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当代中国经济1000问
7535100000020

第20章 经济常识(7)

效用是指物品满足人的欲望或需要的能力。西方经济学认为,一物品是否具有效用或效用有多大,取决于该物品能否满足或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的欲望或需要。物品的效用随着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不用的消费者而变化,它取决于人们对所消费物品的主观评价,没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对于如何衡量效用,西方经济学中先后产生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概念。其中,与基数效用相联系的概念有边际效用与总效用。前者指最后增加的一单位物品所具有的效用;后者指一定时间内一定数量的物品的效用总和。同一物品的边际效用随着消费者消费数量的递增而递减。当边际效用为零时,该物品的总效用达到最大。有些物品具有引起人们痛苦或不适的能力,称为“该物品的负效用”。

综合平衡法有利于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吗

综合平衡法是从国民经济总体出发,按照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从数量上协调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地区的联系,以实现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一种方法。在国民经济计划方法体系中,综合平衡法是基本方法。其实质是根据客观规律的要求和国家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平衡表的编制,对整个社会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量和分配使用进行计算、对比分析和必要的调整,以确定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在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上应保持的数量关系。综合平衡法要求在考察社会再生产时把它作为不间断的再生产,而不是孤立和静止的过程;要求全面反映和实现社会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及其分配使用的统一平衡;要求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需要与资源两个方面当做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关系来协调,并在此基础上使各项指标相互衔接,各项计划任务相互配合,建立恰当的比例关系。

什么是数量分析法

数量分析法是从数量的角度分析各种经济变量及其相互关系,揭示经济现象规律性的方法。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数量分析可分为个量分析和总量分析。前者以单个消费者、厂商和市场为对象,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厂商的生产决策、市场的供求和均衡价格的决定,其具体方法包括:边际分析、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等。后者以整个社会经济为对象,研究社会的总消费、总储蓄、总投资、总收入、总就业、物价水平、货币总量、利息水平、财政收支、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等。其具体方法包括:流量分析、存量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需求分析、供给分析、供求分析等。数量分析撇开社会的基本矛盾,撇开社会的生产关系、社会的结构和权力,单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经济运动,因而不可能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联系,不可能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数量分析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在对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分析时,把量的分析与质的分析结合起来,不仅能更好地把握经济现象的本质,而且能把握其各种因素的发展规模和影响程度,准确地预测从量变到质变过程的发展进程。

规范分析有何效用

规范分析是“实证分析”的对称,是从一定价值判断出发,提出衡量经济活动的标准,并研究经济活动怎样符合这些标准的方法。它回答经济活动“应该怎样”的问题,研究个人、企业和社会应该怎样组织经济活动,判断它们提出的经济目标是否合理,并说明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规范分析建立在一定的伦理判断之上,不同的人对同一经济活动作出的判断和评价也会不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互相联系、互相影响,规范分析会影响人们对于实证分析的态度,而实证分析则能增进人们对于经济活动和政策运用的了解,有助于减少认识的差异,更好地估计经济活动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什么是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是“规范分析”的对称,是从某个可以证实的假设出发来分析经济活动,预测其经济后果的分析方法。它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研究个人、企业和社会从事经济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如何解决面临的经济问题;它还预测当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时,一旦采取某种决策,将会导致怎样的经济后果。实证分析与价值判断无关,它能通过种种方式检验其结论的正确性。

什么是静态分析

静态分析是“动态分析”的对称,是从静态均衡入手对经济体系进行分析的方法。它假设经济体系处于静态均衡,尽管生产和消费正常进行,但没有任何技术的进步,没有任何引起变动的因素:社会的生产结构不变,生产方法不变,各个生产领域的规模不变,各个生产领域中劳动和资本的数量不变;然后研究这种均衡的原因和条件,研究均衡状态下各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它能揭示经济体系达到一定均衡必须具备的条件,也能分析失衡状态下某个失衡位置上各种经济变量的数值,说明这一失衡的原因和发展趋势;如果经济体系只有唯一的均衡点,它还能指示恢复均衡应该采取的步骤。其缺陷是:只研究经济过程中某个位置的失衡或均衡,而不涉及达到这一位置的具体途径,因而只能提供经济过程的片断,不能描绘一定时间过程中经济体系运动的实际过程。

动态分析的内容及优点是什么

动态分析是“静态分析”的对称,是通过分析各个时期经济体系中各种经济变量的连续变动来研究整个经济体系运动的方法。其内容包括:分析一定时期中各种经济变量的变动;分析各经济变量相互关系的变化;确定各经济变量在各个时点的变动速率;等等。与静态分析相比较,动态分析的优点在于:它能系统了解经济运动的全过程,能较好地揭示经济运动的规律性,为实际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基础。它能对静态分析进行有效的补充,对具有单一均衡位置的经济体系,它能依据时间过程探索经济变量的数值变动;对有多个均衡位置的经济体系,它能详细描绘由一个均衡位置到另一均衡位置的实际过程。它不仅适用于均衡体系,而且适用于连续失衡的经济体系。因而它在现实经济生活分析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何谓最优分析

最优分析是指用数学规划和控制论方法选择最优方案所进行的数量分析,旨在为制定经济政策、实施经济决策服务。最优化在数学中是指在某种类型约束下使给定函数实现极大或极小。经济活动的最优化,通常指在一定时期内有限资源的最优分配和利用。分析国民经济最优的基本程序是:确定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优化目标。包括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社会产品增长速度、财政收支、消费基金等经济指标及其他形式表示社会福利的效用函数。综合分析社会经济环境。主要考察社会生产力、人口增长率、资源利用效果、市场供求情况等制约经济发展的诸种因素。分析具体经济目标。

流量分析的含义是什么

流量分析是“存量分析”的对称,是对一定时期内经济体系中各种经济总量的变动及其相互影响进行的分析。流量是经济变量在一定时期中变动的数量,它必须按同一时期进行测算。在宏观经济体系中,总收入、总投资、总消费、总储蓄等都是流量。这些流量的变动直接制约着国民收入水平和社会就业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波动和增长,因此流量分析在经济分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流量分析离不开存量分析,这是因为:流量来源于存量,流量要受存量变动的影响;社会的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和人民实际生活的水平,不仅要受流量的制约,而且要受存量的影响。

何谓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是运用数理方法分析经济中各种变量之间相互作用如何达到均衡状态的一种理论和方法。“均衡”一词在经济学中是指经济中各种变量的作用恰好互相抵消,暂时处于一种平衡状态而没有进一步变动的倾向。均衡分析可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前者是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析一种商品或一种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相一致时的价格如何决定,即假定这一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只取决于它本身的供求状况,而不受其他商品的价格及供求关系的影响。后者则是研究整个经济的价格和产量结构的一种理论和方法。它从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所有各种商品的供给、需求和价格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前提出发,来考察每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条件下的价格决定问题。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理论体系是19世纪末洛桑学派创始人瓦尔拉首先提出的,故又称为“瓦尔拉均衡理论”。

个量分析是“微观经济分析”的同义语吗

个量分析亦称“微观经济分析”、“个体经济分析”,是数量分析方法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具体运用。由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因此在数量分析上它只研究与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个量)如何决定以及这些个量相互之间的影响和关系。微观经济学在进行个量分析时,假定总量是已知的、既定的前提。它只研究:单个厂商作为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居民户作为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取得最大效用;单个厂商的生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决定;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决定;等等。

什么是总量分析

总量分析亦称“宏观经济分析”、“总体经济分析”,是数量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具体运用。由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因此在数量分析上它只研究与整个国民经济活动有关的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及各有关经济总量之间的影响和关系。宏观经济学在进行总量分析时,假定个量是已知的、既定的前提。它只研究: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与就业量如何决定;全社会消费、储蓄、投资总量及其占国民收入的比率如何决定;货币供应量、物价水平和利息率如何决定;经济中为什么会发生周期性波动;如何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等等。

何谓线性方法

线性方法是“非线性方法”的对称,是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线性相互作用关系的方法。线性相互作用关系是指各经济变量之间相互作用时表现为按比例变动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数学形式上是用线性方程式来刻画的,故将研究这种关系的方法称为线性方法。线性作用具有可加性的特点,即几项作用施加于同一对象上的综合效果,等于每项作用单独施加于该对象的效果之和。因而,线性方法是以分解为特征的一种研究方法。运用线性方法研究经济问题,一般是将经济系统中各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分解为各孤立要素,按单向因果方式起作用的关系,分别考察各要素的孤立作用,然后再予以线性叠加。传统经济学中所使用的方法一般都属于线性方法。它是在以机械论为根据的近代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简单方法,难以解释和研究现实世界不断增加的复杂的经济现象。

什么是非确定性方法

非确定性方法是借助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统计等数学工具和随机性系统控制理论来研究经济过程中的非确定性现象的方法。它对经济活动中大量存在着的偶然性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统计描述,透过偶然性现象,抓住必然性,以揭示经济运动的规律,预测经济过程在某个范围内可能发生的变化情况。此外,要实现对经济系统的调控,也必须研究系统状态变化的非确定性问题,使经济系统与存在种种偶然性因素的环境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换,以调节经济系统本身的运动,保持或达到与环境的相对统一。运用非确定性方法研究经济现象,容易将经济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错综复杂的关系表述出来。它常常需借助大型计算机系统来完成计算任务。

什么是系统论方法

系统论方法是指用系统的观点去研究社会经济活动,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从整体出发,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中,对其进行考察和辩证分析,以达到最优处理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整体化、模型化和最优化是系统论方法的三项重要原则。运用系统论方法需要:根据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固有的联系、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的总目标以及实现总目标的各种方案;加以定量化、形式化,建立数学模型,对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模拟,掌握数据和积累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和筛选,选出能使系统在整体上达到最优化目标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