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刘邦传:一个中年男人的奋斗史
73206900000011

第11章 张良和陈恢

刘邦西进途中取得的第二次重大胜利是对宛县的占领。

其实,刘邦当初根本没有想要夺取宛县。宛县是南阳郡治所在,刘邦在犨,跟南阳郡守□\交战,把他打得极其狼狈,退守宛县。刘邦没有趁势进行追击。他的目标是灭秦,一直朝着灭秦那个目标迈进。只要宛县不挡着自己,就可以绕过去。

然而,他这种想法,遭到了张良的强烈反对。

当初,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的时候,张良在家乡也聚集了几百青壮年起事。之后,闻听楚国的贵族后代景驹被陈胜的部下立为假楚王。张良就想着去投奔景驹,去的途中刚好碰上刘邦,就跟了刘邦。

张良深谙太公兵法,刘邦很是赏识他。张良也觉得遇到了知音,因为他以前跟别人谈起他的太公兵法,别人都不能明白,而刘邦不同,刘邦一听就能够意会到。

这时候张良看刘邦从宛县绕过去,要直夺武关的时候,张良说话了:“沛公即使再急于入关,也不可把宛县放过去。您看朝廷的军队依旧如此强大,且据守要地,若我们不把宛县攻下便一直西进,到时候宛县的军队在后面,朝廷的军队在前面,我们前后受敌,那是十分凶险的。”

刘邦闻言,顿足道:“险些误了大事!”

于是,刘邦连夜带着军队自另一条道偷偷地往回返,且小心地换了旗帜,免得宛县的军队认出。

天亮的时候,刘邦的军队已把宛县团团围住。南阳的郡守真是始料不及,一时间吓得要死,要悬梁自尽。他的门客陈恢刚好闯进来,赶紧阻止他说:“大人,现在还不能死,现在死还为时过早!”

郡守挣扎着还要上吊,说:“早什么呀早,什么时候了,先生还说这话。”

陈恢说:“将军你听我一言,你听后再死我也就不拦你了。”

郡守听了陈恢一番言语后,果然就放下绳子了。

这陈恢对郡守说了一番话后,翻墙出来见刘邦。他对刘邦说:“我听说沛公西进之前跟楚王有过约定,谁要是先入关亡秦,他就是‘关中王’。如今沛公折身回来要拿下宛县,应当清楚宛是个郡,下面管着十几个县,有许多百姓,也有不少积蓄。人们心里都清楚,投降就只有死路一条,因此必然死守。沛公如果强攻的话,伤亡也一定会很大。当然了,依沛公的想法,若是带兵绕过宛县西进,宛县之兵就会在后面构成祸患,沛公就会丧失先入关为王的好机会。”

刘邦沉思着,说:“那依先生之见……”

陈恢说:“依我之见,那就两方约定投降吧。投降以后,依旧让原来的郡守在本地驻守,沛公您可以把他的兵领去帮您西进。并且,那些您还没有攻打过的县城必然也会争着打开城门,对您表示欢迎。这样,您的西进就会更加顺利了!”

刘邦听着听着乐了,这个方法新鲜,也真是太好了!自己怎么从来没有想到过呢?

刘邦随即约降了宛县,宛县的郡守也可以不用上吊了,并被封为殷侯,陈恢被封作千户。

这以后,刘邦的西进真可以说是顺风顺水。所到郡县,没有不马上开城投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