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规则
7209200000197

第197章 “得罪”潜规则(3)

刘备死后,诸葛亮调魏延去南方抵御孟获,魏延和赵云是这次南征大将,七擒孟获,如果没有能征善战的将领,是不可能实现得了的。也就是这个时期,魏延和诸葛亮接触多。,魏延与孔明经常意见相左,不太听招呼。关羽、赵云前后死去。,魏延成为蜀国首屈一指的大将。,晋封南郑侯。到这个时候,诸葛亮感到越来越难驾驭魏延。魏延行事张扬,为人处事招人怀疑。,诸葛亮对魏延到了极不信任的地步。,认为“功高盖主”。日积月累,魏延正确的作战方案也得不到诸葛亮的认可。,魏延在下面也就难免发些牢骚。,像说诸葛亮胆小,、不敢用奇兵等。这话传到诸葛亮耳朵里,再加上传话的人添醋。诸葛亮由不信任到怀疑他心怀不轨。、处处防着。

到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即公元234年,一病不起,自知来日无多。,召见张仪等人召见杨仪等人,背着魏延作了私密的安排。这一次,诸葛亮作出了错误的断言,他认为自己死后,在蜀国没有人能指挥。、管束的了魏延。,魏延甚自会犯上作乱。随令魏延断后,如果不从命,“军便自发”。长史杨仪平时和魏延的矛盾就很深,到了水火不相让的地步。,魏延从末把杨仪放在眼里魏延从未把杨仪放在眼里。杨仪自认为能力,、威信都不如魏延高。,诸葛亮死后,魏延是他向上爬的最大障碍。,现天赐良机必会不解余力置魏延于死地现天赐良机必会不遗余力置魏延于死地。

果然在诸葛亮死后,杨仪按着诸葛亮的安排,密不发丧。杨仪假借诸葛亮之名,让魏延断后。魏延不明真像魏延不明真相,拒绝执行,与杨仪动了干戈。杨仪用诸葛亮所设之计,诱杀了魏延。就这样的一生戎马百战多就这样,一生戎马百战多,、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猛将,没有死在强敌剑下,却被本国的奸臣所害。,并背着反叛的罪名。诸葛亮一生唯谨慎,但在处理魏延的问题上却被个人成见、偏见所蒙敝。,自毁国家栋梁。诸葛亮的这个错误,是不可原谅的是值得后世之人警醒的。

县官不如现管

古代皇帝身边的人常常自谓自己说:“伴君如伴虎。”皇帝是古代权力金子塔上最高的一位,伴在皇帝身边的官员如果稍有闪失,皇帝只消一句话就能让这些官员掉脑袋,这和随时被老虎吃掉没什么两样,。古代官场上的小人物虽然也不能冒犯皇帝,但离皇帝比较远,也就没有朝中高级官员的那种极度的惶恐之心,但是官场小人物有自己的顶头上司,在这些顶头上司面前,小人物照样要如履薄冰,、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