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规则
7209200000081

第81章 缩头、收臀、摆尾(3)

此时,他才开始后悔自己的行为,认为自己不顾大节,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不能很好的对待南后怀玉不能很好地对待南后怀玉。他责怪自己:“吃一堑便能够长一智,我为什么不能改变态度呢?丢掉梯子却想攀上天,我和做梦一样地糊涂我和做梦一样的糊涂。我忠心耿耿而遭祸,始终是不曾预料。我超越流俗而跌交,自惹得人们耻笑。”

在汨罗江边,已经白发苍苍形容枯槁的屈原,徘徊着。他的行为引起了一个江上渔翁的注意,只听渔翁吃惊地说:咦!你难道不是三闾大夫吗?屈原缓缓点头,:正是!渔翁更惊讶,现在举国的高官都在朝廷里吃喝玩乐,你这样的颓废、邋遢相,在这里干什么?屈原仰天长叹,:哎!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渔翁思想片刻,感悟道:那你岂不是很另类吗?为什么不一起去歌舞快乐呢?屈原大怒,:你哪里看到过有谁洗干净了身子再去穿脏衣服的?哼!“吾非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也?”说罢,他便“咚”地跳了汨罗江,成就了千秋的名誉。

回头来看,清醒的人并非他一个,至察的人应该很多,并不是其他的官员都是行尸走肉,而是洞若观火。屈原把官场的阴暗面看得太清楚了,而嫉恶如仇,是自己把自己逼上了绝路,当然他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为了国家百姓,因而他的死是一个国家的损失。

看到了官场的情形,而不能适应它,这是很可悲的。任何事物都有阴暗面,而不能一概而论,虽然同流合污是可耻的,但是能够容忍一些阴暗面的存在是很必要的,为官要和做人一样,从大局着眼,不能搞一刀切。有些事情一个为官者认为是不能做的,并不一定是正确的,有些事情认为是重要的,但并不一定是重要的,这时候就要能够适应形势,而不应该认如果在官场中一意孤行,认为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就是天理难容,那结果将很难预料。,为此获罪者大有人在,。解缙便是其中一人。

永乐三年,明成祖朱棣召解缙入宫,商量立太子的事。成祖想立二个儿子朱高煦为太子,这也是民心所向。然而,解缙却进言:长幼有序,如果立二皇子为太子,必然会引起争端。朱棣听后,面露不悦,又拿不定主意。解缙想到成祖喜欢长孙,又上前说:“皇上不是很喜欢长孙吗?”朱棣听了,便同意立长子高炽为太子,次子高煦为汉王,并命令解缙撰写诏书,以告天下。从此,高煦对解缙恨之入骨,时时找机会诬陷他。

永乐四年,成祖赐黄淮等人二品纱罗衣,惟独解缙没有。后来,一个叫邱福的大臣将朝中机密泄露出去,高煦却嫁祸给解缙。永乐五年,解缙又背上了阅卷不公正的罪名,成祖大怒,将其贬到广西。以前与解缙有矛盾的礼部郎中李至刚乘机又奏了他一本,解缙马上又改变到交趾解缙马上又改贬到交趾(今越南),并规定他三年后回京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