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我们的幸福感
7123800000022

第22章 网络交往与幸福感

一、网络交往

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进入到人们生活的第一个角落。这也催生出了一种新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网络交往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交互空间。

1.网络交往

网络交往是人们以互联网为交际工具、以计算机语言符号为交流介质,以实现物质、能量、情感和信息的交换与沟通为目的的人际互动。其主要形式有:

(1)网上聊天,如ICQ、QQ、MSN等。它是以书面文字符号进行的即时互动的交流工具,也是目前互联网上最受欢迎,最接近现实个别交往的一种交往方式。调查显示,44.6%的被调查者把“找人聊天”作为“上网”的主要目的,在网上“没有聊过天,也不想聊”的人,只占被调查者的9.9%,而参与过或想“聊天”的人高达85.4%(曾坚朋,杨长征,2003)。大学生上网以网上聊天为主要目的则占80%以上,青少年学生对思想交流有着强烈的心理渴求,他们需要与他人沟通,也乐意与他人沟通(邹学海,2001),他们通过聊天联系老朋友、结识新朋友。

(2)电子邮件(E-mail)也是最基本的一种沟通方式,主要用于电子信函的发送和接收。调查显示:大学生中几乎每人平均1个邮箱,有2到3个电子邮箱的占1/3左右,一部分同学有4个或4个以上的邮箱(刘梅艳,2004)。这表明网络电子邮件是进行交往交流的有效手段。

(3)网上电子公告版(BBS),它是专门用于发布电子公告或进行不同规模的公共讨论空间。个体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同时不用担心因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可能带来的尴尬。

2.网络交往的特点

(1)交往方式的虚拟性。网络可以隐藏个体的真实身份,以虚拟身份使用网络资源进行交往。它没有面对面的接触互动,现实生活中,你的外貌、身高、表情、衣着打扮已不再起主导作用,而网上的个人信息却能左右人的印象。部分网民在网上交流时,经常扮演与自己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悬殊甚至截然相反的虚拟角色。比如,五尺壮汉可以将自己伪装成妙龄少女,与其他网民共演“爱情悲喜剧”,一旦“坏了名声”,又可以很方便地改名换姓,以新的面目出现。

(2)交往空间的开放性。网络交往打破了时空限制,拓展了人们交往的领域。网络交往扫除了社会角色地位的障碍,突破了身份、地位甚至国家、民族,沟通和交流的意愿取决于主体自己,沟通不受其他外在条件的影响。

(3)交往活动的非理性。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现实交往开始摆脱原本由生活世界所形成的交往规则和价值信念,给现代人提供了倾诉的空间。在网络交往中,人们在现实交往中感受到的世俗和功利化的压力减弱,人的心灵获得片刻的放松和慰藉,人与人之间交往倾向于非理性,网络语言暴力、网恋等现象越来越频繁。

二、网络交往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网络交往对人们的生活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关键在于人们如何正确利用网络。

1.适度的网络交往有助于幸福感的提高

有人认为,适度、健康使用网络有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及幸福感的提高。对上网时间不同的大学生的幸福感研究发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网络使用,幸福感有所提高(万晓雪,郑雪,2008)。

随着上网时间的增加,他们的主观幸福感的得分逐渐提高,且三组得分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3.93*)。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每周上网时间不同的3类学生在自我和谐及维度、人格内外向、精神质维度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上网的大学生总体对网络的认识及利用有较好控制,且每周上网时间0~5小时的学生的神经质显著高于上网时间6~20小时、20小时以上的学生,综合上网时间0~5小时的学生总体幸福感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这似乎可说明适当使用网络为大学生提供释放压力平台,满足他们人际交往的需要;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阔视野、开展有益娱乐活动,这有助于幸福感的提升、健全人格的培养。这与ThomPson、Vivien和Raye(1999)的发现一致,他们的研究发现感知到的欣快感(Perceived enjoyment)与互联网的使用频率之间呈正相关。

2.过度使用网络会降低幸福感

过度使用网络会降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尤其网络成瘾者更是如此。他们由于花了大量时间在网络上游戏、聊天、看电影、新闻等,致使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交往减少,甚至跟家庭成员的交流也减少了,这同时会进一步使他们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抑郁感等不良情绪。

长时间的使用网络导致了上网者出现了与真实世界的隔离,他(她)们以牺牲真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为代价来发展虚伪的、脆弱的网络人际关系。

Kraut等人对73个家庭的169名被试进行了两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在被试上网的最初一两年内,过多使用互联网进行交流会导致他们社会卷入的减少,同时还会导致孤独感和抑郁感的增加,从而引起心理幸福感的降低(Kraut,Patterson,Lundmark,Kelser,MukoPadhyay,Scherlis,1998)。Kraut等人(1998)发现,过多使用网络会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社会交往减少,与用户孤独体验增加呈正相关。刘加艳(2004)发现,上网时间和UCLA(孤独量表)得分呈显著相关,也就是说网络使用卷入度越高,孤独感越强。UCLA量表评价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产生的孤独,针对的是被检查人的人际关系的质量,侧重于个体的主观的孤独感。在网络使用人群中,个体由于在网络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导致社会交往的减少。调查也证实,青少年上网交友目的中居前两位的是“能交志同道合朋友”和“打发无聊时间”(岑国桢,2006)。

3.网络成瘾者的幸福感低于非网络成瘾者

广东地区的研究调查发现(严标宾,黄曼娜等,2006),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在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消极情感上差异显著。

在积极情感上,两者没有显著差异,非网络成瘾者比成瘾者体验到更高的总体主观幸福感,并且他们对生活满意度的体验也更高。相反,网络成瘾者体验到更高的消极情感,例如不愉快、生气、负罪感、羞愧、压力等。这一结论得到其他研究者的支持。崔丽娟等人(2006)指出,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幸福感与非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幸福感有显著性差异,非网络成瘾青少年(6.46±2.06)比成瘾青少年(5.06±2.74)更具有幸福感(t=-2.289,P<0.05)。导致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网络带来的负性生活事件频频出现,人际关系不协调、和家长老师容易出现冲突以及生活习惯发生大的改变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降低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生活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