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宁夏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路基路面
7586000000023

第23章 路基监测与观测

12.1一般规定

在满足本指南第一章“总则”中1.3节“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做好以下工作:

12.1.1路基施工期的动态控制标准可参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执行。

12.1.2软土地基、路堑边坡、滑坡、高填方路堤开工建设,应同时开展动态监测工作。监测成果数据应定期上报施工、监理、设计和建设单位备案,以配合动态设计、动态施工方案指导施工。

12.1.3预应力锚固工程张拉锁定应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一定比例锚孔预应力值的监测,并应定期上报建设等相关单位备案。

12.2软基工程观测

12.2.1监测目的

1.监控整个施工过程中路基的稳定性,控制填土速率。

2.推测工后沉降,确定开始铺筑路面的时间。

3.了解在新增荷载的作用下,路基下卧土层附加应力的变化情况。

4.了解复合地基的力学与变形性状。

12.2.2监测内容和方法

沉降与稳定监测、观测的适用方法和范围见表12-1表12-1监测范围表观测项目仪表名称观测目的地表沉降地表型沉降仪(沉降盘)用于沉降管理;根据测定数据调整填土速率;预测沉降趋势,确定等载预压卸载时间;提供施工期间沉降土方量的计算依据地表水平位移及隆起量地表水平位移桩(位移边桩)用于稳定管理;检测地表水平位移及隆起情况,以确保路堤施工的安全与稳定地下土体分层位移量地下水平位移计(测斜管)用于稳定管理与研究;用作掌握分层位移量,推定土体剪切破坏的位置,在软土指标较差、填土较高、填方路基在施工过程中易失稳时采用12.2.3观测点的位置、数量、频率及埋设按设计或合同文件的要求。

12.2.4在施工期间,应严格按设计或合同文件要求,同步进行沉降和稳定的跟踪观测。对观测资料应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和汇总分析,以指导施工和提供相关单位作为评估依据。

12.3路堑边坡或滑坡监测

12.3.1监测目的

1.监控整个施工过程中路堑边坡或滑坡的变形情况。

2.通过监测坡体变形、锚孔预应力值变化情况揭示坡体稳定状态,指导工程施工,控制施工进度。

3.运营期监测,揭示坡体变形、预应力值的变化情况,控制工程安全运营。

4.通过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其变形规律,以指导类似工程建设。

12.3.2监测内容和方法

探测相对于稳定地层的地下岩体的位移,证实和确定正在发生位移的构造特征,确定潜力在滑动面深度,判断主滑动面,定量分析评价边(滑)坡的稳定状况,评判边(滑)坡加固工程效果地下水位监测人工测量观测地下水位变化与降雨关系,评判边坡排水措施的有效性支挡结构变形、应力测斜仪、分层沉降仪、压力盒、钢筋应力计支挡构造物岩土体的变形观测,支挡构造物与岩土体间接触压力观测12.3.3观测点的位置、数量、频率及埋设应符合设计或合同文件要求。

12.3.4在施工期间,应严格按设计或合同文件要求同步进行沉降和稳定的跟踪观测。在观测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检查,处理完毕后,方能继续观测。

对观测资料应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和汇总分析,以指导施工和提供给相关单位作为评估依据。

12.3.5预应力锚固工程

1.沉降与稳定监测、观测的适用方法和范围见表12-3。

表12-3预应力锚固监测

预应力锚杆

工作阶段

监测内容监测项目

施工阶段

锚杆体

锚杆工作状态及

锚杆的施工质量

锚杆张拉力,锚杆伸长值,

预应力损失

锚固对象加固效果被锚固体的位移及变化

工程运营阶段

锚杆体锚杆的工作状态预应力值变化

锚固对象锚固工程安全状况被锚固体的位移及变化2.观测点的位置、数量、频率及埋设应符合设计或合同文件的要求。

3.一般情况下,锚杆张拉锁定后第1个月内每日观测一次;第2~3个月内每周观测一次;第4~6个月内每月观测3次;第7个月至1年内每月观测两次;1年以后,每月观测1次。在观测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检查,处理完毕后,方能继续观测。观测成果应及时整理,第1年内的观测成果将作为工程验收的资料。

12.3.6坡体位移监测

在路堑高边坡防护加固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都要求对其坡体进行变形控制与监测,以便进行动态设计和确保施工安全,也可以检验工程效果。高边坡的坡体位移监测方法一般可分为简易观测法和专业仪器监测法,对于一般的高边坡均要求实施简易观测,简易观测由施工单位现场技术人员负责完成;对于重点的复杂的路堑高边坡或滑坡病害,除要求采用简易观测外,还必须对其坡体变形进行专业仪器监测,专业仪器监测采用钻孔测斜仪监测,要求委托专业单位承担。坡体深部位移监测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其监测周期为每月一次,在雨季或坡体变形较大等特殊情况下应加密监测,遇有坡体变形不稳定时应延长监测期限,直至坡体稳定、变形终止或在安全的限值范围内。

以上路基施工过程的监测与观测工作,除一些相应简单的可用简单仪器进行观测外,施工单位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与观测。

12.4高路堤稳定和沉降观测

12.4.1监测目的

1.通过监测揭示路堤变形情况,指导工程施工。

2.揭示路堤稳定状态,根据情况确定路堤防护工程措施。

3.控制工后沉降,指导后续工作的开展。

12.4.2监测内容和方法

沉降与稳定监测、观测的适用方法和范围见表12-4表12-4高路堤监测方法观测项目仪具名称观测目的地表水平位移量及隆起量地表水平位移桩(边桩)用于稳定监控,确保路堤施工安全和稳定地下土体分层水平位移量地下水平位移计(测斜管)用于稳定监控和研究,掌握分层位移量,推定土体剪切破坏位置,必要时采用路堤顶沉降量地表型沉降计(沉降板或桩)用于工后沉降监控,预测工后沉降趋势,确定路面施工时间12.4.3观测点数量及埋设按设计或合同文件的要求。

12.4.4在施工期间,应严格按设计或合同文件要求,同步进行沉降和稳定的跟踪观测。在观测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检查,处理完毕后,方可继续观测。

观测成果应及时整理,并将其作为工程验收的资料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