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异体诗新编
6874200000009

第9章 药名词曲

药名词始见于北宋,这与宋词的昌盛有直接关系。最早的是陈亚《生查子·闺情三首》,每句都嵌用中药名,有的正用,有的谐音。后世偶有所见。药名曲要到清末才出现。

定风波①

辛弃疾

山路风来草木香②,雨馀凉意到胡床③。泉石膏肓吾已甚④,多病。提防风月费篇章⑤。孤负寻常山涧醉⑥,独自。

故应知子草玄忙⑦。湖海早知身汗漫⑧,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⑨。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耿京聚兵山东抗金,弃疾为掌书记,劝京奉表归宋。失败后南归。宋孝宗朝历任湖北、湖南、江西安抚使,后为当权者所忌,落职闲居几二十年。晚年任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仕至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卒。著有《稼轩词》。

【注释】

①选自《稼轩词》。

②“山路”句:嵌药名木香。

③雨馀凉:谐音“禹馀粮”,药名。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杜甫《树间》诗:“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

④泉石膏肓:意谓爱好山水已成癖,几如病入膏肓。嵌药名石膏。

⑤“提防”句:嵌药名防风。提防,防备。

⑥“孤负”句:嵌药名常山。孤负,辜负。

⑦知子:谐音“栀子”,药名。草玄:起草《太玄》经。典出《汉书·扬雄传》:“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后以“草玄”谓淡于势利,潜心著述。

⑧“湖海”句:湖海,指五湖四海。海早,谐音“海藻”,药名。汗漫,形容漫游之远。

⑨“只甘”句:嵌药名甘松,即甘松香。

【说明】

这首词共嵌用药名8个,其中谐音药名3个。内容是写作者独居山林生活、著述的情景。多病,须提防风月(暗喻政敌);要作湖海汗漫游,又无人作伴,只能与松竹共凄凉。这首词当是作者落职闲居时所作,表现了凄凉寂寞的心境。

北正宫·甘草子遣闷戏作俳体集药物名①

卢前

从容里②,半夏飘零止宿成桑寄③。小院回香在④,甚日可当归⑤?远志徒呼相思草⑥,幸人儿能有几⑦?试遍酸甜到郁李⑧。褪尽蝉衣⑨。

【作者介绍】

卢前(1904—1950),字冀野,号小疏,别署江南才子、饮虹簃主,江苏南京人。早年从吴梅治宋元乐府,后历任金陵、暨南、河南、华西、成都大学教授。善度曲,著有《饮虹簃五种曲》、《窥帘传奇》、《饮虹曲话》等。

【注释】

①选自《全清散曲》。

②从容:药名,即肉从容、肉苁蓉。

③半夏:药名。桑寄:药名,即桑寄生。止宿成桑寄,用“三宿空桑”典故,谓僧人不宜三宿桑下,怕日久要生爱慕之心。

④回香:药名,即茴香。

⑤甚日:何日。当归:药名。

⑥远志:药名。相思草:药名。

⑦幸人儿:文下原注“谐音”,即杏仁,药名。

⑧郁李:药名。文下原注:“《本草》郁李,苦寒有毒。”

⑨蝉衣:药名,也称蝉蜕。谐“禅衣”。

【说明】

这首散曲小令共嵌用中药名10个,其中9个是正用,1个是谐音(“幸人”谐“杏仁”)。内容是写半个夏季在外面飘零,忽然思念起家人,想回家。作者把自己比作寄宿桑下的僧人,要回家还俗,当然得脱尽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