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妆聪明人从小就爱玩的500个侦探推理游戏
7579300000017

第17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

——类比思维让案件找到侦破的“参考”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侦破一类案件感觉毫无头绪时,可以运用类比思维。类比思维是解决陌生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它能让我们充分开拓自己的思路,运用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将陌生的、不熟悉的问题与已经解决了的、熟悉的问题或其他相似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01.可乐报案

七月的一个晚上,探长接到报案,说郊外的一栋公寓内一位老人服毒自尽了,报案人是死者的保姆。

保姆说:“今天很热,主人一直在公园,晚间7点钟才回来,进屋就要我给他一杯加冰块的可乐。后来我出去买菜,8点钟回来时就发现他死了,然后我就报警了。”

探长看了一眼墙上的温度计,显示室内温度为39度;再看一看保姆说的那杯可乐,拿起来用手摇了摇,杯内的冰块互相撞击发出阵阵声响。

探长放下杯子,对保姆说:“跟我去警局聊聊你的作案经过吧,我对它很感兴趣。”请问,探长为什么认为保姆就是凶手呢?

“破案”思维提示>>>>>>>>>>>>>>>>>>>>>>>>>>

当时屋子内的温度高达39度,在1个小时内,冰块应该已经化了,但是探长看到7点钟就弄好的可乐,放了两个小时还有冰块存在,从这一点上就可以判断出保姆在说谎。

202.被害的妻子

一名警察和他的妻子到一个滑雪胜地去度假。警察的妻子被发现摔死在了悬崖下面。在度假胜地工作的售票员与当地警方取得了联系,这名丈夫以谋杀罪被逮捕。售票员是怎么知道这是一起故意杀人案的呢?

提示:(1)售票员从来没有见过警察和他的妻子。(2)如果没有售票员提供的信息,当地警方就不能逮捕这名警察。(3)她是摔死的。(4)她是个滑雪好手。

“破案”思维提示>>>>>>>>>>>>>>>>>>>>>>>>>>

一般情况下,夫妻俩去同一个地方都是要买两张票的,这个警察只给自己买了票,没有给妻子买,是不是他事先知道什么了呢?

203.户口册找到凶手

一个人杀人之后逃之夭夭,警察赶到现场后,根据目击者提供的情况,在一家饭店里发现了他。可这个小伙子说自己一直在这儿,根本就没有离开过饭店,饭店的经理也证实了他的说法。可是目击者却一致确认,从相貌和衣着上看,这个小伙子就是那个作案者。后来,警察化验了嫌疑犯留下的指纹,发现指纹和这个小伙子的明显不符合。

警察忽然明白了,于是,他赶紧和助手去查了小伙子的户口册,果然如此。根据这个线索,很顺利就把凶手抓到了。

请问,警察是如何找到凶手的?

“破案”思维提示>>>>>>>>>>>>>>>>>>>>>>>>>>

如此相像的两个人,很可能是孪生兄弟。

204.谁把花踩坏了

一个晴朗而干燥的下午,邻居本特先生告诉尼娜有人溜进来把他的花踩坏了。

尼娜出了门,看到3个小女孩正在玩跳房子游戏。她很感兴趣,就停下来看她们跳。

琳达跳得十分小心,因为她左脚凉鞋的带子断了。

凯蒂跳得很慢,而且看上去很疲倦。

跳得最快的萨拉穿着一双白色的跑鞋,鞋底上沾满了泥。

她突然醒悟过来,她已经知道谁踩坏了本特先生的花了。

尼娜是怎么发现的呢?

“破案”思维提示>>>>>>>>>>>>>>>>>>>>>>>>>>

本特先生刚刚给他的花圃浇过水,而天气晴朗干燥,因此萨拉脚上的泥一定是在她闯入花圃时沾上的。

205.门口的卷毛狗

一天,梅格雷警官在一所住宅的后门看见一个可疑男子,就把他叫住进行盘问。这时,一条毛乎乎的卷毛狗从后门跑了出来,站在那个人身旁。“你瞧,这是我们家的看家狗。”他一边摸着狗的脑袋一边说。

狗还不停地冲着梅格雷叫。“嘿!梅丽,别叫了!”听他一喊,狗立刻就不叫了,马上快步跑到电线杆旁边,跷起后腿撒起尿来。

梅格雷警官看到后不由分说地将那个男子逮捕了。

那么,他到底是根据什么识破了小偷的诡计呢?

“破案”思维提示>>>>>>>>>>>>>>>>>>>>>>>>>>

只有公狗才跷起腿撒尿,而母狗撒尿时是不跷腿的,然而,那个男子却用“梅丽”这种女性的称谓叫那条公狗。

206.叔叔的纸条

赌徒大卫一直对叔叔戴尔的钱财虎视眈眈。这天,他打电话给自己的叔叔说晚上8点去吃饭,之后他又去了水果店给叔叔买了一个西瓜,用注射器输入了毒药。

晚上他提着水果准时到了叔叔家,吃饭前,大卫让叔叔吃西瓜,然而叔叔吃完西瓜后不久就一命呜呼了。见叔叔断了气,大卫赶紧去抽屉取钱,临走时见书桌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侄子大卫晚上8点钟来吃饭”几个字,大卫担心这会引起警方的怀疑,就把那张纸撕下来带走了。

他认为这件事做得很完美,没有给警方留下什么线索,可是他刚刚到赌城就被抓捕了。

大卫到底在哪里疏忽了呢?

“破案”思维提示>>>>>>>>>>>>>>>>>>>>>>>>>>

没有字的纸也是可以给人提供信息的。

207.可疑旅客

某夜,马尼拉—北京航线的某班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海关人员开始检查旅客的行李。

检察员小刘发现从飞机上下来的3个商人打扮的人神色可疑:他们带有一个背包、一个纸箱子和一个帆布箱子。小刘查看了他们的护照,他们来京的目的是旅游。当天早上从泰国首都曼谷出发,经过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再经我国广州,然后飞抵北京。

小刘拿着护照看了一会儿,便认为他们肯定有问题,最后果然在夹层里发现了毒品海洛因。是什么引起了小刘的怀疑呢?

“破案”思维提示>>>>>>>>>>>>>>>>>>>>>>>>>>

这伙人的行踪有违常理。

208.第二枪

大楼的一间公寓里突然传出枪声,管理员赶忙过去查看,可是房门锁着,打不开。他正准备破门而入时,里面又传出枪声,子弹穿过门,差一点儿打中管理员。管理员胆战心惊地打开门,看到一个男子右手握枪,伏在桌上,已经死了。警方验尸后发现,死者头部有一个很大的弹孔,现场留有遗书,证实这是一起自杀。可是,头部中弹会立即死亡,死者怎么有可能再开第二枪呢?那么,究竟是谁开的第二枪?

“破案”思维提示>>>>>>>>>>>>>>>>>>>>>>>>>>

这两枪可能都是同一个人开的,只不过有一枪没有打中而已。

209.巨款仍在

北极探险家巴斯被暗杀在密室中,放在密室壁内的40万美元被盗去。根据这里特有的防范措施,警探伯纳认定这笔巨款还藏在宅内某处。于是当局公告拍卖巴斯的私人财产。

博物厅里,拥挤的顾客正在注视着死者一生中5次去北极探险获得的纪念品——2只北极熊标本、1只企鹅标本、3只大龟标本等。

警长预计罪犯会来,因为拍卖时间只有两天,但他担心警署人员不可能周密地注视到所有纪念品。

伯纳说:“很关键,罪犯肯定会来取某样东西。”请问:罪犯会来取什么呢?

“破案”思维提示>>>>>>>>>>>>>>>>>>>>>>>>>>

企鹅可是仅生活在南极的。

210.蜜蜂杀人

探长接到电话,一个自称罗尼的人说他的妻子艾丽被蜜蜂蛰死了。罗尼说:“今天我跟妻子去野外玩,到了野外后妻子说天气很热,就下河游泳了。我在河上等她。谁知道她一个多小时后还没回来,于是我去河边寻找她,却发现她上半身爬满了蜜蜂,下半身浸泡在水里。这时,她已经死了。”

探长看到死者手上拿着的沐浴露,闻了闻说:“这是一起谋杀案。”请问,探长为什么这么说呢?

“破案”思维提示>>>>>>>>>>>>>>>>>>>>>>>>>>

蜂蜜可是吸引蜜蜂的绝佳材料。

211.书法家李三之死

凌晨两点,值班民警李听接到一个电话,报案人称自己的丈夫被杀了,报案女子叫许美娟。

冬天的夜里,风呼呼地刮着,地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汽车开得很慢,半小时后李听才赶到出事地点。

许美娟开门把李听领到李三的书房。房间里很暖和,李听脱掉了手套和大衣,对现场进行了一番侦查,只见书房的窗门敞开着,有一股冷风吹了进来。李听向许美娟讯问发案时的情形。

许美娟说:“凌晨两点,我发现写书法的丈夫被人杀害了。”许美娟一边哭一边指着开着的窗户继续说:“我想,凶手一定是从这里爬进来,杀了人后又从这里逃出去的。”

但是李听却把手铐戴到了许美娟的手上。这是为什么?

“破案”思维提示>>>>>>>>>>>>>>>>>>>>>>>>>>

凶手如果是从窗户进来杀人的话,窗户打开至少已经超过半小时。那么,书房里不可能这样暖和。

212.杀人的录像厅

海克是一个中年男人,他讲了自己年轻时候的一段经历:

当时还没有网络,唯一值得称赞的娱乐方式就是去录像厅看录像。一次朋友生日聚会,晚餐后他们来到了街角的一家录像厅。他们先看了一部《俏美人》,后来在海克去厕所之前他们又叫老板送来了一部《犯罪现场》。然而,海克从厕所回来的时候,却从门缝中看见录像厅的老板正拿着刀在屋子里追杀他的朋友。

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破案”思维提示>>>>>>>>>>>>>>>>>>>>>>>>>>

通过类比思维,我们可以把电影的场景考虑进去,这样才能完整地思考问题。

213.正常死亡

哈里和自己的死对头梅丹理关在一起。见到梅丹理的时候,哈里天天打喷嚏,据说是得了肺炎。梅丹理对哈里很好,不过梅丹理出狱后一个星期左右,哈里就因为窒息死在监狱里了!请问,哈里是怎么死的,他的死跟梅丹理有关系吗?

“破案”思维提示>>>>>>>>>>>>>>>>>>>>>>>>>>

他极有可能是正常死亡。

214.高手下毒

探长乔装打扮来到了一个毒品头目的派对里。因为毒袅头目喜欢紫色,于是特别买了一套紫色的塑料杯装酒。

探长第一个喝完一杯酒,并把杯子倒置过来,一向小心的毒枭见状也放心地和手下开始品尝极品美酒,不过不一会儿他们就全体倒下了。

探长笑了笑说:“举手投降吧,你们都中毒了。”

请问,探长是如何使毒品贩子们中毒的?

“破案”思维提示>>>>>>>>>>>>>>>>>>>>>>>>>>

一般人都认为下毒是下到酒里,不过这次不是。

215.圣诞节疑案

圣诞节发生了一起凶杀案,警方一直在搜集证据,后来终于抓到了一个嫌疑犯,并对他进行审讯。

警长:“据证人说,当天曾有人进入死者寓所,他的身材、模样和你很相像。”

疑犯:“胡说!死者被害的那段时间,我正在澳洲。”

警长:“你当时在澳洲干什么?”

疑犯:“圣诞节那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堆雪人。”

警长:“行了,我不用取证,就知道你在撒谎,快交代吧。”

警长凭什么证明他在说谎呢?

“破案”思维提示>>>>>>>>>>>>>>>>>>>>>>>>>>

澳洲的圣诞节正值夏季,不可能下雪。

216.跳楼的尸体

有一天晚上,警方接到某旅馆的报案:9点左右有一男子从楼顶上跳楼了,当场死亡。

警方对现场进行了勘察,发现楼顶有一块木板,木板的一边搁在铁块上,另一边向楼体的边沿倾斜,也向外呈滑坡状,一条接着水龙头的塑料管仍继续往外流着水。

与此同时,警方收到法医送来的验尸材料,死者头盖骨骨折,有明显的被棍棒一类的钝器击打的痕迹。而且,被害人在摔下楼之前已经死了。

警方经过仔细严密的调查,逮捕了重大嫌疑犯甲,但疑犯甲却有不在场的证明。然而事实上,凶手就是甲。

请问,甲究竟是如何制造不在场的证据的?

“破案”思维提示>>>>>>>>>>>>>>>>>>>>>>>>>>

把冰块、铁块和木板联系起来想一想,没准能想出整个事件发生的经过。

217.屋顶上的尸体

一天深夜,M旅馆909号房间的女子,被人勒死在10楼的屋顶上。

但909号房间是从里面锁上的,而且那个女子也没有离开房间一步。

那么,凶手究竟是用什么方法将她弄到屋顶杀害的呢?

“破案”思维提示>>>>>>>>>>>>>>>>>>>>>>>>>>

只要想办法让909号房间的女子探出头就行了。

218.老狗作证

探长接到报警电话,说儿媳妇被人杀死了,凶手已经逃掉。探长到了以后,婆婆说:“我刚买菜回来,才到门口就听到有人喊救命,于是我推开门,一男子从我身边一闪而过。等我走到儿媳妇身边时,发现她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