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宁夏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路基路面
7586000000021

第21章 涵洞、通道

10.1一般规定

在满足本指南第一章“总则”中1.3节“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做好以下工作:

10.1.1外购的圆管涵,质量检测、厂商质保资料应齐全,并已取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复。

10.1.2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应已得到批复;施工进度计划及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已得到批准;所需的机械设备、人员已进场到位,施工现场的各种标示牌齐全。

10.1.3拌和站已按《宁夏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工地建设)》要求建成,并具备提供符合涵洞、通道的混凝土要求的能力。

10.2圆管涵

10.2.1施工工序

10.2.2施工要点

1.圆管涵基坑的开挖应采用机械开挖。基坑开挖前应测量出基坑的开挖线,开挖时测量人员应配合观测,基坑开挖至基底高程10~20cm,采用人工开挖整修。

2.圆管涵管节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斜交管涵进出口管节的外端面,应按斜交角度进行处理。

3.管节外壁应注明适用的管顶填土高度,相同规格管节应堆放在一起,以便于取用,防止弄错。

4.管节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采取防碰措施,避免管节损坏。

5.基槽开挖后,必须检测基底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不符合要求,则必须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地基处理,至达到要求为止。

6.各管节应顺流水坡度安装平顺,当管壁厚度不一致时,应调整高度使内壁齐平。

管节必须垫稳坐实,管道内不得遗留泥土等杂物。

7.插口管接口应平整,环形间隙应均匀;平接管的接缝宽度一般为1~2cm,禁止用加大接缝宽度来满足涵洞长度要求。接口表面应平整,并用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嵌塞密实,不得有间断裂缝、空鼓和漏水等现象。

8.用于灌溉、水电设施的管涵,进水口管涵底高程应低于渠道高程1/5R~1/4R(R为圆管涵半径)。

10.2.3质量控制

1.洞身应顺直,进出口、洞身、沟槽等衔接应平顺,无阻水现象。

2.帽石、一字墙或八字墙等应平直,与路线边坡、线形要匹配,棱角分明。

3.外露混凝土表面应平整,颜色一致。

4.实测项目质量应满足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规定的要求。

10.3盖板涵

10.3.1施工工序

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基础施工→涵身施工→盖板支架安装→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生→进出水口施工→检查验收。

10.3.2施工要点

1.盖板涵的基坑开挖应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成型。挖掘机开挖距基底高程为10~20cm,人工修整基底应确保不扰动基底地质土层。

2.基坑开挖完后,应检测地基承载力,基底承载力在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盖板涵的墙身施工应采用钢模,钢模数量必须满足施工需要,以确保墙身的混凝外观满足设计要求。

4.盖板涵的盖板,分为预制安装和现浇两种施工方法。采用预制安装的,必须严格控制预制板的长度与现场的沉降缝位置严格对应。现浇法的模板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沉降缝可采用泡沫板隔开,浇筑时可“跳节”施工,基础、墙身、盖板沉降缝应在同一位置、上下顺直、贯通。

5.盖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及时养生,同时制作两组试块与其同条件养生,强度达到设计规范要求时方可拆除支架。

6.盖板涵沉降缝的处理均应采用沥青麻絮填塞,必须塞满填实。

10.3.3质量控制

1.应满足10.2.3各项施工质量要求。

2.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棱线顺直,无严重啃边、掉角。

3.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0.5%,混凝土表面出现非受力裂缝不得超过0.1mm。

4.板的填缝应平整密实。

5.施工过程中,严禁采用溜槽输送混凝土。对于山区低洼施工地段,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应采用汽车泵进行混凝土的输送,不得使用长溜槽。

10.4箱涵

10.4.1施工工序

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基础检验→垫层施工→基础钢筋绑扎安装→基础混凝土浇筑→墙身钢筋绑扎→侧、内、顶模安装加固→顶板钢筋安装→墙身、墙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生→防水层及沉降缝处理→进出水口施工→台背回填→检查验收。

10.4.2施工要点

1.基底开挖要求见10.2.2第1条和第5条。

2.在浇筑底板混凝土之前,应清除基底上的杂物,然后按要求立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钢筋绑扎过程中,必须注意防锈,钢筋腐蚀需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不合格材料必须替换,重新绑扎。

3.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方可在底板上立模浇筑侧板及顶板。

4.箱涵按沉降缝的位置可分成几个单元进行浇筑,以利于侧墙沉降缝处模板的加固,从而确保沉降缝顺直。

5.箱涵的侧墙及顶板模板架设支架应采用满堂式支架,一般采用门形支架或碗扣式支架搭设,以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对于现浇模板拉杆,应采用PVC套管,拆模后拉杆应予以拔除。

6.内模板的接缝应采用泥子处理,模板接缝应平整,以保证质量。

7.沉降缝必须按图纸规定填塞嵌缝或采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材料封缝。

8.沉降缝处应加铺抗拉强度较高的卷材,如沥青玻璃纤维布或油毡。依据设计文件确定加铺的层数与宽度。

9.箱涵混凝土顶板和侧板外表面,在填土前应涂刷沥青胶结材料或其他防水材料,以形成防水层。

10.4.3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见10.2.3。

10.5倒虹吸

10.5.1施工工序

测量放样→基坑开挖→管基施工→管节安装→管节接缝处理→防腐层施工→进出水口施工→灌水试验→涵背回填→检查验收。

10.5.2施工要点

1.倒虹吸管施工与圆管涵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基本一致,但其处理重点在于管节之间的接缝处理。

2.倒虹吸在填土覆盖前必须作灌水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填土。

10.5.3质量控制

倒虹吸施工质量应满足《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100/1-2004)规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