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异体诗新编
6874200000055

第55章 集句诗(1)

集句诗,就是集前人诗文的成句,联缀成篇。优秀的集句诗,“机杼真若己出”,“浑然天成,初无牵强之态,往往有胜如本诗者”(宋叶大庆《考古质疑》)。它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集句诗以晋傅咸的七经诗(今存孝经、论语、毛诗、周易、周礼、左传等六经诗)为最早。宋代作集句诗的甚多,王安石、孔平仲、石曼卿、文天祥等是最著名的几位。

严羽《沧浪诗话》谓“王荆公集句最长,《胡笳十八拍》浑然天成,绝无痕迹,如蔡文姬肺腑间流出”。文天祥在狱中作集杜诗二百首,世所罕见。元明清各代续有所作,甚至禽言诗也有集句而成者。清末民初南社诗人一度集龚(自珍)诗成风。可见集句诗的源远流长。

集句诗大都是集前人的诗句,有集数人的诗句成篇,有单集一人的诗句(如集杜、集陶、集龚)。清代李邺嗣有集史诗,捃摭司马迁《史记》中的五言文句,“而稍以己语经纬其间”,这是集句诗中的新品种。

《孝经》诗二章①

傅咸

立身行道②,始于事亲③。上下无怨④,不敢恶人⑤。孝无终始⑥,不离其身⑦。三者备矣⑧,以临其民⑨。

以孝事君⑩,不离令名[11]。进思尽忠[12],不义则争[13]。

匡救其恶[14],灾害不生[15]。孝悌之至[16],通于神明。

【作者介绍】

傅咸(239—294),字长虞,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晋武帝时任太子洗马,后袭父傅玄爵,为尚书右丞,出为冀州刺史。

惠帝时,官至御史中丞,遭母忧去官。后起为议郎长兼司徒校尉,颇有政绩。能诗文,原有集已失传。明人辑有《傅中丞集》。

【注释】

①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②立身行道:见《孝经·开宗明义章》:“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

③始于事亲:见《开宗明义章》:“夫孝,始于事亲。”事亲,侍奉父母亲。

④上下无怨:见《开宗明义章》:“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⑤不敢恶人:见《孝经·天子章》:“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意谓不敢厌恶别人的父母。

⑥孝无终始:见《孝经·人章》。意谓应尽的孝道无终始贵贱的差别,应贯彻始终。

⑦不离其身:见《孝经·诸侯章》:“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

⑧三者备矣:见《孝经·卿大夫章》:“三者备矣,然而能守其宗庙。”意谓要完全做到三件事,即“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⑨以临其民:见《孝经·圣治章》。临,统治。

⑩以孝事君:见《孝经·士章》:“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意谓以侍奉父亲的孝心去侍奉君王。

[11]不离令名:见《孝经·谏诤章》:“士有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令名,好的名誉。

[12]进思尽忠:见《孝经·事君章》:“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进,指为朝廷做事。

[13]不义则争:见《谏诤章》:“故当不义则争之。”争,同“诤”,规劝。

[14]匡救其恶:见《事君章》:“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意谓对于君王的过失,要匡正补救。

[15]灾害不生:见《孝经·孝治章》:“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16]“孝悌之至”二句:见《孝经·感应章》:“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悌,敬爱兄长,引申为顺从长辈。孝悌之至,意谓孝顺的最高境界。

【说明】

集句诗始于晋傅咸。这首诗从《孝经》各章中摘取现成句子(有的稍加变动)组合而成。前一章主旨是事亲。认为做人立身处世要从孝顺父母开始,还要善待别人,孝道要贯彻始终,然后可以参政治民。后一章主旨是事君。主张以孝亲之心侍奉君王,在朝廷做事要忠诚,君王有不义要规劝,有过失要匡正补救。赞扬孝悌的最高境界可通于神明,恩被四海。

即事①(五首选一)

王安石

渐老逢春能几回②,****今始为君开③。

莫嫌野外无供给④,更向花前把一杯⑤。

【注释】

①选自《王临川集》。

②“渐老”句: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之四:“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③“****”句:见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开。”

④“莫嫌”句:见杜甫《有客》:“莫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供给,此指肴馔。

⑤“更向”句:见唐代严恽《落花》:“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

【说明】

这首集句诗当为王安石罢相后退居南京钟山时所作。作者感叹年纪渐老,门庭冷落。有客来访,喜不自胜。后三句为迎客之词。宋人叶大庆《考古质疑》评王安石集句诗云:“信乎词意相属,如出一己”,其绝句“莫不词快而意联”。于此可见一斑。

集文选句赠别①

孔平仲

离别在须臾②,李少卿置酒宴所欢③。陆士衡

借问此何时④?张景阳萋萋春草繁⑤。谢灵运

江蓠生幽渚⑥,陆士衡山樱发欲然⑦。沈休文

游丝映空转⑧,沈休文红药当阶翻⑨。谢玄晖

飞鸟绕树翔⑩,曹子建哀猿响南蛮[11]。谢灵运

相与数子游[12],刘越石行迈越长川[13]。陆士龙

相去日已远[14],枚乘光景不可攀[15]。曹子建

举目增永慕[16],卢子谅叙意于濡翰[17]。刘公幹

【注释】

①选自《全宋诗》卷九三一。

②“离别”句:见李陵(字少卿)《与苏武诗三首》之一:“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须臾,片刻。

③“置酒”句:见陆机(字士衡)《拟古诗十二首·拟青青陵上柏》:“戚戚多滞念,置酒宴所欢。”

④“借问”句:见张协(字景阳)《杂诗十首》之八:“借问此何时?胡蝶飞南园。”

⑤“萋萋”句:见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修竹茂林诗》:“袅袅秋风过,萋萋春草繁。”

⑥“江蓠”句:见陆机《塘上行》:“江蓠生幽渚,微芳不足宣。”江蓠,香草名,又名“蘼芜”。

⑦“山樱”句:见沈约(字休文)《早发定山》:“野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然,同“燃”。

⑧“游丝”句:见沈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篇》:“游丝映空转,高杨拂地垂。”游丝,空中飘动着的蛛丝。

⑨“红药”句:见谢朓(字玄晖)《直中书省》:“红药当阶翻,青苔依砌上。”红药,芍药花。

⑩“飞鸟”句:见曹植(字子建)《杂诗六首》之三:“飞鸟绕树翔,噭噭鸣索群。”

[11]“哀猿”句:见谢灵运《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秋泉鸣北涧,哀猿响南蛮。”南蛮,南朝宋时荆州置南蛮郡,在今湖北省境。也泛指长江中游地区。

[12]“相与”句:见刘琨(字越石)《重赠卢谌》:“中夜抚枕叹,相与数子游。”

[13]“行迈”句:见陆雲(字士龙)《登张士然》:“行迈越长川,飘飖冒风尘。”行迈,远行。

[14]“相去”句:见枚乘《古诗十九首》之一:“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15]“光景”句:见曹植《名都篇》:“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光景,日光。攀,挽留。

[16]“举目”句:见卢谌(字子谅)《赠崔温》:“游子恒悲怀,举目增永慕。”永慕,长久思念。

[17]“叙意”句:见刘桢(字公幹)《赠五官中郎将四首》之三:“终夜不遑寐,叙意于濡翰。”濡翰,蘸笔书写。

【说明】

这首赠别诗共集《文选》中12位诗人的成句。内容是写春日置酒送别即将远行的友人。既有眼前的景色描写,又想像朋友去地的景色(哀猿响南蛮);既有依依惜别之情,又表达了别后长久思念之情。可谓情景交融。

曰川屡有一樽之约,病起集杜句奉谂①

李东阳

锦缆牙樯起白鸥②,何时更得曲江游③。

乘舟取醉非难事④,送客逢春可自由⑤。

念我能书数字至⑥,似君须向古人求⑦。

习池未觉风流尽⑧,许坐曾轩数散愁⑨。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诗人。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县)人。英宗天顺七年(1463)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任宰相十五年。为茶陵诗派领袖。有《李东阳集》。

【注释】

①选自《李东阳集.集句录》。曰川,作者友人,姓氏、籍贯、生平不详。奉谂(shěn),奉告。

②“锦缆”句:见杜甫《秋兴八首》之六:“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锦缆,彩色缆绳;牙樯,用象牙装饰的桅杆。指代华丽的船。

③“何时”句:见杜甫《寄杜位》:“玉垒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游。”

④“乘舟”句:见杜甫《排闷》:“乘舟取醉非难事,下峡销愁定几巡。”取醉,喝酒致醉。

⑤“送客”句:见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⑥“念我”句:见杜甫《公安送韦二少府巨赞》:“念我常能数字至,将诗不必万人传。”

⑦“似君”句:见杜甫《相从歌》:“垂老遇君未恨晚,似君须向古人求。”

⑧“习池”句:见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之二:“习池未觉风流尽,况复荆州赏更新。”习池,即习家池,故址在今湖北襄阳县。晋代襄阳豪族习家,有佳美园池,山简常往游览,习家置酒款待,每饮辄醉。此以习池喻友人曰川家。

⑨“许坐”句:见杜甫《简吴郎司法》:“却为姻娅过逢地,许坐曾轩数散愁。”曾,通“层”。层轩,指多层的带有长廊的敞厅。

【说明】

作者在明成化十三年(1477)至次年夏季共作集句诗七十九首,这是其中之一,是为答谢友人“曰川”多次邀请他赴宴的盛情而作。

前四句叙写自己盼望能与友人相聚,一同泛舟畅游酣饮的心情;后四句赞扬友人的热情好客,堪与晋代襄阳豪族习氏相比。从“念我能书数字至”一句,可知友人曰川或曾向李东阳索取诗篇或字幅。

悼亡诗(集句)

王元德

独立丰茸无见期①宋之问,数声啼鸟上花枝②韦庄。

春来多少伤心事③温庭筠,堤柳犹能学翠眉④岑参。

明眸皓齿今何在⑤杜甫?碧海青天夜夜心⑥李商隐。

他日期君何处好⑦卢仝,十洲三岛彩云深⑧韦庄。

【作者介绍】

王元德:明代诗人,浙江东阳人。馀不详。

【注释】

①“独立”句:见宋之问《伤曹娘二首》之一:“可怜冥漠去何之,独立丰茸无见期。”丰茸,茂密的草。

②“数声”句:见韦庄《晏起》:“开户日高春寂寂,数声啼鸟上花枝。”

③“春来”句:见温庭筠《丧歌姬》:“春来多少伤心事,碧草侵阶粉蝶飞。”

④“堤柳”句:见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岸花仍自羞红脸,堤柳犹能学翠眉。”

⑤“明眸”句:见杜甫《哀江头》:“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⑥“碧海”句:见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恨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⑦“他日”句:见卢仝《喜逢郑三游山》:“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流石上一株松。”

⑧“十洲”句:见韦庄《悼亡姬》:“凤去鸾归不可寻,十洲三岛彩云深。”十洲三岛,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海内十洲记》:“汉武帝既闻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有此十洲,乃人迹所稀绝处。”三岛,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说明】

用集句作悼亡诗比较少见。这两首都集唐人句。前一首写独立野外绿草间,听枝上啼鸟声声,看堤上柳叶如眉,引起对亡妻的思念和伤感。后一首写夜晚眺望碧海青天时的孤独感,期望他日能与亡妻在海上仙山相会。集句自然,情见乎辞。

咏史诗①(十九首选一)

李邺嗣

子贡好废举②,与时转货资。

计然之策七③,家国得并施。

白圭乐观变④,弃取人莫知。

若水之趋下⑤,不令己失时⑥。

奈何彼原宪⑦,糟糠未厌饥?

到门居甚贫⑧,当世亦笑之⑨。

仲尼有菜色⑩,喟然称伯夷[11]。

饿死首阳山[12],终为百世师。

【作者介绍】

李邺嗣(1622—1680),原名文胤,字邺嗣,号杲堂,以字行,浙江鄞县(今宁波市)人。十三岁能诗。明诸生。二十余岁随父李棡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南明王朝覆亡后,其父被捕入狱,死于杭州。

邺嗣亦两次被拘囚。获释后终生不仕清,以著书为务。著有《杲堂诗文集》,中有集句诗二百三十首。

【注释】

①选自《杲堂诗文集·杲堂外集》。前有小引:“杲堂曰:客或言,以司马子长之才而未暇作诗,此文章家一恨。余因于暇时取《史记》中五字句如‘游子悲故乡’、‘宝剑值百金’等句法纯于诗者为本,而稍以己语经纬其间,凡得四十一章,使人知龙门史中诗、杜陵诗中史,天壤之间,有此二老。客见之大喜。”

②“子贡”二句: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孔子弟子,姓端木,名赐,利口巧辞,又擅长经商,曾为鲁、卫相,家累千金。废举:囤积货物,价贱时买进,价贵时卖出。司马贞索隐:“王肃云:‘废举谓买贱卖贵也,转化为随时转货以殖其资也。’”

③计然之策七:见《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计然:越国谋臣,曾向越王勾践献经营农商、富国裕民之策。

④“白圭”二句:白圭,古代白玉制的礼器。《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意谓白圭上面有污点可以把它磨去,乐于看它变成清白,人有缺点能否改变则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