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发现米易
6837000000005

第5章 晃桥 (1)

心中疑惑很多。我在晃桥找晃桥。

其实,晃桥不远,就在米易的横山。其实,晃桥早就在心中。

很早,一提起晃桥,心中就有一座桥在不停地晃,好像是一两米宽、用很粗很长的的钢绳拉起的,中间还有四个巨大的三角形,那桥在风中晃荡……

久了,就连做梦,晃桥都是这样。

迎着朝阳,我从石阶往上爬,石阶很陡很长,山里人对我说,那蓝天溶在一起的地方就是台阶的尽头,就是晃桥。

我一口气,爬了几十级台阶,就气喘不已,汗如雨下。再看看上面,台阶还不到一半。

我望着石阶的尽头,撑着气堂,歇气。石阶旁边是老青石铺成的一川斜坡,那老青石平平的,石与石之间,长着高高矮矮的青草,在微风中摇曳。看见小草摇曳我也才感觉有一点点的凉爽。

为了早见晃桥,我就使劲往上爬。天空飘过一片云彩,遮着了太阳,抛下了一点荫凉,我感谢那云彩,我感谢那荫凉。在衬衣粘在背脊的时候,我上了顶。一上顶,眼前顿然一亮——

一泓偌大的湖水,蓝蓝的象天空,湖水倒映蓝天,蓝天落在湖水中,我一时简直分不出哪是天空哪是湖水。急切之间,我转移了视线,才看见太阳还热辣辣地在头上边,前面是湖水。

这湖水简直就是一面明镜,早把远山、绿树、蓝天和它相溶的景物收入其中。这就应了一句话——有容乃大。不,应该是有容才壮美!

山如碧玉簪,绿树连成遍。

我在找晃桥。我想那晃桥一定是在这方湖水的一个僻静的水湾。

水上没有船,没有漂物。那水很蓝,很纯净。纯净得让我想掬一捧解渴。

有一些水鸟,飞来飞去,偶尔,翅膀划破水面,那水就皱起了眉头,纹路丝丝散开,一圈、两圈……

水边那红色亭台,依山傍水,象一个红衣少女在凝视湖水,静静的。她在想什么呢?我很想知道,但无法知道。无法知道最好,有些事不知道比知道更好。

看那远远的红的、白的、大的、小的花儿开得多灿烂、多漂亮、多迷人。也许知道它是香花或是臭花后,就会大失所望的。漂亮的东西是美好的,漂亮的东西是臭的,很正常。漂亮的东西更是危险的,就像这一方湖水,不会游泳的人下去就会死亡。

晃桥呢?在哪里?我的眼睛还在不停的搜寻……

一个中年汉子过来了,我上前:“请问,晃桥在哪里?”

中年汉子看了看我,笑了,笑得很开心:“朋友,你恐怕是第一次来吧,这里就是晃桥。”

“这里就是晃桥!?”我呆了,“哪有桥啊?”

“晃桥,就是这样啊!”

“但我心中的晃桥却不是这样。”

“只要你心中有桥就有桥,”中年汉子笑呵呵的,“你心中的晃桥是怎样这里的晃桥就是怎样,这里其实有桥,它一直在人们的心里。只能看,只能想,不能摸,更不能下去洗澡。”

“怎么讲?”我越来越迷惑,“真的有桥?怎么又只能看不能动?”

中年汉子说:“晃桥其实没有桥,从横山上面往下看,晃桥的水面就象米易地图。”

“真的吗?真的象米易的地图?”

“真的!不信你就上去看看。”

我很想上山去领略一下,从上往下看的晃桥风光。但是,我不去了。

中年汉子又说:“晃桥它是米易城区人和我们的饮水之源,是装在米易人肚里、心里的。”

我的心平静了,也没有一点点的失望和遗憾——

因为晃桥不仅仅是风景如画的好地方,更是人们的生命之桥,生命之源。比我心中的桥更美更好!

晃桥!我还会再来!

2003.3.29

望白坡雪山

远看,像云雾在山间歇息。

近看,才是雪,明亮而清丽的雪。

在白坡山的底下,我们激动不已地钻进了山谷。

山谷狭窄、曲折而幽长,两边的树木枝叶搭在一起,遮天蔽日,只听见鸟叫,看不见鸟影;偶尔窥见一片蓝天,直撩得心痒痒。

往上,峡谷中出现了流水,银丝般地挂在我们面前。那水从高处下来,跌在杂藤、树木之上,滚进潭中,发出悦耳、清爽的声音;溅起的水花于雪白中升起层层迷雾,弥漫开来,寒而不冷,冷而不冰。

转过山谷,我们沿着一座山峰直上,山上基本是高大挺拔的青松,枝叶繁茂而迷离。

有喜鹊在林中欢快地鸣叫着飞来飞去;几只画眉也凑热闹,在一边跳上跳下地给喜鹊伴舞,引得许多不知名的小鸟也激动起来,在林中组成了一个交响乐团。

我们不停地吹口哨、挥手逗它们也不起作用,鸟没有受我们的影响,倒把几只灰的、白的野兔惊动了,从我们的面前跑过……

我们先想一上山就能看见雪,在山下看很近的,没想到越往上走越看不见。我想是不是走错了路线,就问身边的朋友。朋友说没有错。

这白坡山是米易县最高的山,海拔3484米,就是当地脚力好的人,在早上启明星刚出就从家里出发,也要在中午后到达山顶。

我一看时间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就催朋友们加快速度往上爬。

我们一行六人,都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伙子,是说提速就能提速的。不一会儿,我们就翻上了一个山头,但是,大家都已是气喘吁吁,口里白气直往外冒,头上大汗淋漓……有人受不了热,把外衣脱了。但是,不到几分钟,又冷得发抖,就直骂老天无情无义……

时令才过冬至,只有白坡山才这样冷,而且越往上越冷,我们体内的温度和体外的温度形成天壤之别。

我们走着流汗,停下发冷,就只有不紧不慢的向上走。散步一样悠闲而自在。

森林中的松针和枯枝败叶越来越多,越来越厚,特别是那发黄发亮的的松针很滑,有朋友一大意就挨了一个“狗吃屎”。

大家大笑起来,在笑声中有一个朋友表演了一下华尔兹后跌倒了。

有麂子在林中觅食,我们欢呼着奔过去,那些麂子猛的抬起头恨了我们一眼,四下逃散……

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不时看见野鸡、鹧鸪……到也轻松。在下午四点多钟,我们爬到了一个较为开阔的山头,雪山突然高耸在我们面前。

“哇,雪——”

“我看见雪山了——”

我们都惊呼,欢跳……都慌着拿相机拍照。有朋友叫我快照相。我说我没有带相机。朋友说了一声,可惜。就走开了。不知是为我的不合群而可惜呢?还是为我不能把美丽的雪山美景拍下来而可惜?我笑了笑,就独自一人在一边观景。

其实,我也很喜欢摄影,却不喜欢弄相机。

我想把自己喜欢不喜欢高兴不高兴的东西和所有的事情留在心里。留在相机里、留在电脑里都有可能消失,而放在心里,只要人还有一口气,就存在,除非自己想忘记。

那雪在阳光中显得那么的清丽明亮,就连微风吹来也有白雪的纯洁、爽心的感觉。

望着雪山,我的心突然之间觉得好轻松好轻松,就象那纯洁的雪把我的心灵彻彻底底擦洗了一遍,我没有感到一丝丝的冷,只觉心里好纯静、好纯静,没有了一丝杂念,没有一丝杂音。

我感到所有的尘世喧嚣、乱心的烦恼都突然离我而去。我的心跳也变得平静而祥和。

雪,纯洁而明亮。雪山,明亮而宁静。

如果马上能爬上雪山,弄弄雪,亲近雪,那该是多美妙的事呵!但是,我们离雪山之巅还有很远,至少,还要走四五个小时。在雪山之下,我们之上全是原始森林。里面古木参天,遮天蔽日。森林中满地的枯枝败叶和冻土。脚一踩上去,酥松而柔软。

我很想马上就上山。但是朋友们都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