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说益阳
7126600000021

第21章 明清鼎盛篇(4)

揭秘益阳考棚街

益阳古城的考棚街,就是今天的闸口巷。历史上曾经繁华热闹的考棚街,南起小南门的五马坊,北抵市三中的老校门,百余米长。街的两厢是低矮的房屋,多系竹木结构平房,砖木结构的楼房极少。顾名思义,考棚街就是封建时代求取功名的考试一条街。

清朝嘉庆年间,益阳县内的文人学子呼吁当局振兴文风,希望有文曲星下凡,使县邑文运昌盛,就集议设置一个遴选秀才的场所。到底何人修建了考棚街呢?1918年益阳“义士牌坊”上题刻清嘉庆主诏书,曰:“益阳刘安钺,修宗祠,联家族而安先灵。修桥梁以济行人。捐建考棚,惠及士林。……世称好义,见赐建牌坊以为表彰。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十二月三日。”这段文字清楚表明,著名慈善家、益阳县衡龙桥人刘安钺捐建了考棚。于是,在大巷子以北罗家塘以南,考棚建起来了。据相关资料证实,考棚的主体是一个砖木结构的阁楼,坐南朝北,东西两侧各建一排鸽子笼似的简陋木屋,与其说是房子,不如说是遮雨棚更确切。这些考棚用未刨平的木板隔开,约二十余间。每间格子房都编上号子以供管理。房内仅容纳单床单桌,很是逼仄。【4】

明清时期,科举沿袭旧制。要获得秀才资格,须经县试、府试层层晋考,最后通过院试。府试又称童子试,亦称小考,考上的就是秀才。县里读书人童子试三年两考,隔年一次。明清时益阳属长沙府,秀才考选以府为整体,县为单位,各县同时举行,然后集中晋府应试。县试由知县主持,并亲自判卷,题目由府院主考官出具,一般考试诗文,包括6篇500字的八股文和12首试帖诗,它具有预选和模拟考试性质。府试在长沙举行,县试落选或缺考者,亦可参加,但因路途及费用之故,人数会减少。府试结束不久即举行院试,由学台主考,隆重而威严。秀才录取名额,通常大县为30名,小县为10~20名不等。

每次考期将近,应考的本县童生都齐集城内考棚街,开始考选秀才的第一次选拔考试。考生的剧增聚集了人气,造成了市面的繁荣。表现在住宿上,家境的好坏可谓泾渭分明。有钱的,父兄和塾师送考,随身跟带火夫、仆人什么的,租住宽堂大屋,出手阔绰大方,寒门子弟就是一肩行李,落到考棚街的格子房里,数人合租一间;特别穷苦的,就租上一张竹床或一块门板,搁在堂屋角落、廊下。人多的年份,周边的庙宇和民居都人满为患。人多店也多,卖文具、书籍为首,随之售卖衣帽鞋袜等日常用品的陡增。至于饭馆,生意更是红火。办结各种报考手续的考生,利用闲暇到街上游逛,常在饭铺逗留。旧时考生有吃赌陋习,就是吃喝记在账上,待揭榜后由上榜者结账。秀才是功名的起点,考了个秀才请请客,多数人也落个心安。当然,若是都未录取就均摊到人,但拖欠赖账之类事情,还是免不了偶尔发生。此外,还有卖艺的、唱戏的,特别是占卦、算命和看相之类预测运程前途的,最为显眼——真可谓三教九流,车水马龙,吹起街市一个个繁华的泡沫。

科举是晋身之阶,应试是升官之道,但也有心怀不同目的前来考棚街参加科举考试的。参考的考生,大致有这么几种类型:一是真正求取功名的。一些书香子弟和苦读寒士,视考取科举为追求富贵的唯一出路,不惜毕生为之努力。二是博取虚名的。医生、誉录和堪舆等一些略通文墨者,敷衍应付,博得书生之名以获社会承认。三是职业考生。旧时科考,未满十六的幼童和花甲以上的老者,均可参考,无年龄限制。有人在考官出题后连写数篇,终场交卷时缓步而行,口中念念有词“正卷卖了”,一些纨绔子弟不学无术,无法成篇,便竞相购得,据说售卖所得价格不菲。于是,有人便借此生财。四是职业枪手。与职业考生不同,枪手水平普遍较高,有的得过功名,经介绍替人代考,一般为富贵人家效劳,讲定考取和未取价格各是多少。五是借应试赌考的。为迎合赌博日盛的世风,赌考一如今日的赌球,考场沦为一种赌博的工具。【5】

由于秀才是仕进的起点,且落第者为多数,所以县考几乎每次都出事。一是考题怪僻,考生无法成文,感到功名无望而羞愧自杀;二是虽有满腹经纶,但因应考不适,临阵怯场,写不出文章而自寻短见。还有是体弱多病者,因情绪烦闷、精神高度紧张引发各种突发疾病而未加医治,亦无人照料而消沉。在考棚中,多以自缢方式结束性命。每当出现此种状况,考官均以迷信来推脱罪责,说什么考棚乃神圣之地,考取秀才是前世积德,“有德报德”的善果。不少人落榜后,意志颓丧,穷困潦倒以致精神失常,成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自清朝嘉庆年间起,一批批益阳学子在此步入考场,有的止步于秀才,有的通过乡试考取举人,还有像陶澍、胡林翼、汤鹏这样从考棚街出发,步入金銮宝殿考取进士的。因此,人们习惯把考棚街视为益阳文昌之地,那条巷子被称为文星街,俗称考棚街。

关于考棚街,仍有两个版本流传。一说是指大巷子,即今名的闸口巷;另一说是东起姚家巷,西至益阳雨具厂,长约500米。

随着光绪末年科举的废除,考棚街再也看不到昔日千人赶考的热闹场面了。后来,在考棚街一带兴建了各种不同的学校。现在的益阳市三中,就是由1943年创办的县立中学演变而来。到20世纪70年代初,人们还能见到当年为考生们遮风避雨的棚子。可惜的是,如今在市三中的校园内,再也找不到这些岁月的遗迹了。就连考棚街这个名字,也早已停止使用,与今天的年轻人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