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规则
7209200000177

第177章 唯上是从(8)

在清人笔记《埋忧集》里还说到,咸丰年间两广总督接见五名新到省候缺的下属,参拜礼节完后,总督坐下,还没开始说话,室内一片安静,有个靠捐纳上来的候补县令忽然站起来问总督道:“请问大人哪儿的人?” 总督一愣,冷冷地回答说:“顺天大兴的。”那位候补县令接着又问:“大人贵姓?”总督有些不耐烦地说:“我们满洲人没有姓的。” 候补县令才坐下来。可是这边总督大人却觉得此人太不识抬举,竟然先开口问到自己头来了,很是恼火,但又一下子找不到话来压这个候补县令,也干笑着问这个候补县令:“你的家乡是哪儿的?” 候补县令马上回答说:“广西。”总督又问:“你们那的风土如何?” 候补县令回答到:“我们那乡下山中猴子多。”总督又问:“猴子的大小如何?” 候补县令说:“回大人的话,猴子小的不过巴掌大,大的却似大人一般。” 候补县令这句话里的“大人”本是“成年人”,可候补县令口里又总称呼总督为“大人”,这样混在一起没有区别,总督一听,气就上来,马上一拍桌子说:“像你这样的人还想为民父母吗?”当场就下令要那个候补县令马上申请告病回乡去陪猴子。

这个候补县令在上司之前首先发话,看似为了圆活场面,却不知道自己冒犯了官场上的尊卑之分,在任何场合,首先发话都是上司,即使是家常话,这都得要等到上司来开头,上司没有发话,下面的就得等着。可见古代官场繁文缛节,种种禁忌如此之多,无论是朝见皇帝还是参拜上官时都必须毕恭毕敬,诚惶诚恐,稍有失误就会丢掉官帽子。

惟命是从做到猪狗不如的地步,一味地对上司恭敬、恭顺,自然目的并不单纯,与其说是为了保官,不如说是为了做官。权力是每一个为官者都十分推崇和奢望的,而为了得到它就会有些不择手段,而“恭”是取得上司信任的最好办法。“恭”的手段可谓层出不穷,多不过是拉关系、套近乎的意思。

尊敬上司:跪拜官礼

“王八蛋,滚出去!”这是左宗棠在巡抚当幕僚做师爷时,对地方武官怒骂的话。事出之因,就是因为这个地方上的小人物没有向左宗棠下跪。

清时樊燮为永州镇总兵,相当于二品大员,但此极不这职成器但此人极不称职,贪赃枉法,、挟优宿娼,据说连检阅新兵,也是坐在轿子里,以致永州坊间有了一条歇后语:樊总兵阅兵——坐着看。咸丰年间,时值多事之秋,“寇事急”(指太平天国起义),永州知府行政官黄文琛日夜守城,樊燮则日夜酣饮狎优,不出衙门。黄文琛非常不满,于是干脆带着官印,跑到上面的上司巡抚骆秉章那里,要求解任不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