孩儿他妈,不好啊!我刚刚听到的消息,新装修的房子甲醛超标,时间一久,就长癌啊。”说完,抖得身如筛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