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规则
7209200000102

第102章 缩头、收臀、摆尾(24)

公元632年(唐贞观五年),唐太宗李世民要求在朝官吏每人都要写一篇关于时政得失的文章。常何是个武将出身的,不会舞文弄墨,见皇帝要他写文章,不禁着急起来。马周得知了这个消息,便本着报恩的想法,主动提出替常何写这篇文章。常何很高兴,便让马周代自己写。过几天,常何把马周缮写的这篇关于时政的文章呈给了唐太宗观看。李世民看过后大吃一惊,他知道常何不善长文才,怎么也能写出这么透彻的文章来。?他有些不相信这是常何写出来的,便问常何这倒底是不是他写的。常何为人诚实,没有冒功。便老老实实的对皇帝说便老老实实地对皇帝说:“臣没有这个本事,这是臣的门客马周代臣写的。”

李世民一听常何门下居然有这么一个奇才,很高兴,并产生了立刻想见见这位人才的想法。他想到做到,命人到常何府中将马周叫来。可没想到马周架子还很大,被派去的侍从一个人回来了。唐太宗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再次派人去请马周。,一直派出了四次使者,才把这位性格高傲的马周请到了皇宫。马周感觉事情已经做的差不多了马周感觉事情已经做得差不多了,便高兴的来到了宫中便高兴地来到了宫中。唐太宗见到了这位穿着普通却气质非凡的年轻人时,就感到这个人非同一般。,便和颜悦色的和马周谈起了当时政治局势以及为政之道便和颜悦色地和马周谈起了当时的政治局势以及为政之道。马周侃侃而谈,从古至今的为政得失谈的非常细致从古至今的为政得失谈得非常细致,让李世民大为惊叹,直叹相见恨晚。李世民立刻让马周到掌管机要的门下省任职,虽然官职很小,可是,以马周的真才实学及李世民对他的赏识,升迁只是时间上的问题。没过一年,马周就当上了权利很大的监察御史,。对他十分信重。唐太宗对他十分看重,为了表扬发现马周的常何,赐给常何三百匹锦帛。

经历了隋朝末年的战乱之后,唐朝初年,士大夫不乐仕进,造成唐政府官员不足。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全国官员仅643名。唐政权刚建立不久,百废待兴,国家需要大量的人才,这就为马周步入政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马周是在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初次见到唐太宗的,在当时皇帝令全国举贤的情况下,马周的出现可以说是适逢其时。

有了好的机遇,又遇上了慧眼识俊才的唐太宗李世民,马周才得以进入仕途。凭着自己的才华得到唐太宗赏识,马周并没自得自满,。一进入宫中后,马周就开始实行“缩头、收臀、摆尾”的夹尾式做官法了。这完全和同样受到唐太宗赏识的魏徵的高调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