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科学关注健康
73434900000019

第19章 肺与呼吸

婴儿呱呱坠地,一声哭喊,宣告了新生命的诞生。这哭声表明婴儿已经能够呼吸了。从此,他就要呼吸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如果说某人停止了呼吸,那就意味着这个人离开了充满生气的世界。呼吸,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一个活着的人好比是一台正在开动的内燃机车,机车要开动,就得有柴油做燃料。人也是这样,人的活动也需要“燃料”,不过,人需要的“燃料”不是柴油,而是我们每天吃到肚子里去的食物。食物经过胃肠的消化,变成了养料。养料在人体里经过氧化,或变成了构成人体的物质,或变成了维持人体温度的热量,或变成了人的力气。

正像柴油在燃烧时不能缺少氧气一样,养料在人体中发生氧化的时候,也非要有氧气帮忙不可。实验证明,人很少能忍受停止一分钟以上的呼吸。脑子只要停止供氧几分钟,就会昏迷不醒,因为人体血液内储存的氧气很少,通常只够使用1分~5分钟。另外,养料在人体中发生氧化的时候,还会产生二氧化碳,这也需要靠呼吸随时排出去。

人体呼吸的重任主要是由肺来完成的。肺位于胸腔里面,纵膈的两侧,上称肺尖,下称肺底。肺有5叶,左肺2叶,右肺3叶,左右两肺各自包着胸膜,互不相通。刚出生的婴儿肺并不大,一口气吸进的空气只有20多毫升;可是,长到十七八岁,一口气差不多就有400多毫升。所以,新生儿每分钟呼吸可以多达60次~70次,而成人只需12次~20次。

肺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气管,很像不断分权、越分越细的树枝。和密密麻麻的细小的支气管相连的,是一串串空心的小泡泡——肺泡。每个肺泡上面覆盖着蛛网般的毛细血管,它们相互紧贴在一起。当心脏把血液泵入肺部的毛细血管一端时,血液里的红细胞就排成单行通过这根毛细血管,历时约1秒钟。通过时,红细胞将自己携带的二氧化碳从薄纱般的毛细血管移置在肺泡内,同时又带上氧气从另一端出去,这就完成了气体交换。

一个成年人的肺泡有7亿个左右,当空气一进来,肺泡就灌得满满的,像一串串小葡萄;肺一呼气,肺泡就瘪了下来。接着再吸气,再呼气,肺泡一鼓一瘪,使肺叶扩展缩小,胸膛一起一伏。通常情况下,并不是每一个肺泡都要同时开展工作的,例如,安静状态下只要十几分之一的肺泡参加就可以完成呼吸任务了。假若一旦需要,如在劳动或进行剧烈运动时,其他肺泡就能随时被动员起来。所以,当人的肺得了重病时,即使把肺切去一段,甚至把一侧肺整个切除,人还能继续生活。

不过,我们呼吸的时候,吸进的不都是氧,呼出的不都是二氧化碳。在吸入的新鲜空气里,氧气只有21%,氮气占78%,还有少量其他气体,如还有约0.04%的二氧化碳。而从肺里呼出来的气体中,氧的含量就减少到16%左右,二氧化碳却增高到4.4%左右。其他气体含量在肺里进出时并不起变化。

和做任何事一样,呼吸也要付出能量。人的肺每昼夜大约要呼吸2万多次,通气总量可达1万升,消耗掉的能量足以把1吨水汲运到两层楼上去。

呼吸也要讲究卫生。如有的人在冬天喜欢蒙头睡觉,这要比不蒙头的人少得到许多氧气,吸入二氧化碳也多,这不仅容易发生头痛、头晕,也不易消除疲劳。深呼吸可以把新鲜空气送到深部的肺泡里去。每天在空气清新处多做几次深呼吸,则可以呼出深部的二氧化碳,好似在做室内大扫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长吁短叹”对身体是有点好处的。

为加强肺的呼吸功能,应多参加运动。成年男子的肺活量约为2500毫升~4000毫升,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可增大到5000毫升~6000毫升。有人曾经系统地观察了68个幼儿园的男孩,发现经过4个月有规律体育锻炼的18个孩子,肺活量平均增加130毫升,而其他条件相同但不参加锻炼的50名孩子,4个月的肺活量只增加20毫升。肺活量大的人可以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胸肌和腹肌也比一般人强大有力。

肺娇嫩脆弱,如不注意保护就会加速老化。请看,幼儿的肺是粉红色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变成灰红色,到了成年和老年就变成灰黑色。这颜色的改变,就是灰尘、粉末给染成的。因此,你应该尽量避免到灰尘多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