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校长学校岗位与师生的管理(下)
72702400000002

第2章 学校的师生管理(1)

第一节 学校教师管理

1.教师绩效评价的原则

学校在对教师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时,一般应该遵循下列原则。

公开原则

(1)公开原则如下所述:

①公开评价目标、标准和方法,学校在绩效评价之初就要把这些信息公开,让每一位评价对象知晓;

②公开评价的过程,在绩效评价的每一环节上都应让教师参与和监督,防止暗箱操作;

③公开评价结果,在绩效评价结束之后,把评价的结果通报给每一位被评者,使其了解自己和其他人的业绩信息。

(2)公开原则的好处在于:

①消除了被评价者对绩效评价工作的疑虑,提高了绩效评价可信度;

②有利于被评价者看清问题和差距,找到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激发其进一步改进工作、提高素质;

③增强教师的公平感,提高教师的认同度。

客观、公正原则

要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多采用可以量化的客观尺度,尽量减少个人(1)相对公平,以同样的、较为客观的评价标准来衡量每个被评价对象,这样就较为真实地反映其工作情况;

(2)减少矛盾,维护学校内部团结。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位教师,会使人人心服口服,从而认真改进工作,而不是相互内江。

全方位评价的原则

要做到科学评价教师绩效是十分困难的,一方面不同的教师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往往有不同的表现;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非常特殊,很难做出量化评价。为此,学校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应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应包括上级考核、下级评议、学生评价、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和家长评定等几个方面。

经常化、制度化的原则

由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连续性,教师的工作也具有长效性,因此,学校绩效评价工作也必须作为一项长期性、制度性的工作来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绩效评价的各项功能。此外,经常性、制度性的评价工作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激发教师改进工作、提高质量的强烈愿望,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改进工作方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教师绩效评价的步骤

绩效评价是学校教师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必不可少的一项日常性工作。包括确定绩效评价目标、建立绩效评价指标和标准、确定绩效评价人、确定实施步骤、评价结果处理和反馈等五个环节。

确定绩效评价的目标

确定评价的目标是学校教师绩效评价的开始。绩效评价的目标是多方面的,首先应该确定绩效评价的目标是什么。一般来说学校教师评价的主要目标有以下一些:

(1)检查学校战略目标和具体任务的完成情况,从而对学校的战略规划和管理策略进行调整和完善;

(2)对学校的办学效果进行评估诊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率;

(3)对学校教师资源进行决策,如教师的聘任、升迁、薪酬等决策;

(4)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价,指导教师的培训;

(5)对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改善教育教学工作。

建立评价的指标和标准

绩效评价的内容一般有两种,一是常规评价,就是对教师的能力、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技能、工作态度和业绩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这种评价一般是每年一到两次,在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二是特殊性评价,是针对教师的某一方面进行评价,如评价教师的教学技能、专业知识等,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

无论是采取哪种评价,首先要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标准,这些都可以通过学校教师工作分析来完成。内容和标准一定要合理、明确,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确定绩取评价人

无论谁是工作评价人,他必须有评价的经验和能力,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以下几种人可以评价教师的业绩:

一是直接领导,二是教师自己,三是教师的同事,四是所教的学生,五是学生的家长。

确定实施步骤。

绩效评价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应该事先安排好评价的次数和时间。对于综合性的绩效评价一般应该少而精。要科学合理,客观公平;对于一些特殊评价则可以随时进行,一般应简单便于操作。

结果处理和反馈

对评价过程所搜集的信息,进行统计处理,对学校领导要提供全体教师的绩效情况。对评价者个人,主要告诉本人的绩效评价结果。

3.教师绩效的评价方法

绩效评价的方法很多,学校在进行教师绩效评价时应根据学校的特点和教师的情况,选择适用的评价技术或结合本校的特点进行设计。下面我们介绍一些在绩效评价中常用的方法。

交叉排序法

该种方法是根据心理学中人们比较容易发现极端的情况,而不容易发现中间的情况的观点设计的。于是,人们利用这一原理提出了交叉排序法。在实行交叉排序法时,评价者在所有需要评价的教师中首先选最好的教师,然后选出最差的教师,将他们分别列为第一名和最末一名。然后在剩下的教师中再选出最好的教师作为整个序列中的第二名,选择出最差的教师作为整个序列中的倒数第二名。依次类推,直到将所有教师排完,就可以获得所有教师的排序。

等级鉴定法

等级鉴定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最广泛的教师工作考核方法,应用此方法时,首先确定绩效的考核标准,然后每个评价项目后面列出如优、良、及格、不及格等程度标准供评价者选择。这种方法花费的成本低,容易操作,教师绩效的评价结果可以用数字的总和表示,一目了然,便于教师之间的横向比较。

工作成果评价法

工作成果评价法的理论依据是目标管理理论,也被称为目标管理评价法。实施这种评价方法的过程类似于管理者与教师签订一个合同,双方规定在某一个具体的时间内达到某一个特定的目标。届时,教师的绩效水平就根据这一目标的实现情况来评定。

实施工作成果评价法的关键是学校总目标及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目标。目标管理法的目的不是衡量教师的工作行为,而是衡量每位教师为完成学校总目标所做贡献的大小。因此,这一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和可以观测的。

学校在应用目标管理时,制定的目标要符合SWART原则:

(1)S(specificresults),规定一个具体的目标,给教师一个明确的目标;

(2)M(measurable),目标可以用数量、质量等可测量标准来衡量;

(3)A(accepted)设定的目标应该是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双方可以接受的,这意味着目标水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对于教师而言赅一目标既具有挑战性,又是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

(4)R(relevant),设定的目标应该是与学校的发展和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相适应的;

(5)T(time),目标中包含一个合理的时间范围,在预定的时间内应出现应有的结果。

在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中,应该经常进行检查,直至达到目标。在每一阶段教师们聚集在一起对工作成果进行评价,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目标管理是一套完整的计划控制系统,也是一套完整的管理哲学体系。理论上讲,只有每位教师成功,才有管理人员的成功、各部门的成功和整个学校的成功,因此目标管理法鼓励每一位教师成功。但是目标管理要求个人、部门和学校的目标协调一致。经验表明,这一方法有助于改进工作,而且还能使学校的管理者根据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及时对教师进行引导。第二节学校学生管理

1.学生管理的涵义

学生,从广义上说,泛指一切受教育的人,即在教、学关系中处于学习地位的人。从狭义上讲,是指正在各级各类学校和机构中学习的儿童、少年、青年和成人。本书所指的学生是指在中小学学习的青少年和儿童。

学生是学校最大的群体,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对象。对学生管理是否得法,是否符合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将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影响人才的培养效益。

什么是学生管理?一般认为: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对学生的学习和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总称。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按照一定的人才规格和标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各项活动进行指导、指挥、协调、控制、监督,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活动。这一定义基本上反映了学生管理的本质,为了更好地理解此定义,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学生管理与学生教育的区别

学生管理与学生教育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学生教育是学校教育者向学生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学生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所以,对学生的教育不能脱离对学生的管理而孤立进行,反之,对学生的管理也不能脱离对学生的教育。要培养和造就合格的学生,一方面要靠教育,另一方面要靠管理。管理和教育水乳交融、紧密相连。

学校是学生管理的主体

学校是学生管理的主体,但不是唯一主体。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学习和活动做出明确的规定,以此在宏观层面上对学生进行管理。例如,规定招生制度、制定学生守则等。学校往往要负责具体实施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各种规定。除此之外,学生也不单纯是一个管理的客体,他要参与自身的管理过程并对自己进行管理。在学生管理中,学校不仅要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作用,而且要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

学生管理的时空范围

学生管理的时空范围不仅仅局限在学校。随着教育教学途径与方式的多样化,学生的学习与活动在空间上不再局限于教室之中,在时间上不再局限在课堂教学的时间里。这就是说i学生管理已经超出了课堂的范围,超越了校门的界限,突破了在校的时限。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除了主要在学校进行外,还要关注学生在校外的情况,一方面要积极动员、组织、配合家庭、社会对学生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社会、家庭对学校学生管理的支持、配合。

2.学生管理的价值

学生管理的价值是多重的,具有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工具性价值和本体性价值。

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能够促使学生个体健康成长,这是学生管理的个体价值所在。学生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生长土壤”,有效的学生管理为此提供了适宜的外部环境,使学生置身其中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对于未成年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放任不管显然不利于他们的成长。管理不仅创设一种良好的环境,而且起到一种导向作用。学生管理中的规章制度明确了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个人品性。

不仅如此,学生管理还具有明显的社会价值。学生是社会的一员,学生管理的成败不仅影响到学生个体的成长,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发展。如,校园暴力、青少年犯罪、学生安全事故等,都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

学校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为教育教学、为培养人服务的。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有助于维护正常的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和学率色的生活秩序,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自觉地投入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会大幅度滑坡,国家的教育目标就难以实现。这正是学生管理工具价值的体现,它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支撑,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石。

学生管理的本体性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

(1)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学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管理活动应当围绕学生展开。没有学生管理,学校管理就会失去存在的理由。

(2)学生管理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管理不是单纯要求学生机械地服从他人的管理,而是积极倡导和扶持学生开展力所能及的自我管理。在此过程中,促使学生学会管理,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3)学生管理能够为提高学校管理的水平奠定基础。学校管理是一项事务繁多、头绪复杂的系统工程,良好的学生管理对学校教学管理、德育管理、体卫工作管理、教师管理、后勤管理等其他领域的管理是一个有力的支持,其成功经验也可以为这些管理提供借鉴,同时也对这些管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从而带动学校管理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3.学生管理的使命

学生管理的使命体现在其根本目的、基本任务和工作内容上,它并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学生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自我管理,具有基本的自理能力、自治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成为有创造能力和主动精神,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年轻一代。

学生管理的任务主要如下。

(1)用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统一教职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开辟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自学、管理、自我教育和心理承受能力,为其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基础。

(2)制定并执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计划、管红常规和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