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宁夏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路基路面
7586000000012

第12章 路基防护(1)

6.1一般规定

在满足本指南第一章“总则”中1.3节“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做好以下工作:

6.1.1施工作业面应按设计要求整修完毕。应完成施工放样,施工控制基线和施工水准点应已设置好。

6.1.2路堤防护应在沉降稳定后进行,路堑防护应在开挖后及时进行,做到开挖一阶防护一阶。

6.1.3施工所需各种合格材料应已进场,相关配合比已确定和批准。

6.2浆砌片石、混凝土预制块防护

6.2.1施工工序

6.2.2施工要点

1.路堤边坡防护在完成刷坡后由下往上分级砌筑,路堑边坡防护的砌筑应在每级边坡完成后由下往上砌筑。

2.砌筑前坡面应整平、拍实,不得有凹凸或在低洼处用小石子垫平等现象,以及存在护坡厚度不均等弊端。

3.砌筑石料表面应干净、无风化、裂缝和其他缺陷,石料应符合规范要求,砌筑时应平铺卧砌,石料的大面朝下,坡脚坡顶等外露面应选用较大的石块,并加以修整。

4.混凝土预制块应集中统一预制,场地建设应按《宁夏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工地建设)》有关规定进行,护坡逐段成型后方可进行砌筑安装。

5.每个施工段落应采用拌和机集中拌和砂浆,砂浆应保持适宜的和易性和流动性,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随拌随用。

6.砌筑时砂浆应饱满密实,采用座浆挤密施工,做到接缝交错、坡面平整、勾缝严密、养护及时。砌筑骨架时,应先砌筑衔接处,再砌筑其他部分骨架,两骨架衔接处应处于同一高度,骨架底部和顶部以及两侧范围内应用浆砌片石或预制块镶边加固,骨架应嵌入坡面,与坡面密贴。

7.在进行路堤边坡铺砌时,铺砌层的砂砾垫层材料粒径一般不应大于50mm,含泥量不宜超过5%。垫层应与铺砌层配合铺砌,随铺随砌。铺砌时应分段施工,按图纸要求设置伸缩缝、沉降缝,并做好泄水孔。

8.护坡中下部应按设计设置泄水孔,以排泄护坡背面的积水和减少渗透压力。泄水孔后应设反滤层,在反滤层与土面交界处应垫设一层土工布,以利于泄水孔排水顺畅。

9.骨架防护砌筑完成后应及时种草或铺种草皮,骨架流水面应与草皮表面平顺。

10.勾缝前应冲洗,砂浆应嵌入缝中,与石料牢固结合。

11.砂浆终凝前砌体应覆盖,砂浆初凝后应及时进行养生,养护期一般为7d。

6.2.3质量控制

1.使用的砂、片石等原材料或混凝土预制块必须符合设计及技术规范的要求。

2.砌筑时砌块要错缝,浆砌采用座浆挤密,嵌缝后砂浆应饱满、无空洞现象。砌体基础应先行施工,并与平台侧沟同时砌筑,然后再施作同级坡面的上部砌筑工程。

3.做到勾缝平顺、缝宽均匀、牢固且美观、无脱落现象。

4.平面位置、基底高程等实测项目质量要求参见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6.3护面墙防护

6.3.1施工工序

施工工序同6.2.1。

6.3.2施工要点

1.坡面应平整密实、线形顺直,局部有凹陷处,应挖台阶后用与墙身相同的圬工找平,不可回填土石或干砌片石。施工时应立杆挂线或样板控制,并经常复核,以保持线形顺直、砌体平整。

2.墙基应坚固可靠,当地基软弱时应上报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

3.墙面及两端要砌筑平顺,墙背应设反滤层,且与坡面贴合密实。墙顶与边坡间的缝隙应封严,局部边坡镶砌时应砌入坡面,表面与周边应平顺衔接。

4.砌体石质应坚硬,严禁使用风化石。砌体必须紧密、错缝,严禁通缝叠砌、贴砌和浮塞。

5.砌筑时砂浆应饱满密实,采用座浆挤密施工。养生要及时。砌体勾缝应牢固且美观。

6.砌体砂浆应用拌和机集中拌和,砂浆的和易性、流动性应符合规范要求,随拌随用。

7.按设计要求设置伸缩缝和泄水孔,伸缩缝间隙为2~3cm,施工完成后用沥青、麻絮填塞饱满。泄水孔位置应有利于泄水流向路侧边沟和排水沟,并保持顺畅。当有潜水露出且边坡流水较多的地方,应引水并适当加密泄水孔。

8.砂浆初凝后应及时进行覆盖养生,养护期一般为7d。

6.3.3质量控制

1.使用的砂、片石等原材料或混凝土预制块必须符合设计及技术规范的要求。

2.砌筑时砌块要错缝,浆砌采用座浆挤密,嵌缝后砂浆应饱满、无空洞现象。砌体基础应先行施工,并与平台侧沟同时砌筑,然后再施作同级坡面的上部砌筑工程。

3.做到勾缝平顺、缝宽均匀、牢固且美观、无脱落现象。

4.平面位置、基底高程等实测项目质量要求参见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5.要严格按设计设置反滤层及泄水孔,护坡基础地基应符合设计要求。

6.4植草防护

6.4.1一般要求

1.防护设计采用植草防护时,应根据设计防护工程形式、植草种类,备齐种子数量,报监理、设计和业主批准并备案。

2.根据工程区域选择物种,并注意工程管养。对使用外来物种应严格控制,使用前应进行本地区小范围试验,严禁使用侵略性物种。

3.现场各类机械设备,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的要求,质量证明文件应齐全、状态良好。现场各类机械设备停放位置,应合理规划、分区布置、摆放整齐,应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转正常,严禁设备带病作业。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机械(具)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清洗。

4.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应在显著位置悬挂操作规程牌,规程牌上应标明机械名称、型号种类、操作方法、保养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及特殊要求等。

6.4.2液压喷草/液压喷草植灌施工指南

6.4.2.1基本概念

液压喷草:将种子、纤维、黏合剂、肥料、保水剂和水等制成有一定黏稠度的悬浊液,通过专用喷播机械设备喷射到需要绿化的坡面上。

植灌:在坡面草坪成形后,通过人工将灌木容器苗移植到坡面上。

6.4.2.2适用范围

适用于高速公路1颐1~1颐2的路堤边坡。

6.4.2.3施工工序

坡面平整及清理→喷播机内种子等拌和→液压喷播种子→覆盖无纺布→养护→移植灌木容器苗。

6.4.2.4施工要点

1.坡面平整及清理

坡面应顺直、圆滑、平整,且稳定;坡面不稳定的石块或杂物应清除,不得有松石、危石;边坡修整后凸出或凹进均不得大于10cm。对于填石路堤边坡等不利于草种生长的坡面应回填改良客土,改良客土厚度不小于10cm,且应以水润湿,以促进改良客土自然沉降至稳定。

2.液压喷播种子

将水加入物料罐至1/3处,打开循环压力泵,加入木纤维、草籽进行循环搅拌。随着罐内水量加大,再加入黏合剂和保水剂进行搅拌。罐内水加满后,加入肥料,将罐体内的浆料持续搅拌5~10min。保水剂充分吸收水分后待用。喷播时,由高至低进行喷播,握紧喷头,左、右方喷洒,喷洒幅宽5~6m,幅高1m,喷播接茬时应压茬40cm。喷下的种子泥浆应当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及明显的颜色,不遗漏、不重复,且均匀。

3.覆盖无纺布

喷播后当天应及时覆盖无纺布,由上至下平整覆盖,坡顶延伸30cm固定;两幅相接叠加10cm,用竹筷或Φ8“U”形钉进行固定,固定间距应不大于100cm。待草长到5~6cm或2~3片叶时,揭去无纺布。揭布前应控水,揭布后及时补水,最好选在15点后揭布。撤下无纺布后,应组织人员及时收集,不得遗落在现场。

4.养护

喷播1~2d后开始养护。养护初期应让坡面保持湿润状态,初期养护时间为45~60d,以每天浇水为主,早晚各一次,早晨养护时间应在10点以前完成,晚上养护在16点后开始,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喷水养护,以免造成生理性缺水或诱发病虫害。待草长到10cm以上时靠自然降水,但如果连续高温干旱时间超过5d,应安排浇水。初期注意拔除杂草,后期在开春和入冬前视草的长势进行施肥。

5.移植容器苗

对有景观要求的路段,可考虑采用灌木容器苗移植,移植时应注意:

(1)移植容器苗前,边坡草坪已经建坪,覆盖率达80%以上。移植容器苗时间宜选在春季(2~6月)及秋季(10~11月)进行。

(2)成品苗栽植前,要选择规格统一、生长健壮的容器苗。

(3)栽植采用点植,挖穴深度应比钵体稍深;栽植距离为0.4~0.5m。移植容器苗时,要小心脱去营养钵,植入预先挖好的种植穴内,尽量保持土坨不散;用细土堆于根部,轻轻压实。

(4)栽植完毕后,浇透定根水。保持栽植基质湿度,进行正常养护。

6.4.2.5验收标准

6.4.3客土喷草/客土喷草植灌施工指南

6.4.3.1基本概念

客土喷草:针对贫瘠且不易冲刷的边坡,通过加入种植土、有机质、纤维料、肥料等合理比例配制成的专业客土基材,给植物提供正常生长的有效基质。

植灌:在坡面草坪成形后,通过人工将灌木容器苗移植到坡面上。

6.4.3.2适用范围

坡比小于或等于1颐1且不易冲刷的土质路堑边坡、二元结构边坡和破碎岩石边坡。

6.4.3.3施工工序

坡面平整及清理、开平行沟→培养基拌和→输送至喷射机→喷射培养基→液压喷播种子层→覆盖无纺布养护。

6.4.3.4施工要点

1.坡面平整及清理

平整坡面,将直径超过20cm的土块打碎,平整后坡面高差不超过10cm。清理坡面碎石和塑料垃圾等,使其有利于培养基和坡面的紧密结合。按坡面纵向间距0.2m开挖3~5cm深平行沟,纵向1m间距内不少于4条。

2.培养基拌和

培养基由种植土、有机质、肥料等按配合比掺和而成。严格按设计要求对营养基进行配合比确定,根据进场批次材料的包装换算每罐培养基的各种材料用量。使用时,各种物料按配比现场拌和,然后用小铲车将拌和好的物料铲入湿喷机的搅拌罐中,加入水后机械混搅拌不少于5min。

3.喷射培养基

用高压将机械搅拌后的培养基喷射到坡面上,喷播平均厚度为3~5cm。喷头喷射时距坡面距离宜为15m左右。

4.液压喷播种子层

混合种子、黏合剂、肥料、保水剂、木纤维和水等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的黏性浆体,利用装有空气压缩机的喷播机组,通过高压直接喷送至坡面。喷下的种子泥浆应当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及明显的颜色,不遗漏、不重复,且均匀。

5.无纺布覆盖

喷播后当天应及时覆盖无纺布,从上到下平整覆盖,坡顶延伸30cm固定;两幅相接叠加10cm,然后用竹筷或Φ8“U”形钉进行固定,固定间距不少于100cm。待草长到5~6cm或2~3片叶时,揭去无纺布。无纺布撤下后,应组织人员及时收集,不得遗落在现场。

6.养护及注意事项

前期养护须注意以下几点:

(1)编制前期养护组织措施,落实人员、水源及工器具。

(2)由于喷射后表面抗冲刷能力较差,用水车养护时要注意控制好喷头与坡面的距离、出水量和移动速度。用高压喷雾器使养护水成雾状均匀地湿润坡面。

(3)养护时间及次数。种子前期养护一般为45d,发芽期为15d,湿润深度控制在2cm左右。幼苗期依据植物根系的发展逐渐加大到5cm以上,且应控制不在基材混合物内形成“壤中流”。前期养护时间为每天养护两次,早晚各一次,早晨养护时间应在10点以前完成,晚上养护应在16点以后开始,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进行喷水养护,以免造成生理性缺水和诱发病虫害。在高温干旱季节,种子幼芽及幼苗由于地面高温容易被灼伤,每天应增加1~2次养护,每次湿润1~2cm。中期以自然雨水养护为主,每月喷水两次,并追施肥,促苗转青,交付验收。在整个养护期中,需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7.移植灌木容器苗

对于有景观要求的路段,可考虑移植灌木容器苗,详见6.4.2.4。

6.4.3.5验收标准

6.4.4CF网喷灌施工指南

6.4.4.1基本概念

针对贫瘠且易冲刷的土质或者破碎岩石边坡,通过加入由种植土、有机质、纤维料、肥料等合理比例配制成的专业客土基材,给灌木提供正常生长的有效基质,同时表层加设具有较高抗冲刷能力的CF网,以保证前期灌木生长时,基材和种子不流失。

6.4.4.2适用范围

坡比小于或等于1颐1且易冲刷的土质或破碎岩石路堑边坡。

6.4.4.3施工工序

坡面平整及清理、开平行沟→材料按配比拌和→输送至喷射机→喷射培养基→液压喷播种子→铺设CF网→施打锚钉并固定CF网→覆盖无纺布养护。

6.4.4.4施工要点

1.坡面平整及清理

平整坡面,将直径超过20cm的土块打碎,平整后坡面高差不超过20cm。清理坡面碎石和塑料垃圾等,使其有利于培养基和坡面的紧密结合。

2.开挖平行沟

按照坡面竖向间距0.2m开挖3~5cm深平行沟,竖向间距1m内不少于4条。

3.材料按配比拌和

培养基由种植土、有机质、肥料等按配合比掺和而成。严格按设计要求对营养基进行配合比确定,根据进场批次材料的包装换算每罐培养基的各种材料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