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异体诗新编
6874200000062

第62章 隐括曲

隐括曲,是将前人的辞赋、散文、诗词曲隐括成曲,始见于元代,这与元曲的兴起有关。继见于清代散曲,有隐括《归去来兮辞》、《兰亭序》、《祭十二郎文》、《吊古战场文》、《出师表》、《陈情表》等等,范围颇广,多以套数出现。其主要特点一如隐括词。

双调·蟾宫曲①

庾天锡

环滁秀列诸峰②。山有名泉③,泻出其中。泉上危亭④,僧仙好事,缔构成功。四时朝暮不同⑤。宴酣之乐无穷⑥,酒饮千钟。能醉能文⑦,太守欧翁。

滕王高阁江干⑧。佩玉鸣鸾,歌舞阑珊。画栋朱帘⑨,朝云暮雨,南浦西山。物换星移几番⑩。阁中帝子应笑[11],独倚危栏。槛外长江,东注无还。

【作者介绍】

庾天锡,元代剧曲家。字吉甫,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曾任中书省掾、员外郎、中山府判。著杂剧十五种,今皆不存。

与白朴、关汉卿齐名。《全元散曲》存小令七首、套数四篇。《乐府群珠》存其小令二首。

【注释】

①选自《全元散曲》。《乐府群珠》前调题作《折桂令·拟<;醉翁亭记>;》,后调题作《折桂令·拟<;滕王阁记>;》。《滕王阁记》指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诗。

②“环滁”句:隐括欧阳修《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滁,今安徽滁州市。

③“山有”二句:隐括《醉翁亭记》:“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④“泉上”三句:隐括《醉翁亭记》:“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危亭,高高的亭子。缔构,建造。

⑤“四时”句:隐括《醉翁亭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⑥“宴酣”二句:隐括《醉翁亭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宴酣,聚会欢饮。

⑦“能醉”二句:隐括《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于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⑧“滕王”二句:隐括《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市赣江边。唐高祖子滕王李元婴为洪州都督时建。佩玉鸣鸾,谓滕王身佩美玉、乘有鸾铃的车出行。阑珊,将尽之意。

⑨“画栋”三句:隐括原诗是:“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⑩“物换”句:隐括原诗是:“物换星移几度秋。”物换星移,意谓景物改变、星辰移动,形容时序世事的变化。

[11]“阁中”四句:隐括原诗是:“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帝子,指李元婴。危栏,高高的栏杆。

【说明】

这两首小令,前一首隐括散文《醉翁亭记》的主要内容,用寥寥五十字隐括四百零二字,显得言简意赅,殊属不易。后一首隐括《滕王阁诗》七言五十六字,除“闲云潭影日悠悠”句未见表述外,原诗内容大致概括。“阁中帝子应笑,独倚危栏”二句,在意境上还有所开拓。

双调·蟾宫曲

以《楚辞·九歌》品成(选一首)①

阿鲁威

山鬼

若有人兮含睇山幽②,乘赤豹文狸,窈窕周流。渺渺愁云③,冥冥零雨,谁与同游?采三秀兮吾令蹇修④,怅宓妃兮要眇难求⑤。猿夜啾啾⑥,风木萧萧,公子离忧。

【作者介绍】

阿鲁威,字叔重,号东泉,人称“鲁东泉”。蒙古人。生卒年不详,约元成宗大德中(1302)前后在世。至治间官南剑太守,泰定间为经筵官、参知政事。存小令十九支。

【注释】

①选自《全元散曲》。《楚辞·九歌》有十一首,作者隐括其中九首,此为第九首。

②“若有人”三句:《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

③“渺渺愁云”三句:《九歌·山鬼》:“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雷填填兮雨冥冥。”

④“采三秀”句:三秀,灵芝草的别名。《九歌·山鬼》:“采三秀兮于山间。”蹇修,人名。《离骚》:“吾令蹇修以为理。”此句意谓我采摘灵芝草,派蹇修去做媒人。

⑤“怅宓妃”句:宓妃,洛水之神。要眇,美好貌。《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⑥“猿夜啾啾”三句:《九歌.山鬼》:“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离(lì)忧,遭受忧愁。离,通“罹”。

【说明】

这首小令隐括《楚辞·九歌》中《山鬼》的主要内容,并化用《离骚》中的两句,显得灵活而有新意。以元曲隐括《楚辞》,此为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