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韩国文化彼岸花
73211100000015

第15章 晋州人的信仰

刚来到晋州的时候,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里有许多教堂。在一栋栋方正的现代楼房之中,教堂卓尔不群,带十字架的尖顶高高耸立,把人的精神引向天空,升入天堂,皈依上帝。晚上也有红色霓虹灯做成的十字架,在夜空中放射光芒,照亮人心,振作精神。

近代以来,中国兼收并蓄,西方文化得以传播,在中国各地传播基督教,建设教堂,发展信徒。山东威海现在也有人去教堂做礼拜。但在威海没有这么多的教堂,在山东其他地方都没这么多教堂,没韩国这样普遍信仰基督教的景象。我虽然对宗教感兴趣,知道威海有教堂,但没有去过。在威海市,到处是一座座高楼大厦,一片片绿荫红瓦,看不到教堂的影子。

可在韩国晋州就不同了。在大学校门外就有教堂,晋州城随处可以看到教堂。站在地势略高的晋州古城上看风景,一排排一片片的楼房间耸立着一座座带尖顶的教堂。与周围那些现代化的楼房相比,教堂身姿挺拔,神采奕奕。现代化的楼房一般都注重实用,但教堂超越尘世,是精神的象征。教堂真多,走在街道上,几乎抬眼就能看到一座教堂,令人心生敬畏,悠然神往。如果按照中国城市的格局来看,可以说每个居民小区都拥有一座教堂。教堂就像一棵参天大树,庇护着身边的花草树木。

我喜欢参观各样的建筑,但现代化的楼房几乎千篇一律,缺乏精神内涵,有时在晋州街道上散步,就不由地欣赏一座座样式各异、精神高扬的教堂。有的高大壮丽,和晋州最大的商场差不多高,抬头望去,教堂渐髙渐细,两个带十字架的尖顶映在碧蓝的天空中,若隐若现,似乎已投入上帝的怀抱中。不禁赞叹,引发无限向往。有的略小一些,只一个尖顶,指向天际。有的没有高耸的大尖顶,却有众多小尖顶排列在城堡一样的屋顶上。有一座教堂的尖顶使用明亮的金属材料,在晴朗的天空中更是光芒万丈,照耀四方。这些教堂的历史很久了,有的已一百多年。现在已经觉得教堂高大、众多,那在几十年、一百年前,这些教堂就是奇迹。

在晋州,不仅有这些引人注目的教堂,我还注意到,一些没有尖顶的楼房,甚至一些私人住所,有时也竖着十字架,是一处小教堂。从教堂门前走过,听到里面传来众人歌唱的声音,看到门口人们互相鞠躬问候,母亲带着孩子走到里面,看到教堂窗户玻璃上多彩的图画,有的外部墙壁上有描绘基督教故事的彩色图画。这些图画把人引入到基督教的世界中,想到上帝的慈爱,耶稣的奉献、牺牲与救赎。歌声在耳边飘荡,不由地回首,再看一看教堂,半空中的十字架闪闪发亮。

韩国每座城市中都有许多教堂,拥有众多虔诚的信徒。各处的农村也有,乘车外出旅行,一路上都能看到教堂。山谷中的村庄里耸立着教堂,山坡上几栋楼房间有教堂,曾看到只有一所房子,房顶上也竖立十字架。“韩国怎么有这么多教堂啊?”上课的时候我问学生。“韩国人喜欢建教堂,觉得教堂很漂亮。”他们回答说。

在晋州,不仅有教堂,也有佛教寺庙。有一次在庆尚大学附近散步,一条小路通到路边小山坡上,几栋居民楼房后面隐约露出古典建筑的檐角,于是信步走去。没走几步,便觉得这是一个美丽洁净的地方。路左边是小山的山体,用堆积起来的石块装饰着。石块被精心安排,大小匀称,错落有致。并且石块不是就地取材,而是从别处特意运来,表面光洁,纹理斐然,很好看。石块间的罅隙中长出碧绿的植物,看不到裸露的泥土,正开着杜鹃花和其他不知名的小花。路的右边栽着桃、杏、樱花、紫荆、木槿等花木,有的正在盛开,鲜艳灿烂。路面上很干净,看不到一点儿尘土、一片垃圾。虽然旁边就是山林,但即使路边角落里也没什么枯枝败叶。有人认真布置,精心呵护,辛勤打扫,心里不觉多了一分温暖。

没走几步,道路一转,眼前出现一尊高大的佛像,安静慈祥,面露微笑,目光温柔。不禁心中有些感动,因为有佛,所以这块小小的地方才如此洁净美丽,一尘不染,心情安宁、温馨,远离世俗。于是驻足默立,瞻仰佛像尊容。佛像旁边地上有一段用石头筑成的水渠,清澈的流水汇集到一个石雕水盆中,又流到一个小小的池塘里,滋润周围的花草。水面上飘着圆圆的小小的睡莲叶子,轻盈可爱。水渠上放着一个干干净净的小葫芦瓢,方便人们取水净手,也可以用来饮水吧,真是一个好地方。再往里走不远,便是一座庙宇,和中国传统建筑样式一样,飞檐凌空,彩绘富丽,墙壁上绘着佛教故事的图画。几级台阶通到佛殿前,一圈鹅卵石铺成的平台围绕房屋一圈。石子圆整光洁,仿佛玉石的质地,温润亲切,纹理隐约可见。我明白了,从这里就要脱下鞋来,才能再进到里面去。这和中国的生活习惯不同,更增加人们心中的虔诚、敬仰的感情。房门虚掩,看到里面佛像庄严,佛前几案上点着白色蜡烛,寂寂无声地散发温暖与光明。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不敢多看,缓步退下,原路返回。没走多远,又来到车辆飞驰的马路上,忙忙碌碌的人世间。

一年一度的晋州流灯节上,展出各样彩灯,表现晋州的古代历史风情。彩灯上绘有人物,除了将军、士兵、官员、平民、先生、弟子之外,还有身着袈裟、头戴僧帽的法师,有和尚、尼姑。流灯节源于纪念抗击倭寇的战争,当时许多出家的僧人也加入战斗,为国捐躯。现在晋州古城里还有一座“护国寺”,里面有修行的僧人,每日信徒来往,香火不断。查看晋州旅游图,周围的山上也散布一些寺庙。热心的韩国朋友约我去爬山,说一定要到哪座寺庙去看看,风景非常好。中国有句话叫“天下名山僧占多”,韩国也是如此。在一家商场里,看到几个尼姑在卖各种各样的酱菜,觉得奇怪,朋友说:“她们做得好吃,大家都喜欢。”有时在街道上也能看到穿着宽大衣装的僧人,他们步履安稳,神态祥和,仿佛把人带到遥远的古代,给竞争激烈的现代人带来心灵的安宁与静谧。

韩国佛教由中国传来,对韩国文化影响很大。另外,儒家文化在韩国也根深蒂固。在大街上,看到有的楼门前挂着“某某宗亲会”字样的牌匾,一些石头上刻着“孝”“忠”的汉字。韩国人重视传统儒家文化,讲究礼仪,和睦亲族,奉祀祖先。每年的中秋节和春节,韩国人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祭祀先人。家庭生活中长幼有序,秩序井然,有条不紊。听人说,在外地工作的年轻夫妇,离家前和回家后都要给父母磕头行礼,一点儿不能将就,不能减少。大街上韩国人互相鞠躬如也,欢颜笑语,客客气气。当然现在的韩国也受到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的影响,人人平等、自由,民主选举。但在政治生活、企业运营、学校教育等许多方面,仍处处看到韩国人对传统礼仪的重视、讲究。

这种礼仪文化有宗教的性质,满足人们信仰的需要。礼仪是人们日常言语举止的规范,互相尊重、交流,承载伦理道德,也维护社会秩序。通过礼仪,人们还能由近及远深刻反思,增加内心的体验,产生崇高、永恒、神圣的思想情感,怀念祖先,感恩四方神灵、大地上天,寻找到生命的根源、心灵归宿。儒家文化给韩国人带来人间秩序,也带来崇高的精神信仰。

晋州是韩国的一个小城,人们对超越现世的信仰生活很感兴趣,有很多宗教活动。不仅是晋州,韩国各地也是这样。信仰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也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中国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廉耻”,韩国经济发达,人们不再为衣食担忧发愁,愿意有更丰富、高级的精神生活,所以有许多宗教信仰的活动。在街道上,有人会主动和你搭讪,赠送资料,劝你信教。电视上有专门的基督教、佛教频道,法师讲经,牧师传教,或者播映各种宗教活动。朋友曾把我带到教堂,去体验圣灵的感动,寻找上帝。但我并不信教,接受新的信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有时不免心虚惭愧,不好意思和那些虔诚的信徒坐在一起。

有一次周末和朋友去教堂,礼拜后还有加深信仰的《圣经》研讨会,我没有参加。走出教堂,来到后面山坡林荫道上,想散步休息,观赏风景,也想从高处看看城市的一座座教堂,这可是在威海难以看到的景象。正走着,忽然听到“咚、咚、咚……”敲木鱼的声音,舒缓缥缈的音乐声,还有连续不断的念诵声,原来路边有一座不大的佛教寺庙。声音像一圈圈的波浪,不断漫过房屋、树丛,慢慢扩散到无尽的大地天空。一边听,一边走,走了好长一段路,耳边仍梵音缭绕。

来到山脚的另一端,抬头看到山坡上一处气势不凡的院落,大门楼巍然高耸。不是教堂,也不是寺庙,门楣上方的牌匾书写着很大的汉字,原来是一座姜氏祠堂。走到里面,东西两侧还有厢房,衬托出正房的巍峨端庄。正房右前方竖立一块石碑,走近细看,竟记录着和中国隋朝有关的历史事件,大意是姜氏先人英勇忠义,抵抗外敌入侵。好久远的历史啊!在中国历史上,唐代辉煌壮丽,如梦境一般,隋代更超出想象。一千多年了,人世间沧海桑田,但青山依旧,绿水长流。人生代代无穷已,虽然换了衣装,但还是那个相貌,那副心肠。孔子说“慎终追远”,人世间有真实的物质存在,也有永恒神圣的思想情感。

中国人的生活是身心合一,天人合一,于平凡事物中感受崇高神圣的意义,所谓“此中有真意”“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身心和谐,情理融洽,怡然自得,物我合一。这是“中庸”“中和”的理想,儒家经典《中庸》上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是内在本性,“和”是本性的外在表现、发展变化的理想状态。达到“中和”的状态,天地万物就能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共同发展,繁荣昌盛。尤其是人,作为“万物之灵”,能自觉追求“中和”,努力创造,让自己和万物都能“尽其性”,能“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

所以,中国人有自己的信仰。从古到今,有敬畏之心,有精神的支柱,有崇高神圣的追求。孔子“畏天命”,努力奋斗,“知其不可而为之”,许多人不理解他的一些行为,他问心无愧,因为相信“知我者其天乎”。孟子善养“浩然之气”“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普通老百姓也都知道“头上三尺有神灵”,不可妄为。中国人信仰“天”。“天”高高在上,保佑万物苍生。人们虔诚仰望,全身心向往,便能超越自我,到一个崇高神圣的境界,“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经过近代以来的风风雨雨,韩国人的信仰状况已经有所改变。现在我还常常想起那天的情景。无意之间,在林荫路上,看到教堂,听到梵音,瞻仰了宗祠。那天的经历仿佛是一场梦。虽然有人生如梦的说法,但我不愿意人生缥缈,如烟消云散无踪迹、无意义。我更愿意生活在现实中,不怕辛苦劳累,因为诗人这样说:“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于在这片大地上。”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人也那么热爱人世间的生活,无限感慨:“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

有很多感动,也就有很多幸福,这人世间充满情义,如诗如画。头上有青天,脚下有大地,造化神奇,人生“致中和”,便能参天地赞化育。这是中国人的信仰,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力量源泉。现在的中国生机无限,蓬勃发展,“和谐”号动车飞驰电掣,民族的伟大复兴也驶上快车道。当代中国人的人生就是这样振奋人心、辉煌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