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说益阳
7126600000053

第53章 民国商都篇(13)

益阳油业商行简史

益阳历来是资水流域的商业中心,明清特别是民国时期,一批批大宗土特产品聚散于此,物流显得非常繁忙。除竹木、粮食、煤炭、土纸之外,还有就是油料。资水上游宝庆府的新宁、城步、武冈、新化、溆浦等地盛产桐油和茶油,菜子油也不少。下游湖区主产菜油、麻油和棉油。每到收油季节,大量油料运抵益阳,油商四处张罗买卖,忙个不停。城区及南岸的三里桥有较大的油商十余家,如曾天喜的鸿顺裕、傅启祥的洪兴裕和三里桥的同德顺商行。他们的经营均以桐油为主业,个中原因,一则是这些行号资金相对雄厚,二则是桐油吞吐灵活,可以随时运往汉口的洋行变现获利。据说曾天喜由此发家至十余万元银洋,傅启祥次之。他们在汉口设专庄,到长沙商行析资入股,并在省会修建起气派的公馆。三里桥的同德顺、同福祥也都购置了面积不小的砖墙店房。

在益阳经营油料批发的是清一色的江西丰城人。异乡谋生,抱团经商,西帮商人的帮口很紧。他们消息灵通,油价看涨时,就联合套购和派人深入到产区采购油料;行情转弱时,他们就停购或倾销。本帮或其他地方的商客一度也想介入,无奈势寡财薄,根本改变不了他们的垄断地位。【17】

为了在弱肉强食的竞争环境下沟通和交流,西帮商人发明了他们的行话。推测起来目的无非两个:一是利用赣湘方言之间的巨大差别进行信息交流,使外人难以听懂;二是要刻意保守商业秘密,密切掌握行情和商机在手。为此,他们对汉字大写数字进行了全新的诠释。从一到十,他们称呼如下:水、贝、又、长、人、耳、柴、人、王和大水。其实,这些奇怪的字与大写的壹到拾有某种渊源,基本上是用会意和部首拆分来表达意思的。如“水”,就是平的“一”、“耳”就是“陆”的偏旁,表示“六”,而“长”就是四、“柴”就是“七”,诸如此类,看似复杂,其实还是易懂易记的。这些行话当然不只在西帮油商中运用,别的行业也可能使用,但存在一些差别,是不能完全混用的。

益阳的油料贸易规模究竟有多大?特别是主要品种桐油的转口贸易情况如何?以下材料可供参考。据《湖南商业志》的相关记载,以1934年为例,资水上游各县所产桐油如下:安化12 000担、新化3 500担、邵阳5 000担、武冈1 000担,加之湘西地区运销进入的,总共30 000~40 000担,它们都是经益阳转口运往汉口的。1934年湖南经济调查研究所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漆原料,桐油消费当时还是世界性的,许多国家离不开这种防腐除锈和防潮的工业原料。据民国政府海关统计,湖南每年输出桐油30万担,占全国输出的30%,而益阳桐油的输出,就占湘省的10%以上。综合其他像茶油、菜油、麻油和秀油等品类的内销,益阳的油料销售约占全省的30%。这一数字,足以说明益阳油业的规模和实力。

除了外运,益阳城里的工商业和百姓的生产生活对于桐油之类的需求,亦是相当可观的。数百里资江,千帆云集、百舸争流,每年新造的船只和维修的旧船多停泊在城市两岸的码头船坞之中,所需要桐秀油的数量巨大。益阳的纸伞,远销湖北、河南以及湘中各县,用掉不少的桐油。在电气时代以前,一年四季夜晚所点的灯草,桐油是主要燃料。过去益阳城市农村,多以木结构房屋为主,大多用桐油加以保护,减轻十年九涝对于木质民居的灾损。另外,各种农具和竹木器家具,都离不开桐油。至于人民群众一日三餐的食用油,除了县域内百姓自产自用的之外,仅在市面零售的,初步估计每年不下10 000担。【18】

正是由于大量的油料贸易存在,许多外地商人在益阳找到了营生之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大量的油料集散,就没有江西帮客商的形成,益阳长达两百年的商业繁荣也就没有可能出现。因此,油商油行在益阳这个古老的县邑发挥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