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异体诗新编
6874200000042

第42章 叠字诗

叠字诗是指全篇各句都有叠字组成的诗。所谓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而成一个词,也称“重言词”。诗用叠字,最早见于《诗经》。顾炎武《日知录》:“诗用叠字最难。《卫风》‘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连用六叠字,可谓复而不厌,赜而不乱矣。

古诗‘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连用六叠字,亦极自然,下此即无人可继。”徐师曾《诗体明辨》说:“按古诗《青青河畔草》凡十句,而前六句皆用叠字,《迢迢牵牛星》亦十句,而首四句、尾二句皆用叠字,然未有叠字成篇者。后人仿之,始有此体。”不仅有叠字诗,还有叠字词、叠字曲。明代朱权《书怀》七律,既是叠字诗,又是回文诗,比较罕见。

叠语诗①

麻九畴

缊缊蠢蠢何等民②,矫矫亢亢内守贞③。昂昂藏****异俗④,落落莫莫不厌贫⑤。归欤归欤且口⑥,凤兮凤兮德衰久⑦。乐云乐云无弦琴⑧,命乎命乎一杯酒。匪鳣匪鲔故为藏⑨,避言避世必也狂⑩。至大至刚秣吾马[11],爰清爰净修我堂[12]。

用之舍之时所系[13],晋如摧如宁复计[14]!暖然凄然任春秋[15],优哉游哉聊卒岁[16]。

【作者介绍】

麻九畴(1174—1232),字知幾,易州(今河北易县)人。三岁识字,七岁能草书,号称神童。南渡后,读书北阳山中,博通五经。金宣宗朝因科举廷试不第,隐居不出。哀宗朝受人荐举,特赐进士及第,累官应奉翰林文字。因性好修净,谢病去职。工诗文,并擅医卜星算。元兵至河南,挈眷走避山中,为兵士所获,驱至广平,病死。

【注释】

①选自《瓯北诗话》卷十二。

②缊缊:杂乱貌。蠢蠢:愚昧无知貌。

③矫矫亢亢:与众不同、以示高尚貌。内守贞:内心保持坚贞的节操。

④昂昂藏藏:超群出众貌。

⑤落落莫莫:落魄、潦倒貌。厌:嫌弃。

⑥归欤:回家吧。

⑦“凤兮”句:语本《论语·微子》:“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比喻有圣德的人已长久不存在。

⑧“乐云”二句: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乐琴书以消忧”、“引壶觞以自酌”句意。

⑨匪鳣(zhān)匪鲔(wěi):语本《诗经·周颂·潜》:“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鲦鲿鲤。”匪,通“非”。藏:潜伏、隐居。

⑩避言避世:意谓逃避尘世,避开世人议论。沈约《高士赞》:“亦有哲人,独执高志,避世避言,不友不事。”

[11]至大至刚:形容人的“浩然之气”极为广大而坚强。语本《孟子·公孙丑》:“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秣马:以草料喂马。

[12]爰:语助词,无义。修:修葺、整治。

[13]用之舍之:意谓“用行舍藏”,语本《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时所系:为世人所关注。

[14]晋如摧如:进升或受挫折。如,助词。宁:岂。

[15]暖然凄然:或暖或凉。

[16]“优哉”句: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知也。”此句意谓悠闲自得地过日子。

【说明】

这首叠语诗每句都用叠字或叠词,有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等,表露了作者不同流俗,甘愿避世归隐、安于贫贱、抚琴饮酒、秣马修堂、悠闲度日的生活情趣和不计荣辱进退、不管世态炎凉的高尚节操。每四句换韵,叠语对仗也工整自然。

仙吕·那吒令过鹊踏枝寄生草①

无名氏

青芽芽柳条,接绿茸茸芳草。绿茸茸芳草,间碧森森竹梢。

碧森森竹梢,接红馥馥小桃②。娇滴滴景物新,笑吟吟闲行乐,一步步扇面儿堪描。【鹊踏枝】声沥沥巧莺调③,舞翩翩粉蝶飘。忙劫劫蜂翅穿花④,闹炒炒燕子寻巢⑤。喜孜孜寻芳斗草⑥,笑吟吟南陌西郊。【寄生草】曲弯弯穿过芳径,慢腾腾行过画桥。急飐飐酒旗儿斜刺在茅檐外挑⑦,虚飘飘彩绳儿闲控在垂杨袅,韵悠悠管弦声齐和在花阴下闹。骨剌剌坐车儿碾破绿莎茵⑧,吉蹬蹬马蹄儿踏遍红尘道⑨。

【注释】

①选自《全元散曲》。那吒令、鹊踏枝、寄生草,都是曲牌名。

②馥馥:香气浓烈。

③沥沥:象声词。

④忙劫劫:匆忙的样子。劫劫,借作“急急”。

⑤闹炒炒:即“闹吵吵”。

⑥喜孜孜:高兴的样子。

⑦急飐飐:急匆匆。

⑧骨剌剌:象声词。此指车轮声。

⑨吉蹬蹬:象声词。此指马蹄声。

【说明】

这首元人散曲每句都用叠字,共用了22组叠字,使得这首散曲更增加了音节美。内容是写春景之美和春游之乐。

叠字行①

马一浮

淅淅沥沥秋窗雨②,凄淒唧唧寒虫语③。昏昏扰扰世间心④,

茕茕孑孑长为旅⑤。古圣一代甘栖栖⑥,今我独行何踽踽⑦!

纵使惺惺同寂默⑧,可奈悠悠恒龃龉⑨。汲汲弥缝不反淳⑩,

皇皇求友终无侣[11]。明明日月沦九幽[12],浩浩江河成沮洳[13]。

闵此无风匝匝波[14],伤哉行迈离离黍[15]。万邦蹙蹙靡所骋[16],

性地冥冥不知处[17]。由来惕惕常畏人[18],矧乃汹汹思暴虎[19]。

郁郁忍此易今古[20],嗟嗟时日予与汝[21]。杳杳白云不可上[22],

晔晔紫芝谁能茹[23]。明年春草复青青,更看野鹿群麌麌[24]。

【注释】

①选自《马一浮集》第三册。原注:“训为形貌之词,自三百篇多用重文叠字,所以尽事物之相也。歌行中通首用叠字古所未有,不妨自为别调。”

②淅淅沥沥:象声词,形容雨声。

③凄凄:悲伤、凄凉貌。唧唧:象声词,形容虫叫声。

④昏昏:糊涂、愚昧。扰扰:纷乱貌。

⑤茕茕孑孑:形容孤单。长为旅:长期旅居在外。

⑥“古圣”句:古圣,指孔子。栖栖(xī),忙碌不安貌。此句语本《论语·宪问》:“丘何为是栖栖与?”唐玄宗《经鲁祭孔子而叹之》:“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⑦踽踽(jǔ):独行貌。

⑧纵使:即使。惺惺:警觉貌。寂默:静默不语。韩愈《遣兴联句》:“独居久寂默,相顾聊慨慷。”

⑨可奈:无奈。悠悠:指世俗之人。龃龉(jǔyǔ):不相投合,互相抵触。此句意谓无奈世俗之人常常相互交恶。

⑩汲汲:心情急切貌。弥缝:调和;斡旋。反淳:回复到原来的淳朴状态。

[11]皇皇:同“惶惶”,心不安貌。

[12]明明:明亮。九幽:极深暗处,指地下。苏轼《和子由韩太祝送游太山》:“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

[13]浩浩:水势盛大貌。沮洳(jùrù):低湿之地。

[14]闵:同“悯”,怜念。匝匝波:一圈圈的波纹。

[15]“行迈”句:语本《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行迈,行走。离离,盛多貌。此句暗寓国土沦丧的伤感。

[16]“万邦”句:语本《诗经·小雅·节南山》:“驾彼四牡,四牡项领,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蹙蹙(cù),局促不舒服。靡所骋,没有马儿驰骋的地方。

[17]性地:性情。冥冥:懵懂无知貌。

[18]由来:从来。惕惕:戒惧貌。

[19]矧(shěn)乃:况且是。汹汹:喧扰貌。暴虎:徒手打虎。

[20]“郁郁”句:化用《离骚》“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句意。郁郁,忧伤貌。易,变更。

[21]“嗟嗟”句:语本《尚书·汤誓》:“时日曷丧,余及汝偕亡。”嗟嗟,悲叹声。

[22]杳杳:深远貌。

[23]晔晔(yè):美盛貌。紫芝:真菌的一种,似灵芝,可入药,古人以为瑞草,道教以为仙草。茹:吃。

[24]麌麌(yǔ):群聚貌。《诗经·小雅·吉日》:“兽之所同,麀鹿麌麌。”

【说明】

这首叠字诗作于1944年秋。“歌行中通首用叠字古所未有”,这首《叠字行》可说是首创之作。开头两句以写景起兴,写秋雨敲窗,寒虫凄鸣。接着四句感叹自己在昏昏扰扰的人世间,匆匆忙忙,踽踽独行,长久为旅。“纵使”四句写自己即使头脑清醒,保持警觉,沉默寡言,但世俗之间勾心斗角,龃龉不断,欲求志同道合的朋友终不可得。“明明”四句,结合当时局势,谓日月无光,江河成沼泽,庐舍为墟,禾黍离离,在后方苟且过活,暗寓日寇侵凌、国土沦丧的伤感。“万邦”等六句,感叹自己虽有才智和“暴虎”的雄心,却无法施展,无处置身;只能忍受着内心的郁闷忧伤,虚度时日。

结末四句谓既不能青云直上,又不能茹芝成仙,只能隐居林下,看春草复青,野鹿群聚。联系抗战期间作者在大后方四川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可以看出作者对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社会现实不无牢骚和愤懑。

北越调·天净沙效乔梦符叠字体①

卢前

昏昏闷闷天天,花花草草年年,事事疏疏远远。凄淒怨怨,风风雨雨绵绵②。

【注释】

①选自《全清散曲》《饮虹乐府》。乔梦符:即乔吉,字梦符,元代戏曲作家。

②绵绵:连续不断貌。

【说明】

乔吉的《天净沙》叠字曲是:“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通篇用叠字组成,既是双声,又是叠韵。卢前的这首《天净沙》就效仿其体,但两者情调不同。前者清新乐观,后者沉郁凄怨。

天净沙①

傅璧园

山山水水重重,来来去去匆匆,刻刻时时梦梦。寒寒冻冻,年年雨雨风风。

山山水水迢迢,风风雨雨潇潇,死死生生了了。缥缥缈缈,年年暮暮朝朝。

【注释】

①选自《漱红阁诗词曲稿》。

【说明】

这两首叠字曲,前一首作于1941年,描写抗战期间跋山涉水、行踪无定、经风冒雨、受寒挨冻的苦难生活。后一首大约作于作者2006年丧偶之后,表达了作者经历风雨征程数十年,已勘破生和死,对人生抱恬淡、达观的态度。其中“死死生生了了”句,颇耐咀嚼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