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守望美丽家园
7376700000021

第21章 成果篇(4)

特区十五年 今朝更璀璨

——厦门市环境保护工作纪实

站在海拔927米的鼓浪屿,鸟瞰厦门岛,那自然的美景仿佛是一幅历史的画卷,记载着改革开放的前后厦门的沧桑与繁荣。今天,当这座岛城一夜之间犹如一艘远程的航空母舰乘风破浪在波涛汹涌的改革大潮中行进时,你会惊奇地发现,厦门变大了,厦门更美了。

厦门位于台湾海峡西岸金门湾内,福建东部的九龙江口出海口处,土地总面积1516平方公里。厦门岛南北长,东西宽,面积128.14平方公里,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1℃左右.厦门市是国家计划单列市,为副省级行政机构,所辖思明、开元、湖里、鼓浪屿、集美、杏林六个区和一个同安县,1994年,人口近120万,其中,经济特区为41.42万人,工业产值为246亿,1992年被评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的第十位,是我国首批城市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厦门特区发展以来,城市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先后建成特区供水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厂、煤制气厂和集中供热等一大批环境工程,使厦门的环境保护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特区的发展需要。

尽管厦门经过历史性的开发建设,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工业产值成倍增长,但城市的环境质量基本维持在特区建设前的水平,部分地区的环境质量还明显好于以前,这与厦门在建设特区中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建设特区过程中,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和环保要求,把产业导向、工业布局分成三个层次来抓,即把发展用水少、占地小、污染少、耗能小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精小、轻、新和高科技产业规划在厦门岛,把轻纺、化工等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安排在岛外的集美,把轻纺、化工等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业安排在环境容量大、扩散条件好的杏林,又把石油化工等原料工业和能源工业安排在海沧。对所有建设项目进行科学论证,特别是大、中型建设项目和可能引起环境污染的小型项目,都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符合功能区别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环境容量要求的新、扩、改项目予以批准建设,否则,一律不开绿灯。

1977年,一支受命保护“海上花园”,肩负着既要促进经济发展又要保护好自然环境这一特殊使命的队伍——厦门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宣告成立,1978年,又成立了环境监测站和环境科学研究所,1985年5月,厦门市排污收费监理所也宣告成立,1986年1月厦门市环保局确定为市政府职能机关,这标志着厦门市环境保护进入管理、监测和科研时期。环境保护从此开始了它的历史使命。

过去,由于人们对于“环保”意识不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视了它的存在。70年代以来,被誉为厦门“八大景区”之一的筼筜湖,被人为地与大海隔绝,使其成为一个藏污纳垢的死湖,37万人、210家工厂的排污长年累月对该湖不断侵蚀,湖成了一个飞禽避走,鱼虾绝迹,湖区发臭,湖边垃圾成堆的死湖,凄凉的环境让嗤之以鼻的人们望而却步。人们开始尝到了不重视环保的苦果。于是,忍辱负重的环保工作者便把精力投入到了治理湖区的前期工作,从水质、底泥、生物和污染源的调查和控制入手,运用科技手段,协同科研和教学单位,提出了综合治理筼筜湖的科学方案,为市政府治理筼筜湖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也为1988年以后加速综合整治筼筜湖打下基础。

在此同时,环保部门以此为契机,对于污染严重的本岛三家造纸厂以及制革厂、味精厂等25家工厂、企业采取停产、转产和限期治理,同时有关部门结合管网、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将大量的生活工业污水进行处理,并且清挖底泥,修建导流堤,利用潮汐水位差引进海水入湖交换水体,修建护岸、植树绿化等等,先后耗费1.5亿元,使筼筜湖水中COD由1981年的208 mg/L降为6.74 mg/L。如今筼筜湖面貌焕然一新,该工程被国家环保局和建设部评为“环境综合整治优秀项目”。

改革开放15年来,厦门市在抓紧水污染集中控制的同时,运用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等手段推动工业污染治理。各工业企业也积极抓紧自身污水的处理,据统计,厦门的工业污水处理事从特区建设前的0提高到65%,城市污水处理率也从0提高到35%,跨入全国的先进行列。

在保护人们须臾也不可离开的空气中,厦门市从制定法规入手,开展整治那吞云吐雾、使厦门空气品质受到严重影响的200多根烟囱弥漫在厦门上空的烟尘。通过创建无烟尘控制区计划,治理了全市200多台锅炉,20多台窑炉,80多台手烧炉,建成全岛包括集美、鼓浪屿和同安县城烟尘控制区,烟尘控制覆盖率达89%,与此同时,厦门市还积极开展气化工程,建成日产煤气10万立方米和2000多立方米的石油液化工程,使全市30多万人用上了煤气和石油液化气。目前,全市气化率达85%,每年减少二氧化硫67.2吨,减少大量煤灰、煤渣等生活垃圾,同时,厦门市还在杏林区和莲花新村一带推广集中供热,使一批工厂不再自设锅炉,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由于制服了乌龙,厦门市大气整体环境质量基本保持在国家一级水平。

随着特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机动车辆急剧增长,由1981年的4097辆发展到1994年的86236辆。由于管理不严,机动车随意鸣按喇叭,破坏了“海上花园”的宁静,特别是燃放烟花爆竹习俗,更使人忍无可忍。

工厂与居民混杂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工业噪声使长期生活在高分贝之中的居民苦不堪言。为了有效控制这项被广大市民认为是一大公害的噪声污染,1994年元旦,厦门市政府果断发布禁令,禁止在岛内燃放烟花爆竹之后,杏林、集美也相继要求在城区内禁鸣鞭炮。通过一年时间的努力,百年一贯制的顽症被消除了。打完了这一顺应民心的战役之后,市政府又针对日益恶化的交通噪声,在今年2月开展专项整治,规定车辆在市区主干道行驶禁鸣喇叭,期间,市政府大规模开展厦禾路、石鞍山立交桥、莲岳路、市府大道、海山路、金尚路的兴建、改造和拓宽,为交通流畅和全市整治交通噪声污染做了大量前期基础工作。如今,城市的交通不再那样喧杂无序,此间,厦门市还抓住建设特区的有利时机,结合对企业的技术改造,对建筑施工噪声采取封闭作业,推广商品混凝土,排污申报登记、限时作业、收取超标排污费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扰民程度。对有些治理难度大,经济效益差,且群众反映强烈的工厂、企业采取关、停、并、转、迁措施,使成千上万居民摆脱工业噪声的污染。

15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将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在去年,市人大获立法权之后,颁布的第一部专业法规就是《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正在起草、讨论、审议之中的还有涉及环境管理、生态保护、水源保护等一系列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将使我市环境保护做到有法可依。在执法过程中,环保部门坚持以法律为武器,对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1989年7月,杏林区人民法院对一起环境污染索赔案进行判决,由厦门糖厂赔偿个体养殖户77389元,此举开了我市环保“官司”先河。1993年4月24日,开元区人民法院又对一起台资企业不服环保部门的处罚决定状告环保局一案进行公开审理,维持市环保局所做出的《关于责令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停止使用集美分厂铸造车间的决定》,这起由环保局当被告的“官司”标志着特区环保工作走上法制轨道。近年来,通过人民法院执行的环保案件近20件,由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环保案件就有4件,这些不仅维护法规的严肃性,而且也提高环保部门的执法威信。与此同时,市政府还把环保事业纳入到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的计划,从1989年市长与省长签订了市长环保目标责任书以来,厦门市以环保工作为龙头,形成了由市长对环境保护质量负责,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环保部门对全市环保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格局,并在环境管理、监测、科研、产业和环保宣传教育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为发挥环境监测的耳目作用,环境监测站已发展到目前从事大气、水、海洋、噪声、酸雨、土壤、生态、放射性、电磁辐射等多种环境要素的监测,并由单纯进行分析测试质量控制向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方向迈进,实现了布点、采样规范化,分析方法统一标准化,数据处理计算机化,质量保证系统化,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环境监测站坚持质量第一和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方向,在监测科研中取得成绩,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1993年被国家环保局授予国家优质实验室称号,同年,又荣获国家劳动人事部和国家环保局授予的全国环境保护系统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在推进环境保护工作进程中,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环境保护宣传,使全民环境意识日益提高,环境保护不断深入人心。在加强社会化环境宣传的同时,还应用《中国环境报》、《福建环境报》、《厦门日报》、厦门电视台、厦门广播电台作为宣传的主阵地,发动环保系统、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环境科学学会成员单位广泛、深入、持久地向全市人民普及环境保护科学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广大群众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同时,还根据不同年龄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在大学、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广泛开展环境基础教育,并应用科技夏令营、环保兴趣小组、环保选修课等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使广大青少年从小受到环境保护的熏陶,为培养21世纪环境主人作出了努力。厦门市教委由此受到国家教委和国家环保局的表彰。

特区十五年,弹指一挥间。由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环境标志工作,厦门的工业产值由1981年的9.51亿元,发展到1994年的173.03亿元,万元产值耗水量由1981年的1520吨,降为1994年的22.3吨;交通噪声由1981年的79分贝,降至1994年的71分贝。区域环境噪声15年来基本保持58分贝的水平,大气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可以说,在过去特区建设中,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我市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尽管厦门在特区建设发展过程中取得成效,但与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环境质量要求和现代化国际港口风景城市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市政府决心加快立法步伐,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机构队伍建设。

我们相信,只要坚持走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路子,一个超越小康达到中等发展国家水平的21世纪新厦门将以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城市先进、环境优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的现代化国际港口、风景城市形象而再度辉煌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原载《中国环境报》1995年12月2日)

鹭岛“世纪潮”

——厦门市“一控双达标”纪实

编者按继深圳之后,厦门又一个成为实现“一控双达标”的城市,它进一步增强了完成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控双达标”任务的决心和信心。

深圳、厦门的实践表明,只要大家统一认识,努力奋斗,是完全可以完成“一控双达标”任务的,两市的实践还说明,“一控双达标”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和内容,也是实现“九五”环保目标的重大步骤。多年的污染防治工作和城市生态建设为实现“一控双达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去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人类即将进入新的千年,我们对未来的环保工作充满信心和希望。今日本报发表厦门“一控双达标”工作的经验,希望能给各地工作有所启迪。

美丽而洁净的厦门在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荣誉之后,又肩起历史的重任,以急促的步履,卷起“绿色大潮”,向“双达标”目标推进。他们经过艰辛的努力,全市已实现了工业污染源达标和功能区达标。这个期限,比国务院和国家环保总局对厦门的要求提前了3个月,比全国最后期限整整提前了1年零3个月。爱护环境的厦门人,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的港口风景城市,又献出了一个美丽的花环。

庄严的承诺坚定的信心

1999年新年的钟声响过之后,一个庄严的承诺便在厦门产生:举全市之力,在共和国五十华诞前完成“双达标”任务。这个承诺不仅体现了厦门人对达标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更是一次环保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性飞跃和升华。

“一控双达标”是中国面向世界的庄严承诺,是迈向新世纪的豪迈宣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武器。厦门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提高对“一控双达标”的认识。厦门市委书记、市长洪永世说得好:“这是环保任务,更是政治任务。厦门作为特区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不仅要为市争光,为省争光,还要为国争光,不松劲、不降调、不后退,不折不扣完成‘一控双达际’这一光荣任务。”

事实上,厦门人确实也从污染治理、环境优化中尝到了甜头。筼筜湖整治后,周边房价由300~500元一平方米攀升到目前5000~7000元一平方米;优美的环境,使厦门成为泉州、晋江一带富裕起来的人们购房置业的首选;“环保模范城”的称号,让厦门在20多个城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争得日本200亿日元贷款,使得总投资27亿元人民币的海沧跨海大桥得以建成;还有柯达、通用电气、戴尔、ABB等国际知名企业纷至沓来,世界500强工业企业已有70多家在厦门落户,谁又能否认这其中环境优势的魅力呢?

厦门市环保局局长吴子琳说:“‘一控双达标’是个必然,是环保工作的自然延续,更是一次机遇。”

不同职务的领导,不同岗位的职工,都从自身的角度去认识和深化“双达标”这个非同寻常的任务,撞击出理性的火花。当这些认识聚合时,就变成了对“双达标”坚不可摧的决心和力量。市委、市政府发出号召:“‘双达标’是今年全市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确保目标不动摇,任务不放松,期限不放宽,标准不降低。”这个声音响彻全岛。

伴随着庄严承诺的是周密的计划和部署,是一个个不断推进的扎实行动。市政府召开两次常务会议,专门研究“双达标”。全市动员大会开过后,市长的署名文章又见诸报端。电视、广播、报刊各大媒体都热心宣传,连续报道。这一切无疑起到推进工作、唤起民众的作用。接着市长亲自主持,3位分管副市长与7个区政府及18个单位签订市长目标责任状,将任务分别下达到有关单位,并强调完不成任务的,要追究单位主要领导责任,将“双达标”和“乌纱帽”挂钩。市政府成立了强有力的“一控双达标”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挂出牌子,扩大影响。今年2月出台的《厦门市“工业污染源达标和城市功能区达标”工作方案》使工作更有章可循,按计划和步骤向前推进。

敢啃硬骨头善解疑难题

应该承认,“双达标”有一定的难度,厦门尽管是经济特区,同时又有较好的环境基础,但在“双达标”任务面前,存在着和其他城市大致相同的困难和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里有一批老工业企业分布在人口较稠密的居民区,环境容量小,治理难度大。一些国有企业由于不景气,缺乏改造资金,个别企业还存侥幸观望心理。这些都严重地阻碍着“双达标”任务的完成。面对这些阻力,市领导坚定地提出:不漏掉一个工业污染源,进行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地推进。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拉网式监督检查,对全市上万家企业进行分类筛选,最后敲定对169家未达标排放的企业进行分类治理,一厂一策。对于治理有望的给予资金、技术的保证;对于无望的,该关的关,该停的停,决不手软。

对于治理难度大的企业,市里派出工作组,或者市长现场办公,或者专家会诊,工作做细,办法想尽,解决彻底。在厦门达标过程中,往往是最难啃的骨头,由市长去解决;最后的封锁线,也往往由市领导率队突破。“一控双达标”无形中提高了领导的威信。鼓浪屿有家玻璃厂,多次环境治理都未被触动。这个同鼓浪屿的优美琴声不合拍的企业,终于在“一控双达标”的铁扫帚下搬走,成为鼓浪屿迁出的最后一家工厂。从此,这个如诗如画的“海上花园”,将永远结束工业污染的历史,远离烟尘和污水。

厦门电化厂,位于繁华市区,占地大,污染也大。该厂释放的有害气体曾熏黄过周边的树叶。10年前市里就动员其搬迁,但由于是利税大户,一次次动摇了搬迁的决心,由此电化厂也成为全市环境的“钉子户”。为了攻克这个堡垒,洪市长两次进厂现场办公,解决搬迁问题。他将搬迁的地点定死,以命令的方式将其迁到海沧。时间也卡死,于2001年全部搬完,同时还解决了搬迁的资金。记者看到造成污染的糖精车间已贴上市环保局的封条,封条上面的日期为9月19日。同电化厂类似的厦门第二制药厂等企业也都人去厂空。人们注意到,突破最后封锁线的有市长,也有副市长,还有环保局、监察局、工商局、经贸委等部门领导,他们都是“双达标”中敢啃硬骨头的人,是有功之臣。

通过全面整治,388家企业已完全达标,21家被责令停产治理,7家被责令搬迁。

在治理中,厦门创造性地采用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强化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引导企业自觉保护环境;加大投入,搞好设施建设等等。无疑,他们的做法将成为明天的借鉴和经验。

取胜的法宝参与的成果

在厦门“一控双达标”的轨道上,可以清晰地看见两把利剑,一把是严格执法监督,一把是产业结构调整。他们同时出击,同时受益,成为达标的法宝。

厦门市环保局局长吴子琳体会很深。他说,“一控双达标”是中央给环保部门的尚方宝剑,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千载难逢,我们何不利用这次机会大干一番,大拼一场。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局长,是福建泉州人,他最爱唱的一首歌是用闽南话唱的《爱拼才会赢》,他爱做的事也是大刀阔斧地做工作,有“爷们的气质”。在说不完的厦门环保故事中有不少他的传说,“双达标”中他又扮演了主角。他经常带着环保执法人员深入工厂企业,宣传法规,进行执法检查。对于违法者他敢于硬碰硬,“刺刀见红”,该罚的款一分也不能少。身兼市“双达标”办公室主任的市环保局副局长周昌益与污管处的同志打成一片,日夜奔波在污染治理第一线。他笑着说:“休息日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奢侈。”集美环保分局局长汪其云,被一些厂长称为挥动“胡萝卜和大棒”的人。所谓的“胡萝卜”指的是关心企业,所谓的“大棒”是执法如山。有一家食品厂,过去排污水危害当地的环境,他一次次上门宣传环保法规,最后逼着董事长花几百万元建起污水处理设施。同安刚由县改区,经济薄弱,环境欠账多,要“双达标”就好比三级跳。区环保局局长豪言掷地有声:“拼着小命,也要‘双达标’。”这些基层环保执法人员,正是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铺设执法监督大道,在“一控双达标”中大显身手。有几个统计数字足以展示他们的业绩:厦门环保局从1996年至今,执法人员下厂检查45500多人次,处罚违法企业达973家,罚款金额累计达381万多元,仅今年限期治理的企业就达146家。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无数的辛劳和汗水。正是这些付出才换来一个个环保硕果,换来绿水青山。

“一控双达标”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双达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又加快了“双达标”任务的完成。厦门人将这个辩证法运用得十分熟练。辩证法使那些耗能污染大户和大量浪费资源的企业明白了一个道理,“双达标”的最终目的是既发展企业,又保护环境。这个并不难懂的道理,终于使他们中的一些人摘下了“近视眼镜”。这次“双达标”关停了一批污染重、效益差、工艺落后的企业,并将一批污染重的企业搬至岛外改造升级,扩大了岛内的经济发展容量,又为企业赢得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并使城市规划更趋合理。通过淘汰落后工艺,关停规模小、效益差的工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有利于实施厦门经济特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厦门造船厂原来建在岛内,范围小、伸不开手脚,技术也无法升级。市里将其搬迁出岛外,在海沧一个开阔地带安家。现在这个厂发生了质的变化,告别了小打小闹造小船的历史,已为德国等国家生产出万吨级大船,漂洋过海。厦门造船厂的变化是这次“双达标”的一个缩影,一大批升级换代企业的潜能正在不断地释放出来,成为厦门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随着污染重、效益差企业的死去,一批批新兴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起来。厦新电子、厦华电子等高新技术企业已享誉南北,全市工业经济总量中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去年,厦门已有高新技术企业100多家,实现产值100多亿元。

这就是环境带来的经济效益。有人说,“环境也是人民币”,厦门人对此感受很深。这种感受也成为“双达标”的加速剂,无形中影响了更多的人来关注和参与环境保护。

圆满的答卷灿烂的前程

10月8日下午4时,国家环保总局检查厦门市“双达标”和复核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会议在厦门宾馆会议厅举行。一边坐着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戎为组长,污染控制司司长乔致奇和福建省环保局副局长叶南斗为副组长的“双达标”工作检查组,一边坐着厦门市各级领导。双方在严肃认真的气氛中提出和回答了一系列有关“双达标”的问题。检查组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检查、夜间稽查、受理群众电话举报等手段,最后给厦门“双达标”打了一个满分。意见书的第二条这样写着:“福建省政府对厦门市‘双达标’的组织验收工作细致,程序符合规定,抽查监测的点位具有代表性,验收结论可靠。核查组完全同意福建省政府‘双达标’验收组关于厦门市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和城市环境功能区达标验收意见。”汪纪戎副局长充分肯定了厦门的做法,赞扬了各级领导和全市市民为“双达标”做出的努力。的确,厦门的“双达标”是一份过得硬的圆满答卷,但又不是最后的答卷。

今天厦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4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是他们的目标是,环境质量要更好,要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争取再过一年,污水处理率达到90%;绿化山体、美化市容、保护海洋……让人们感受厦门人超前的环保脚步。跳跃在环岛路千米长的绿色隔离带上的音符,不仅是厦门的赞歌,更是厦门人挥动环保彩笔,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画卷的真情流露。可以相信,下一个世纪,属于厦门人的不仅是一级的空气,一级的水和翻飞的白鹭,还有与鼓浪屿琴声相伴的无穷想象!

(原载《中国环境报》1998年10月21日黄振中叶文建李瑞农)

世纪的丰碑

——来自厦门特区的最新报告

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座美丽的港口风景城市,城在海中,海在城内,素有“海上花园”之称。作为中国的一个经济特区、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在新的21世纪里,厦门将朝着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的目标奋进,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交出一份中国人的历史答卷。

厦门市原本是一个几乎没有什么现代化工业的小城市,工业产值仅为6亿元。自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以来,凭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优越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坚持改革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这个美丽的海岛城市重新焕发了生机:城区面积由14.16平方公里扩大到70.1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从33.7万人增加到62.75万人;经济以每年平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6.4亿元增长到1999年的458.0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4221元,工业产值从9.4亿元上升到698.83亿元。厦门已由昔日封闭、经济基础薄弱的海防前线城市变成了一个基础设施较为齐全、内外经济交流活跃、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的现代化海港风景城市。

在厦门特区建设伊始的1980年,大气中的SO?为0.049毫克/立方米;NOx0.044毫克/立方米;TSP 0.38~0.55毫克/立方米(1986年春);降尘12.27吨/平方公里·月。市区中心主要水体筼筜湖COD 2.5~208.6毫克/升;交通干线噪声79分贝;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64分贝。时至1999年底,上述环境监测指标分别下降为:SO? 0.020;NOx0.031;TSP0.076;降尘3.63;筼筜湖COD5.58;交通干线噪声69.7分贝;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6.6分贝。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厦门的环境不但没有恶化,反而明显改善。厦门在全国首批开展了空气质量日报工作,空气质量始终保持在优良水平,连续10年在全国重点城市中位居前列。厦门实行市区“禁鸣喇叭”的规定,加强市区摩托车管理,禁止岛内火车鸣笛,成为全国第一个建成真正禁鸣喇叭扰民的城市。如今,厦门这座港口风景城市已初具规模,良好的生态环境获得了国内外友人的一致赞扬。

厦门市政府充分把握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把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速度增长。可以说,避免了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营造生态型环境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厦门在短短的十几个春秋里,赫然成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中的第10强,并荣获首批“城市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去年10月1日,厦门市又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和城市环境功能区达标,向国庆50周年郑重地献上了一份厚礼。

发展经济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厦门市领导在特区建设伊始就清醒地认识到,环境与经济不仅可以彼此协调,而且能够相得益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任何时候都要把环境保护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的短期效益。

厦门市以环保工作为龙头,形成了由市长对环境保护质量负责、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环保部门对全市环保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格局。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部门,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定的八项制度逐一贯彻实施,并将环境保护计划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城市建设整体规划,确保环境保护投入占GDP(国内生产总值)3%以上。1998年环保投入已占GDP3.11%,远远高于中国国内0.7%的平均水平。在资金投入的有力保证下,厦门市先后建成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能源、集中供热、垃圾无害化处理、园林绿化等一大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1999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为56.9%;生活垃圾处理率98.14%;城市气化率96.4%;城市集中供热率51.7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61%;自然保护区覆盖率7.1%;环境建设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

早在1989年,厦门市就颁布了严于国家要求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了强化环保的执法力度,在1994年全国人大授予厦门立法权之后,厦门市人大通过和颁布的第一部专业法规就是《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此后又颁布了《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机动车辆禁鸣喇叭》等涉及环境管理、生态保护、水源保护的一系列法规、章程和规范性文件,使环保部门有法可依。依据这些法律手段,对污染源进行了有力的整治。把环境保护纳入法制轨道,体现了厦门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力度。而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依法治市,又使厦门的环境保护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道路。

市委书记、市长洪永世在环保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有环境忧患意识,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用跨世纪眼光看待环保工作。”厦门特区建设发展的历程,也是厦门寻找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进程。厦门给城市的发展划分出了功能区域,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和环保要求,把产业导向、工业布局分成了三个层次。岛内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精、小、轻、新和高科技产业;环境容量大、扩散条件好的集美区、杏林区安排轻纺、化工等劳动力密集型工业;空间辽阔的海沧则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建材等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原料工业、能源工业和港口运输业。结合旧城改造和技术改造、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解决了市中心区的工厂污染问题。目前,厦门市的烟尘控制区覆盖率90.85%;噪声达标区覆盖率62.7%;汽车尾气达标率78.3%,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0.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0.97%;危险废物处置率100%。在新污染源的控制方面,坚持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在检查管理项目环保设施的同步建设时,严把环保设施验收关,“三同时”合格执行率达到100%。污染防治水平不断提高,逐步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过渡,由单个污染源控制向区域整治扩展。对成片土地开发区实行先评价确定排污总量,再审批进入区域的建设项目。保护环境为厦门创造了一流的环境,一流的环境展示了特区二次创业的最新优势,一批批高科技少污染的国际著名企业踏浪而来,在海峡西岸这块美丽的土地上,找到了经济与生存和谐发展的空间。

厦门市建立了由监测站、科研所、环科学会组成的高科技网络,以解决厦门环境问题为主要目标,积极开展环境科研工作。在对海域环境容量、功能区划分以及赤潮、酸雨等课题的研究中,及时地提供科研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厦门市在全国率先开展环境标志绿色产品的检验和认证,推行清洁生产,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从而使环境保护管理提升到一个新台阶,并促使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将鼓浪屿成为国内第一个实施ISO14000标准的行政区,厦门市还成为中国第一个全面推广ISO14000试点城市,使厦门市的环境保护工作逐步朝国际先进水平靠拢。加强环境监理,进一步理顺职能,在全市排污收费面临工业企业达标排放、收费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加大管理力度,收费比1998年增长9.66%。

厦门市环境保护的成就还来自于各级领导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正确决策,以及市民高度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群众中树立起了“人人关心环境质量,人人关心环境保护”的良好风尚。翔鹭涤纶纺纤公司耗资2000多万元治理污染,污水可以养鱼,厂区一片绿色。海沧博坦油码头重金买环保,700万美元的环保和消防投入,将传统灰暗的油码头建成了蓝色海洋中的一处清新之地。厦门中药厂把工厂花园化,投入500多万元资金美化环境,800名职工的工厂,每位员工都拥有10平方米的绿地,成为全国环保先进企业。实实在在的耕耘,就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孩子们在世界环境日写信给市长,以小公民的口吻,呼吁全市人民爱我们的大海、爱我们的湖水、爱自己美丽的家园。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在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广泛开展保护环境基础知识普及教育,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环境保护宣传。这一切,都有力地推动了厦门的环境保护工作健康有序持久的发展。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永恒的目标

保护好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争创特区新优势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厦门市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植树造林和园林绿化工作,营造出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厦门又称鹭岛,白鹭是厦门人所钟爱的市鸟。80年代初,由于生态环境的劣化,白鹭不见了。后来,随着环境的改善,久违的白鹭回来了,仅在大屿岛上就汇聚了成千上万只。厦门市人大、政府因势利导,先后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府官员多次赴大屿岛考察。5月底,厦门市发布了关于保护大屿岛白鹭的通告。1999年9月,设立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可行性报告通过。10月,福建省政府批准建立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11月,市人大通过保护区管理办法。从人大代表的提案到保护区立法工作的完成,前后不过半年时间。与其说是厦门人的白鹭情结,还不如说是厦门人的生态环境意识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许多单位个人纷纷向保护区捐款,有人建议设立白鹭博物馆,有人建议鹭岛应成为白鹭乐园,让人鸟相欢的景象出现在厦门。一位未留姓名的市民把300元人民币寄给了市环保局局长,指明用于保护白鹭,并在附信中写道:“……台风来临时,白鹭死伤不少,能否为它们搭盖些牢固的鸟巢?”一位年迈的资深艺术家漂洋过海来到厦门,在异邦的土地上摄下了对人类环境的挚爱。他把自己一生拍摄的白鹭义卖了近20万元,赠给了这块令他欣慰、令他钟爱的生存空间。

由白鹭的离去与回归,厦门人对白鹭的一片爱心升华到与自然相关的一切事物,进而大力开展生态保护和建设,除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外,还先后建立了鼓浪屿——万石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文昌鱼自然保护区以及天竺山森林公园等,1999年4月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自然保护区,使厦门这座现代化国际性风景城市更具迷人的魅力。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也得到更加有机的结合,鼓浪屿、集美、南普陀等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开发实现了新的突破,鼓浪屿、筼筜湖的夜景工程把城市装点得更加多姿。厦门的环境保护工作从此瞄准了营造生态型城市这一个层次更高、内涵更深的目标。

厦门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城市,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进程中,遵循“没有破坏的发展”规律,为迎接21世纪的经济腾飞奠定下了坚实的基础。厦门市将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环境保护,继续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行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努力把厦门建成一个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城市空间优美洁净、基础设施健全、居民生活舒适的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

(原载《中国环境报》2000年5月17日)

文明的特区 美丽的家园

——厦门经济特区打造绿色城市品牌记

在世纪航班的首航中,在充满希望的厦门经济特区里,在歌如潮、花如海的世界里,迎来了中国(厦门)国际城市绿色环保博览会。在时代的主旋律中,绿色城市、绿色经济、绿色生活、绿色文明成为这个城市的一种时尚。厦门特区建立20年来,厦门人民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牢固树立“围绕经济抓环保,抓好环保促经济”的指导思想,突出抓好创建、巩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和稳定“一控双达标”工作,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环保各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骄人成绩。到2001年10月,厦门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空气污染指数(API)平均值为43,空气质量优,城市地面水水质达标率为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6分贝;城市气化率为96.5%;城市污水处理率为65%;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为9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84%。

这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中,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践,这是兑现人们对经济特区实践的有效承诺,这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

让我们一起在浩瀚的大海中,去拾起那片片浪花,同时经受那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吧!

烫出绿色的城市名片

五年前,厦门市委、市政府发动全市人民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精神文明城市作为厦门市社会文明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加快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型港口风景城市的一件大事来抓。通过采取健全组织领导、实施工作目标责任制;推进法制建设、强化环境执法监察;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污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同时加强环境科研和监测等措施,促进厦门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跃居全国先进水平,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于是,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荣誉接踵而至。当厦门人民如愿以偿得到这些含辛茹苦的成果时,更为党和政府对厦门人民为之共同努力的成果给予的肯定感到欣慰。

同时,厦门市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的基础上,继续向更新、更高的目标奋进。这张含金量十足的“名片”将更加光亮!

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在厦门高歌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发展中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正引导着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文明时代。厦门市在建设绿色城市的同时,采取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理。通过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推行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经济运行模式,建设功能齐全的工业生态园;推行循环经济的形式、建设功能齐全的城市基础设施;建立快捷便利和清洁的城市交通体系;建立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城市能源体系;建设环境优美,服务配套和高品质环境质量的生态居住区;开发和研制对环境有利的技术支撑体系;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和绿色消费观等行之有效的措施等,使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在厦门高歌。2000年,厦门市国内生产总值501.15亿元,全市固定资产投入174.51亿元,其中环保投入10.6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2.12%。巩固了“一控双达标”成果,2000年厦门市环保部门一方面把好污染源头,从严审批;另一方面做好老污染源的控制和监督检查,确保环境质量稳定达标。经监测表明,厦门市环境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均符合“一控双达标”验收评定标准。

环境执法力度有增无减

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督检查,及时处理环境扰民、环境污染和环境违法案件,有效地促进了“工业污染源达标”的巩固。2000年审核环保行政案件125起,罚额150多万元,复议收费案件2件,有效地防止了污染的产生和扩大,保持了良好的环境质量。

严抓禁止“白色污染”和禁磷工作。有关部门联合组织了3次禁止“白色污染”现场大检查;加强禁止销售、使用含磷洗涤剂的检查工作,无磷洗涤剂销售、使用率保持在90%以上。

加强汽车尾气治理。全市继续开展汽车尾气治理工作,全面推广无铅汽油,严格机动车出厂标准;开展畅通工程,改建、扩建、改造道路有效地减轻了汽车尾气的污染;推动的士更新100多辆,目前,路面的士尾气已全部达标排放。

加大对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转情况的现场检查。进一步完善排污口规范化管理工作,并扩大排污口规范化管理范围,将一些只排生活污水,但排水量较大,排污口明显的企业引入排污口规范化的范围内。2000年全市已规范排污口的企业达349家,占应规范企业368家的94.8%。同时加快福建省重点企业在线监控系统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重点企业排污状况的监控手段,提高管理效率。今年共查处“十五小”企业9家,有效地防止了“十五小”的死灰复燃,杜绝了严重污染事故的发生。

去年来,共审批建设项目577项,项目总投资80亿元,其中环保投资4亿元,占总投资的5%。所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100%。强化了“三同时”管理,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切实加强污染源的监督检查。在全市441家重点工业污染源中有400家企业达标排放、22家企业自然停产、4家企业关停、7家企业责令停产治理、8家企业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