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巴菲特投资案例集
7362900000028

第28章 M&T银行①(1991)

①部分内容参考M&T公司网站信息。

公司背景

M&T银行创建于1856年,开始的名字为制造商和贸易商银行(Manufacturers and Traders Bank),后来取名字中的首写字母简称为“M&T银行”。M&T银行是美国20家最大银行之一,主要业务区域如纽约、马里兰、宾夕法尼亚、华盛顿、新泽西等地区。

M&T银行以20万美元资本开始在水牛城营业,于1902年成为全国性银行并进行了第一次收购。在1929年股灾时,美国超过1400家银行倒闭,M&T银行虽然存款从1.25亿美元缩减至1亿美元,然而仍然正常营业。至今,M&T银行通过数十次的并购,结合业务增长,逐步成长为美国的大型银行之一。

1969年,M&T银行的股东投票成立了一家由多银行组成的控股公司,名字叫第一帝国(First Empire),原M&T银行成为其子公司。1991年,巴菲特购买了第一帝国价值4000万美元的可转换优先股,并于1996年全部转换为普通股。1998年,第一帝国把名字改为M&T银行。

1990年,美国正处房地产泡沫破裂期,银行股一片萧条,投资者纷纷抛弃银行股。巴菲特趁市场惊恐时,以5倍不到的市盈率买入了富国银行约10%的股份。

在第二年的1991年,银行业坏账大幅产生,银行股价继续低迷,但第一帝国(M&T银行)的坏账并没有显著增加。计提的坏账拨备从0.27亿提高至0.63亿美元后,净利润仍然在增加,净利润从0.54亿增加值0.67亿美元。

巴菲特策略

1991年3月15日,巴菲特出手买进了第一帝国(M&T银行)的可转换优先股,购买人为伯克希尔的子公司国民赔偿保险公司,购买总价为4000万美元,强制赎回期为5年(1996年到期),每年股息率为9%,每股转换价为78.91美元。

虽然巴菲特认为这笔投资规模太小,但他非常敬佩第一帝国(M&T银行)的总裁鲍勃·威尔默斯,希望与之共事。鲍勃·威尔默斯也经常向巴菲特咨询企业并购相关事宜。1979年,当管理层和投资银行家向威尔默斯施压,要求他参与对克莱斯勒的第一次救助行动时,他向巴菲特寻求建议。巴菲特的回答言简意赅:“那些无法让你财富满袋的家伙总是会对你唠叨个不停。”

1991年,在巴菲特买入优先股时期,第一帝国(M&T银行)的股价约为每股63美元,转股价为78.91美元,转股价比股价溢价25%。当年第一帝国(M&T银行)的每股净资产为80.7美元,每股净利润为10.1美元,当时股价对应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6.2倍和0.8倍,而转股价对应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7.8倍和1倍。

投资业绩

到1999年,当初巴菲特投资的4000万美元变成了2.1亿美元,不记分红的投资收益率为425%,年复合收益率为20%,另外收到1800万的优先股利息和700万美元的股票分红。市盈率从1991年购买时的7.8倍提高到1999年的12倍,提高了约50%,而每股净利润增长了2.4倍。

在2000和2001年,在股市下跌之际,巴菲特又投资了6300万美元增持M&T银行的股票,增持部分的股票平均买入价格为38.5美元,对应的市盈率约10.5倍,市净率约1.2倍。增持后的总买入成本为1.03亿,总股数为670.9万股,占M&T银行约7%的股权。

至2006年末,伯克希尔持有的M&T银行股票市场价值为8.2亿美元,总收益率为696%,当年市盈率达到16倍,市净率为2.2倍。

到2013年1季度末为止,伯克希尔仍然持有M&T银行的股票,持有股数约538万股。

营运情况

从1990年的房地产泡沫危机到2008年的次贷危机,刚好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M&T银行股票的市净率从1991年的约1倍增长至2000年时的约2.4倍,然后在2007年以后又下跌至约1倍市净率。

1990—2012年,M&T银行的净利润和总市值增长了约20倍,年均增长率为17%,由于收购过程中增发股票的稀释,每股净利润增长约10倍,年均增长率为13%。与之相一致,净资产也增长了约20倍,年均增长率为17%,同样,由于收购过程中增发股票的稀释,每股净资产增长约10倍,年均增长率13%。

期间,平均总资产增长率为12%,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14%,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2.4%,平均总资产收益率(ROA)为1.1%。

期间,非利息收入占比从1990年约19%逐步增长至2012年的约40%,而杠杆率逐步下降,净资产/总资产的比例从1990年约5.7%逐步增长至2012年的约12.3%。

期间,M&T银行的存贷比平均为99%,成本收入比平均为57%,贷款拨备率平均为1.9%,净利润分红率从1990年的约15%逐步上升至2010的约45%。

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M&T银行大笔计提了贷款损失准备,2007—2010年共计提了15.76亿美元,相当于2007年净利润的2倍,导致这3年的净利润出现负增长,股票价格跌幅超过50%,市净率重新回归到1倍附近。

自我剖析:巴菲特致股东信

1991

1991年我们在固定收益证券这方面的投资有很大的变动。如同先前曾提到的,我们的吉列可转换优先股被强制赎回,使得我们必须将之转换为普通股。另外,我们也出清了RJR Nabisco的债券,因为它在被转换后赎回。在另一方面,我们也买进美国运通与第一帝国——一家水牛城的银行控股公司的固定收益证券,此外还在1990年底买进了一些ACF工业的债券。

我们在第一帝国9%收益率的优先股投资了4000万美元,在1996年前公司无法赎回,每股转换价格定为78.91美元。通常我会认为这样的规模对于伯克希尔来说实在是太小了,但由于我们对于该公司总裁鲍勃·威尔默(Bob Wilmers)实在是过于崇敬,所以不管金额大小,还是希望有机会能与他一起合伙共事。

1995年

我们在第一帝国银行的优先股在1996年3月1日进行转换,这是可以转换的最早日期。我们对于能够继续持有这家经营良好银行的股份感到相当安心,该公司的总裁鲍勃·威尔默是位相当优秀的银行家,我们很高兴能够与他一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