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诗品菜根谭
73196600000002

第2章 菜根的启示

姚凤林

菜根,人人都不陌生,做菜前第一件事,就是把菜根去掉。《菜根谭》也不算陌生,近年来有多种版本流行。《诗品菜根谭》有点陌生。细细读来,韵味悠长,颇得书中三昧。小小菜根,能打通前后几百年人心中的脉息,不能不感叹中华文化的魅力与活力。

中国古代的教化,分雅俗两条路子。雅者,指高头讲章、四书五经,培养的是适于科举考试的高级人才。俗者,指言传身授、话本戏曲,培养平头百姓立身行事的规范和格调。《菜根谭》可说是处于雅俗之间,既能供文人雅士作谈资语屑,又能助里巷平民课子为训。其普及文化、培育德性之功能,当不在《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之下。至于其内容本身所固有时代之局限,那是读者易于分辨与取舍的。如今是一个竞争的时代,举世皆言创业、发财,当然也是一个浮躁,甚至喧嚣的时代。用什么来净化我们的心灵,用什么来洗涤我们的精神,用什么来冷静我们的头脑?阅读前人留下的修身箴言,是一个合理地选择。马老先生作为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达人”,不拘行当,跳出专业,读懂了《菜根谭》,品味出了书香、意香、诗香,形之于笔墨,与世人共享。于个人,是一大乐趣;于社会,是一大贡献。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认为,诗的感觉是衡量一个人美学修养的标准。诗,不仅是那种分行分列的文字,其实,小说、戏剧、哲学、历史,乃至音乐、绘画、建筑中都有诗,关键是读者是否具备读出诗的眼睛和心灵。一位八十多岁的老者,吟咏菜根香,且以键盘代笔,敲击成卷,他的愉悦,您能体会到吗?读读本书,自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