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规则
7209200000052

第52章 礼多人不怪(11)

西安城里的其他武官,如果不是与巡抚有交情者,一般不邀请参加这些宴会,不过也需要送去酒菜。此外,还有一些过往的小公务员,虽然官职低微,但也常常持着大人物的介绍信,过来“打秋风”,也要送上四菜两点,路费二十两或四五十两银不等。

一年当中,大宴会无月无之,小应酬则无日无之。春秋年节,还要请省城的大小文武官员看戏喝酒。如果十天半月,没有过往的客人,督粮道还要约请两司(布政使与按察使)、盐道(相当于省财政厅副厅长)在署中宴乐。不如此,则不足联络感情。

总计下来,一年开销(包括每年送给地方上司和北京官员的礼金)一般都在五万两银上下,这还不包括送给同僚朋友的经济援助金。

名目繁多的迎来送往已成为中国古代官场中的一大陋规,这是许多官场人物的无奈之举,然而这也是众多古代官员的为官之术,因为官场礼品就是官位,礼品一送,官品马上就升。然而不送礼品的后果自是不堪设想。

明朝时,朝廷派鄢懋卿到浙江视察。鄢懋卿是当时权臣严嵩的干儿子, 鄢懋卿生性奢移,甚至用彩锦装饰厕所,用白银装饰便溺器皿。每年按时节送给严氏和诸位权贵的财物,不可胜计。鄢懋卿最喜对地方官员敲诈勒索。如果有哪个官员没有伺候好他,并孝敬他一大笔银子,就会遭到报复。他外出视察时,经常与妻子同行,专制成五彩舆,让十二个女子抬着,道路上人们看到无不惊骇。鄢懋卿一路上作威作福,沿途官员纷纷竭力逢迎。有位山东历城县令薛礼勤,因不肯屈从其淫威,竟被鄢懋卿借故当场斩首。

历代上像鄢懋卿这样强和收礼是上司多不其数,我们可以从古代贪官身上看到,官场收礼之多,之奇。

唐朝宰相元载。出身贫寒,作到中国盛世时的宰相时,权力已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但他的欲望无休无止。直到他被绞杀灭门之后,从他家中抄的有金银珠宝,钻石玛瑙,古董玩意,还有长安城内广建的住宅。可是最让人叹为奇观的,最难以置信的就是,抄家的物品中居然有八百石胡椒。据有人计算过,唐时一石重为现在的79320克,那么八百石就是现在64吨。胡椒是唐朝人喜爱的调味品,只有国外天竺有产,也就是现在俗称的泊来品,属于高级消费品。这些胡椒怕也不是一日之功能积蓄起来的。是哪些人物源源不断地给元载送这么多的高级胡椒呢。

宋朝时的贪官蔡京很喜欢吃一种腌的食品,于是抄家后发现他家中有三间房子里放的满满的都是此物。这个,怕是比胡椒更难存放,但是依然有满满的三大间房子里放满了这种食品。这肯定不是他自己掏钱买,他可能不会买这么多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