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规则
7209200000092

第92章 缩头、收臀、摆尾(14)

李胜拜辞仲达,回见曹爽,细言其事。爽大喜曰:“此老若死,吾无忧矣!”司马懿见李胜去了,遂起身谓二子曰:“李胜此去,回报消息,曹爽必不忌我矣。只待他出城畋猎之时,方可图之。”

后来果然像司马懿预料的那样,曹爽彻底放松了警惕,司马懿抓住曹爽出城的时机,重新掌握了兵权,削弱了曹爽的力量,最终三国归晋可想而知了。

通过制造假象蒙蔽对手,甚至作出一幅病入膏肓的样子,取得对手的信任,创造时机,东山再起。

官府深似海,因为深,所以表面的平静并不意味着深底下就安稳,如果以为自己进了官府就可以肆无忌惮,不把别人放在眼中,随着自己的兴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特别是还是刚刚入官府的小人物,以为就得势了,目中无人,不懂得谦逊,却不知道海里的大鲨鱼正张着大口让你送上门。

宋时的邢恕,是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曾是吕公著的幕僚。他自幼博览群书,精通典籍,古今成败故事尽在胸中,每每高谈阔论,口若悬河,颇有战国时游说干七国之间的纵横家气度。后来又师从当时的著名哲学家程颢,写得一手好文章,一时贤士争相与之交往,他也经常出入当时朝廷重臣司马光、吕公著等门下,不由得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宋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69~1077年),邢恕考上进士,当上了永安主簿。因为自己的文采得到当朝上司吕公著的赏识,就肯请吕公著推荐任崇文院校书。这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里的一个职位,虽然是小官,但多少是中央官府里的一职,所以邢恕就开始翘起了尾巴,张扬开了。

前面已经说过,邢恕是一个能说会写的才子,当然也因此交上一些文人朋友,大诗人王安石的儿子就与他过往甚密,常常在一起喝酒做诗,当然也一起畅谈理想之类,同时还要把当今一些名人批评一翻。也许朋友的友情让邢恕大意了,还是酒精的作用,邢恕竟然在王安石 的儿子王滂,讲了一大堆王安石所推行的新法这里不行,那里不对,总是想批评都批评了,还满腹牢骚地说其父亲的新法全如儿戏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