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军事百科·军事武器卷
73417200000020

第20章 锏

锏,顾名思义在古代它是一种类似竹简的短兵器,古称“简”。它起源于先秦,沿用至20世纪清代。

锏一般以钢铁制成,锏形似硬鞭,但锏身无节、锏端无尖。锏体断面成菱形,即方形有糟,四边角突起,无刃、无尖,故有“凸锏”之称。锏柄尾有孔,穿一绳套,用于套腕、硬鞭与锏的形制区别在于:鞭体圆,钢体方;鞭有节,锏无节;鞭梢锐细,锏梢与锏身同粗。锏的长度大小,因使用者身高不同而异,一般长60~85厘米。

现代武术运动中,练锏者甚少,并多改用坚木制“锏”。锏有单双之分,以练双锏居多。击法有上磨、下扫、中截、直劈、侧撩、绞压等十四法。招数有“横三竖四”、崩、箍、滚、挑、截、架、挂等。用锏要求猛、快,因此有“雨打白沙地,锏打乱劈柴”之说。对练套路有“双锏进枪”等。

秦琼是隋末唐初人,字叔宝,将门虎子,祖父是南陈大宰,父亲是马鸣关总兵。他自幼喜武,精练十八般武艺,特别热衷于杂兵器——锏。他使用金双锏,打遍天下无敌手,智勇双全,为了杀富济贫,参加起义军,被封为兵马大元帅。秦琼带兵剿灭刘武周,收降尉迟恭,后来又平定洛阳,立下赫赫战功。人们异口同声称赞他:“秦叔宝金锏仗义定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