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规则
7209200000184

第184章 唯上是从(15)

权力其实是一种稀缺资源,要摆脱小人物的身份,你不但得几易其主,还得把挡在自己升迁道路上的官员挤下来,这个职位只有一个,不是他上就是你上,唯一的一个,所以即使这个人是曾经提拔你的上司,但是一旦自己找好更好的靠山后,曾经的上司就不是再是上司,而是更大的那棵树,你要顾忌的,、要讨好的是这棵更高大的树,只有这大棵树才是小人物向上的安稳之依靠。

历史上的五代,不过五、六十年的光景,却是王朝频繁更迭,一共换了五个朝代,出了五姓皇帝。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自然短命的皇帝统领的也都是一批短命的大臣,他们往往做不了几年官,就随着王朝的倾颓而荣华过去转眼成烟。,但也并非没有在这不断的变换更迭中泰然自若、从未倒下一次的人。冯道便是其中的一个。

冯道是河北瀛州景城(今河北河间地区)人。祖上有时务农,有时教书,地位在当时都很低下,越是这样的地下位低下的小人物越有为官理想,所以冯道从小就酷爱读书,文章也很有水平。他沉稳忠厚,不挑剔吃穿,只知读书,即使是大雪封门,尘埃满座也要先读书,如此好学冯道如此好学在本地出了名,时占据幽州的刘守光慕名将他召去做了幕僚。相传冯道还是个落魄的诗人时就表明了自己要上官了的态度:

莫为危时便怆神,

前程往往有期因。

终因海岳归明主,

未省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

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

虎狼丛中也立身。

他认为吉人自有天相,那么任凭乾坤转换,只要识时务不乱方寸,便可以处处通津坦程。而具体到冯道的识什么时务?,那就是扔掉读书人的清高,、读书人的面子,在自己上司面前低姿态做官,永远把自己当做一个小人物。而冯道的一生确确实实是按着自己的这一座右铭去做的。

唐末时,冯道曾作幽州刘守光的参军幕僚冯道曾做幽州刘守光的参军幕僚。刘守光败后,冯道转事大宦官、监河东军张承业。张承业任用他为巡官,以其颇通文学推荐给晋王,任河东节度使掌书记。;后唐建立时,拜户部侍郎,充翰林学士。;明宗时,拜端明殿学士,后来又做了宰相。

冯道不同于以往或以后的大多数官臣,他从不表现得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相反却仿佛是一个节俭、刻苦、自励的忠厚长者和谦谦君子。当后晋、后梁隔河而战时,冯道在军中,住在一茅庵之中,不设床席,就卧于一束枯草之上。有一位将士从别人那里抢来一个美女送给冯道为妾,冯道推辞不过,便将她安置在别的房间里,慢慢访求美女的主人,最后将她送还。冯道一时美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