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校长学校标识与档案的管理(上)
72703400000003

第3章 学校标识的管理(2)

校训是学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的体现,反映了整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对学校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学风建设。

学校的学风建设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校园文化一定形成优秀的学风,同时优秀的学风也体现着优秀的校园文化。

(4)学生社团活动。

大学中,社团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活动组织。积极的社团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增加知识,还能丰富校园文化,为学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5)建筑环境。

建筑环境是体现校园文化的重要方式。一个有特色的大学必然拥有特色的建筑环境。比如,合肥工业大学,由于其是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所以学校的教学楼被设计成类似工厂的形象,还有东风广场、斛兵塘等都体现了合肥工业大学校园文化的特色。

一套没有结合校园文化设计的导向标识系统,就不能被生活在这种校园文化中的师生所认同,同时,这样的学校标识导向系统也不能与处处体现校园文化的环境相融合。所以学校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必然不能忽视校园文化这个重要因素。

4.学校标识的文化特点

信息特点

一个好的标识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真、善、美、奇、特、时、通、整、合。所谓“真”,即清晰、直接、信息准确。在一个高效运转的社会,瞬间抓住有效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善”指的是亲和、动人。“美”,是视觉设计上体现的美感,不同的城市与文化环境下设计的美学特征和与此相关的风格能体现这一点。

“奇”讲的是与众不同、出奇制胜。“特”就是特色与特别。“时”突出的是时效、时代感,能够体现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发展。“通”即通用、适用,在不同空间中能够普遍地有效地传达公共信息。“整”就是整体性与整合。“合”即和谐性。

在现代的信息图形的表现与传达方面,不同的介质传达不同的内容,在表现形方式上,从传统的平面到立体,空间和多媒体等等表现形式。新兴的材料与技术在表现形式与传达语言上提供了更多、更大的可能性。

在现代信息传达中,主要有两种渠道,文字传达和图形传达。特别在信息标识方面,信息图形的表现力更加直接与强烈。尤其面对不同的文化环境,最容易识别的是一些基本的图画,这对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深刻的体验。视觉的感受从图形与图像上升到思维上的理解和感知,这对语言和文字的信息是个有效的补充,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标识在功能上应该表达的更加得体,特别是我们在旅行当中会发现有些机场或者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在这方面做得不是特别到位。在某些语境下,信息图表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把每个信息综合化、条理化,比如地、平面图和表格的处理。

艺术特点

(1)人性化。

相对大众群体,社会中弱势群体也需要获得某些信息的认知,例如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他们对信息的感知的高度和能力是不一样的。

设计师普遍希望把东西做得巧妙、雅致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另外一些因素会导致信息传达不畅。例如,很多年老的人,他们的视力不好,而且有的时候环境的光线不是非常的有效,这时候就需要考虑到一个有效的传达距离和传达效果。在发达国家法律上有这方面的规范,我们也能从案例上能看到公共设施上对他们的考虑。

(2)安全性。

标识提供的安全性的提示应用也非常多,中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超过20万,有些就与交通工具道路标识有一定关系。标识提示一种社会行为,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伤残人的设施等等,对于现代社会,符号可以超过语言的障碍,进而取代口号标语的说教。

(3)公共性。

中国城市近些年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和国际交往的频繁,增多了标识的应用。针对不同的环境、文化和人群,符号可以跨越语言的障碍,更广泛地被人接受。

(4)趣味性。

它让很多平庸的平常的街道变得非常有活力。这是个法国一童书店的标识,即使书店已经关门,行人还常常忍不住要看一眼。尤其在文化或者艺术区趣味更能耐人寻味。

标识是信息时代的文化体验,某个人进入一种环境的时候,会通过一些细节去感受整体的氛围。我们第一时间接触的可能并不是人,而是所面对的提示性的环境。我们也看到,在交通上的指示也逐渐变得丰富,中国的城市化越来越快,城市越大,交通就越复杂,这就需要一些新的标识来提示过路者避免发生一些事故。

红绿灯是被广泛认知的交通标识,人行符号也有一定文化的代表性。巴黎的典型的人性横道提示符号很有意思。创造者在最初设计它的时候,就是为了避免人在等红绿灯的时候盯着一个静止的图画,觉得无聊,设计是一个叉着腰的V字型的,非常有个性,体现了城市的艺术气质。

(5)有效性。

不能因为追求新奇而哗众取宠,平庸的标识也不会受到青睐。现在国内很多城市在进行地铁建设,标识大多平庸,没有特色,克隆现象严重,甚至起码的功能也难以实现。不符合城市现代化,反映地区文化的需要。

马来西亚首都机场的标识系统,这里是三大宗教和三大人种汇聚的地方,标识在这里融合了马来文、中文、印度语与英文等。这里有很多种语言的标识,但是所标示的面积是有限的,而且信息会越来越多,有些也很难表述,图形符号就再一次显示了它跨越语言障碍的作用。

巴黎戴高乐机场,它的特点在于用一个七十年代的老楼采用墙面化,用大背景凸显所要表达相关的形象和内容。这样我们远远看到的是一个黄色的标牌,用大字母来表示所要表达的信息或内容,非常地醒目。

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当中,很多城市环境设计越来越乏味、越来越没创意,这并不是一个理性发展的现象。在以标准化来提升服务的同时,应该有一些特点让大家觉得这里的环境是特别的,有不同之处。

在提倡设计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同时,一方面尊重国际规则和视觉性,另一方面设计上有一些相对温馨独到的语言去诠释环境。考虑标识标牌本身,站在整体的视觉形象的高度,甚至是品牌形象的角度去看待标识所拥有的作用。

(6)除具有一般设计艺术规律,如装饰美、秩序美等之外,还有独特的艺术规律。

①符号美。标志艺术是一种独具符号艺术特征的图形设计艺术。它把来源于自然、社会以及人们观念中认同的事物形态、符号(包括文字)、色彩等,经过艺术提炼和加工,使之结构成具有完整艺术性的图形符号,从而区别于装饰图和其它艺术设计。

标志图形符号在某种程度上带有文字符号式的简约性、聚集性和抽象性,甚至有时直接利用现成的文字符号,但却完全不同于文字符号。它是以图形形式体现的(现成的文字符号须经图形化改造),更具鲜明形象性、艺术性和共识性的符号。符号美是标志设计中最重要的艺术规律,标志艺术就是图形符号艺术。

②特征美。特征美也是标志艺术独特的艺术特征。标志图形所体现的不是个别事物的个别特征(个性),而是同类事物整体的本质特征(共性),或说是类别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艺术强化与夸张,获得共识的艺术效果。这与其它造型艺术通过有血有肉的个性刻画获得感人艺术效果是迥然不同的。

但它对事物共性特征的表现又不是千篇一律和概念化的,同一共性特征在不同设计中可以而且必须各具不同的个性形态美,从而各具独特艺术魅力。

③凝练美。构图紧凑、图形简练,是标志艺术必须遵循的结构美原则。标志不仅单独使用,而且经常用于各种文件、宣传品、广告、映像等视觉传播物之中。具有凝练美的标志,在任何视觉传播物中(不论放得多大或缩得多小)都能显现出自身独立的完整的符号美。

5.学校标识的设计

学校标识以强力方针及管理系统有效地展开,形成学校固有的视觉形象;以视觉符号的设计统一化来传达精神与管理理念,有效地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形象。因此,学校识别设计应以视觉识别系统为基础,并将学校识别的基本精神充分地体现出来,使学校名牌化,同时对推动学校的知名度起着一定的作用。设计应从视觉上表现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精神文化,从而形成独特的学校形象,就其本身同时具有教育的价值。

标识设计各视觉要素的组合系统因学校的性质、理念等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组合形式。通常最基本的是学校名称的标准字与标志等要素组合成一组一组的单元,并配合各种不同的应用项目。各种视觉设计要素在各应用项目上的组合关系一经确定,就应严格地固定下来,以期达到统一性、系统化,从而达到加强视觉祈求力的作用。

标识的基本要素系统是学校标识文化的核心部分。设计的基本要素系统要严格规定标志图形标识、中英文字体形、标准色彩、学校象征图案及其组合形式。学校基本要素系统包括:学校名称、学校标志、学校标准字、标准色彩、象征图案、组合应用等。

象征的符号

学校标志标志是学校形象的象征识别符号,是设计系统的核心基础标志。通过简练的造型、生动的形象来传达学校理念、文化内涵等信息。标志的设计不仅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且要表达出独特的个性和时代感,同时还必须广泛适应于各种媒体、各种材料及各种用品的制作。其表现形式可分为:

(1)图形表现(包括再现图形、象征图形、几何图形);

(2)文字表现(包括中外文字和阿拉伯数字的组合);

(3)综合表现(包括图形与文字的结合应用)。学校标志一经确定,就必须确定标准的比例图,并表示出标志的轮廓、线条、距离等精密的数值。其制图可采用方格标示法、比例标示法、多圆弧角度标示法等,以便标志在放大或缩小时能精确地描绘和准确复制。

标准的字体

标准字体包括中文、英文或其它文字字体,是根据学校名称来进行设计的。标识、标牌、霓虹灯、广告牌、灯箱制作、户外广告、亚克力标准字体的选用要有明确的说明性,直接传达学校的特点并强化学校形象和品牌祈求力。可根据使用的不同,采用学校的全称或简称来确定。字体的设计,要求字形正确、富于美感并易于识读,在字体的线条粗细处理和笔划结构上要尽量清晰简化和富有装饰感。在设计是要考虑字体于标志在组合时的协调统一,对字距和造型要作周密的规划,注意字体的系统性和延展性,以适应于各种媒体和不同材料的制作,适应于各种物品大小尺寸的应用。学校的标准字体的笔划、结构和字型的设计也可体现学校精神、教育理念和人才模式,其标准制图方法是将标准字配置于适宜的方格或斜格之中,并表明字体的高、宽尺寸和角度等位置关系。

标准的色彩

学校的标准色彩是象征学校并应用在视觉识别设计中所有媒体上的制定色彩。透过色彩具有的知觉刺激于心理反应,可表现出学校的教育理念的特质,体现出学校的性质和个性。标准色在视觉识别符号中具有强烈的识别效应。学校标准色的确定要根据学校性质的特点,突出学校与同行的差别,并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色彩效果。标准色的选用是以国际标准色为标准的,学校的标准色使用不宜过多,通常不超过三种颜色。

象征的图案

学校的象征图案是为了配合基本要素在各种媒体上广泛应用而设计的,在内涵上要体现学校精神,起到衬托和强化学校形象的作用。象征图案在表现形式上要处理好对比、协调的问题,可由标志或组成标志的造型内涵来进行设计。在基本要素组合使用时,要有强弱变化的律动感和明确的主次关系,并根据不同媒体的需求作各种展开应用的规划组合设计,以保证校园识别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强化整个系统的视觉冲击力,产生出视觉的诱导效果。

组合的应用

组合应用即是对学校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等基本要素组合起来进行运用。为使学校建立统一的视觉识别体系,并适应于各种不同媒体和场合上的应用,应设计出一套规范化、系统化、统一化并能与各种基本要素富有延展性的组合模式。其中包括各种要素组合时的位置、距离、方向、大小等组合规范。所有组合形式都是以标志各部分的比例为模式组成单元。当组合模式的编排确定之后,为方便制作和使用,确保学校视觉识别的统一性和系统化,要绘制出组合的结构图。

学校的校训是学校理念的高度概括。好的校训能够激发师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工作热情,陶冶师生的情操,形成发展的合力。同时对外则能表达出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提高学校在公众的印象,激励一批又一批的师生走向成功与成才。

6.学校标识的文化

学校标识文化是以学校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彩为核心展开的完整的视觉传达体系,是学校理念、学校规范等抽象语意的具体符号表现。学校标识文化分为基本要素系统与应用要素系统两方面。基本要素系统主要包括:学校校徽、标准字、标准色、象征图案等;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建筑环境、办公用品、交通工具、衣着制服、旗帜、标识牌、宣传橱窗、陈列展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