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外语翻译新究
72408900000002

第2章 论翻译为重写

我们一向以为翻译是翻译,不是写作。这个观念很害事,可能是学翻译的人走不通的胡同。翻译不是翻译,是重写。

我已经说过,字是桎梏,一定要打破,翻译要译意,要找中文来表达原文的意思、情感等。不过我现在觉得还不够,不如说重写,更容易叫读者明白我的用心。

One译成“一”,是翻译;Only one person came译成“只有一个人来”,也是翻译。不过译者遇到的,往往不是这种简单的英文。即使简单的短句像one Sunday,都不能译“一个星期日”。这不是中文,换句话说,中国人不这样说。我们要重写,想想中国人文章是怎样写的,话是怎样说的。中文会写成“某星期天”,也会写成(话也是这样说)“有一天星期天”,或者“有个星期天”。

I don't mind who will become the President:it is all one(to me)这一句,大家都知道不能译成:“我不介意谁做总统,这对我全是一个。”但是,即使改成“……对我全是一样”也不很合适。我以为中国人有个说法是:“不管谁做总统,我看都是一样。”这是重写,不是翻译。其实这才是翻译。

这还算简单的,长的句子,像这本书里各章举例的,重写并不容易。有时要想很久,要试译,再修改,重行结构;常常有无法可想的时候,到末了只好妥协。不过我们要译文好,不能不努力,不能不小心。能重写的总要重写,不合中文而硬照字译,是失败,也是投降。

不会写中文而要把外文译成中文,等于没有米还要煮饭。中文都写不通,翻译还能通吗?(其实中文写得通顺的,译文都未必通顺。)上面所谓重写,未必人人能够做到,因为中文的种类繁多,词语丰富,不是每个中国人都能全部掌握的。

且说公文,不管谁写,总有个格式。老式的英国政府写给人民的信,上面称Dear Sir,下面署名前面自称“I am,Sir,your obedient servant”。这种文字大家都知道不能直译,但是不知道中国公文格式的人就不能译。现在中文一般用“径启者”开头,下用“此致——先生/女士”。至于信里面的层次先后,也有不同,看情形而定。通常中国信多先述缘由,次述写信的主旨;英文信先述写信的主旨,附带说缘由。翻译这种信,最好重写。

现在子女写信给父母,父母写信给子女,当然不会像以往那样,用“父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书付某儿览”那种格式。但子女不能用“你”,不用“大人”,也要用“您”。至于自称“男”“女”,虽然可以不用,但即使用也不是不可以。职员写给上司的信,在美国可以称他小名,在中国则万万不能。以往的“钧座”“卑职”当然过了时,但是文言信里称对方用衔头,自称用名,还是有一定的格式;如写白话,也得用“您”字称对方。我译Booker T. Washington的自传Up from Slavery(《力争上游》),里面有几封总统和他通的信,用了文言,不知道有没有人反对。那种文言到今天还有人在写。

至于保险单、提单、公司章程、董事会年报等文件,多少总要用点文言,如果译者从来不会写,就很难翻译。

书的序文、机构的启事,即使用白话写,文字也要比较紧凑,不能多用俚俗的语句和方言。而小说的对话又要十分合乎说话人的身份和口吻,有时要十分俚俗才对。从不留心教育程度低的人说话用的字眼和语句,想译这种人说的话极其不容易,也许可以说根本不会译。

不能写作的人,最好不要学翻译。

上面提到《力争上游》里面有几封信,用的就是中国的文体。现在单举一封克里夫兰总统(Grover Cleveland)写给该书作者的信为例:

GRAY GABLES,BUZZARD's BAY,MASS.,

OCTOBER 6,1895.

BOOKER T. WASHINGTON,ESQ.:

MY DEAR SIR:I thank you for sending me a copy of your address delivered at the Atlanta Exposition.

I thank you with much enthusiasm for making the address. I have read it with intense interest,and I think the Exposition would be fully justified if it did not do more than furnish the opportunity for its delivery. Your words cannot fail to delight and encourage all who wish well for your race;and if our coloured fellow-citizens do not from your utterances gather new hope and form new determinations to gain every valuable advantage offered them by their citizenship,it will be strange indeed.

Yours very truly,

GROVER CLEVELAND

这封信照英文可以译成:

布克尔·华盛顿先生:

我的亲爱的先生:我谢谢您寄给我一份您在亚特兰大展览会发表的演词。

我用很多热忱谢谢您作这次演讲。我以强烈的兴趣读它,并且我想这展览会如果除了供应一个机会让它发表以外,并没有做别的事,也充分有价值了。您的话不能不使所有希望你们种族兴盛的人欣喜和鼓励他们;倘使我们有色的同胞不从您的言论获得新希望,形成新决心以取得他们公民身份给他们的每一个有价值的利益,那就真正奇怪了。

你的很忠实的,

格罗佛尔·克里夫兰

这篇译文除了两个“它”(代表布克尔·华盛顿的演说)稍微嫌含糊以外,大体上没有太大的毛病。可是,这不太像有总统身份的人写给大学校长的中文信。当然“我的亲爱的先生”可以改成上面用“径启者”,下面用“此致布克尔·华盛顿先生”,或者像我改译的格式那样。不过信的内容重写要更好些。我的译文如下:

布克尔·华盛顿先生大鉴:承寄先生在亚特兰大展览会发表之演讲词,幸甚。

先生此次俯允演讲,意极可感。鄙人拜读之余,至为关注。窃以为该展览即使别无所成,仅得先生莅临,发表演讲,亦不虚此举矣。凡期望贵种族兴盛之人,聆先生言论,当无不欣慰振奋;而黑种同胞闻先生之言,而不获新希望并下新决心,以求沾公民身份之种种权利者,亦未之有也,专此敬请

台安

格罗佛尔·克里夫兰启

一八九五年十月六日

这样译法可能有人批评,说“英文没有了”,不忠实,不过这正是克里夫兰心里的意思,如果他是中国首脑,正会这样写。今天写的文言可能更浅些,也可能一样。

上面这本书共有十七章,每章有题目,译成中文是:

一、一个奴隶中的奴隶

二、童年时代

三、为了一个教育而挣扎

四、帮助别人

五、重建时期

六、黑种和红种

七、特斯克基的初期

八、在马厩鸡舍中教学

九、焦灼的日,无眠的夜

十、比没有草而造砖更难的事

十一、要先铺床才能睡觉

十二、筹款

十三、为五分钟演说而旅行二千英里

十四、亚特兰大展览会的演说

十五、演说的秘密

十六、欧洲

十七、最后的话

这样译也可以了,不过标题的译文比较自由,如果要译得整齐一些,更耐人寻味一些,未尝不可以改写。我的译文是:

一、奴隶之子

二、童年时代

三、求知心切

四、助人求学

五、重建时期

六、红黑人种

七、办学伊始

八、筚路蓝缕

九、夙夜匪懈

十、无米之炊

十一、发挥自助

十二、集腋成裘

十三、公开演讲

十四、赛会讲词

十五、演讲秘诀

十六、欧洲之游

十七、最后的话

二、五、十七相同,第十三和原文略有出入,有人可能会反对。我也不想答辩,也不求别人同意。我译Vincent Cronin的The Wise Man from the West(《西泰子来华记》)时,各章也用同一译法。这本书共十四章,每章译文四个字。我提出这一点并没有叫别人模仿的意思,不过是作为参考罢了。

顺便说一句,我自己正在译一本小说,章回仿《红楼梦》例,全试用八字对句,与原文完全不同。这当然不足为法,但也有好处,因为原文太简略,读者看了不知道各回的内容,中文有两句,比较详细,而且便于记忆。这些对句也费了我很多心思,是否值得,日后书出来再说吧。

译没读过书的人说的不合文法的对话,当然要用浅陋的中文。这种浅陋的中文并不容易写,要费很大的心思,有时甚至无法译到恰到好处的地步,只能妥协。不过无论如何,都不能用标准的中文。

至于其余的各种文字,如广告、传单、谚语、骂人的话、新闻、书名、账单、查账报告、公司董事长年报等,并没有一定的写法,译文全要毕肖,不能照字死译。谁也做不了十全十美的译者,这句话一点也不过分。话虽如此,我们难道就因此不努力了吗?

最近指导学生的翻译,发现他们译得极用心,没有乱添乱省的地方,唯一不足的就是不能重写。结果还是要大改。(这种改往往不是一两个字、一句两句的事,而是要拆掉重装,天翻地覆,和原来译的大不相同。)学翻译的人明白了这一点,可以说已经走上了译得通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