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君主论
72031800000007

第7章 亚历山大死后,他所征服的大流士王国为什么没有反叛其继任者

占领一个国家后要维持统治权,困难重重。有鉴于此,我们不免好奇,亚历山大大帝在短短几年间君临亚洲,刚占领却来不及统治就过世了,照理应该遍地响应反抗异族统治的号召才是。可是他的继任者却控制得好好的,除了自己人的野心倾轧,没有其他困难。

我的看法是这样的。我们所知道的君主国,不外有两种统治方式:一种是君主高高在上,朝臣是他的仆人,经由他的恩准帮助他治理王国;另一种是由君主和贵族共同治理,贵族的地位不是君主的恩赐,而是来自身世血统。像这样的贵族有自己的领地和臣民,被当成主子,受到自然的爱戴。在由君主和群臣治理的领地,君主比较有权威,因为在他管辖的领土上,没有人比他地位更高;如果还有别的人需要服从,那无非是他的朝臣或官员,臣民们对这些官员可谈不上自然的情感。

这两种政府体制,当代的例子分别有土耳其皇帝和法兰西国王。土耳其全国由一个主子统治,其余全都是他的仆人。他把他的国家分成几个部分,分别指派行政官员,任命和撤换都是随他自己高兴。反观法兰西国王,他身边有一群世袭的贵族,这些贵族在自己的领地内有自己的臣民,也受到臣民的爱戴。他们享有世袭的权利;国王如果剥夺他们的权利,一定会危害到自己。比较这两种体制可以发现,要征服土耳其那样的国家比较困难,可是征服之后很容易维持统治。至于法国那样的国家,要占领是比较容易,但要维持统治却相当困难。

土耳其那样的国家难以征服,原因是入侵者不可能受到内奸的邀请,也不可能寄望皇帝身边有叛臣助以一臂之力。理由如前面所述:聚集在皇帝身边的都是奴才,只能仰统治者的鼻息,就算收买他们也不会有多少效果,因为他们无法吸引别人追随他们,就像前面所述。因此,想要进攻土耳其,必须考虑到他们团结一致的力量,必须完全依靠自己的武力,而不是指望对方发生内乱。可是,一旦被击败,无法重振旗鼓,那么除了王族的成员以外,根本没什么好怕的。如果把王族消灭,那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其他人在百姓面前没有威信。就如同胜利者在获胜以前不能指望他们,获胜以后也不需要对他们有所忌惮。

像法国那样的王国,情形恰恰相反,你只要争取到王国内部某些贵族的支持,轻易可以长驱直入,因为你总是找得到心怀不满和渴望改变的人。这些人,基于前面说过的理由,能够为你打通穿越国门的康庄大道,还协助你获胜。然而,征服之后要维持统治却困难重重,协助你的人和被你压制的人同样会使你疲于应付。就算你把王族斩草除根也没用,因为贵族一个个都是一方之霸,都有能力跟你作对。你既无法满足他们,也无法消灭他们,随时可能得而复失。

回头来看看大流士政府的性质,你会发现它类似土耳其人的王国,所以亚历山大的首要之务是在战场上彻底把大流士击垮。胜负底定,大流士也死了,整个王国的领土就这样牢牢掌控在亚历山大手中,理由如前所述。他的继任者如果团结一致,他们大可安逸享受成果,因为在那个国家,除非内部自己惹出事端,不会有动乱。

可是像法国那样的体制,占领之后要维持统治可没那么容易。因其如此,西班牙、法国和希腊经常发生反抗罗马人的暴动,都是由于这些地方有许多君主国,只要这些君主国不健忘,罗马人的权力就不稳固。可是一旦传统断绝,长期又强势的统治就能使罗马人高枕无忧。后来罗马人发生内讧,各方势力都能够仰赖自己在地方上的权威一呼百应;因为以前的统治家族已经灭绝,他们只承认罗马人的统治。把这些事放在一起考虑,就不会对亚历山大轻易控制亚洲的帝国感到惊讶,也不难明白皮洛士[14]和其他许多人为何控制不了他们征服的领土。这跟征服者的能力无关,而是情况不同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