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他们为何而来
76029000000012

第12章 序(2)

辑二 半岛渔村手记

我对半岛东部是熟悉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演进,一切都在变化,也许仅仅离开了几年,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就会有一种陌生感,有的地方竟变得面目全非……从过去到现在,这里一直是北方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因为这些渔村拥有长长的海岸线,自古以来就得益于鱼盐之利。而今除了传统产业,还有海产养殖和加工,物质积累日益丰厚。近四十年来海边出现了不少有名的富村,有的还顺应时势迅速扩大经营范围,成立起所谓的“集团”。

那些财富积累比较快的村子,其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大多坎坎坷坷,起起伏伏。有的小村拼挣了几十年,最终成为实力惊人的“集团”,拥有大型工副业生产基地,甚至还办起了自己的医院和艺术馆。但凡成功都不会偶然,这可以从村庄内部,也可以从周围的环境得到更深入的了解。

如果在集中的一段时间里考察某一个“集团”,而后再把考察范围扩大到许多自然村,就会在对比中鉴别,从它们不尽相同的演变轨迹,看到诸多差异和共同点。沿海岸线前行,从东到西一路走下去,将经历一些迥然不同的风景。这一路会让人感慨万千,同时也会收获无限。

每个富裕的村庄都有努力奋斗的过去,那当然是特别辛苦的,这其实正是他们的事业由小到大的一部发展史。剖析一些“个案”,将发现他们选择的路径不同,方向有别,最后的结局也就大相径庭。有的村庄经济实力虽然比过去强大了许多倍,但自然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破坏,对周边的伤害也很大,以至于常常引起众怒。就生活而言,健康和安全已经成为当代人的基本要求,所以半岛人对环境状况普遍看重,并且习惯于将当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联系起来评估。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这更是一种时代的觉悟,是最值得珍视的社会成长元素。

另外给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人们的忧虑和愤慨。有的村庄和个人是以极大地损害他人利益作为自身发展的条件和前提的,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比较普遍的现象,即在一个富裕的村庄周围往往有更多贫困的人、不愉快的人。特别是自然环境,由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村子搞起了许多工业项目,其中许多项目不宜在一二线城市做,这才得以落户乡村。结果是如此悲惨:方圆几十里都被搞得空气污浊,重金属污染,噪音污染,植被破坏,地下水基本上不能饮用,连灌溉使用都很难了。

显而易见,如果仅仅是看一个“集团”的“优越”,或许会心生乐观,但是将眼光稍稍放远一点,就会产生出极大的不安。

我们在半岛地区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创业者”,他们是当年的特殊群落。一般来说这些人都颇有胆量,往往生猛而机智,有的在几十年的奔波中累垮了身体,早早过世。这些人一般并不缺少聪明,一旦受到某种发展前景和目标的激励,会不顾个人安危地往前突进。可也正是因为每个奋斗者的境界不同,胸襟不同,做出的事业也就不同,后果差异巨大。

推崇时代的富豪是容易的,让一双眼睛始终追求真实和正义却是困难的。显然,许多人追逐的是不义之财,实际上属于不道德的强者。

一个人在半岛地区的记录与写作,可以成为不断自叮和提醒的过程。一个民族的利益与民众的良好心情总是高度一致的,如果在求得自身利益的过程中破坏了许多人的心情,尽管取得了巨额财富,也一定是不值得吹嘘和赞许的。

从半岛地区的现状可以看出,这里的乡村正在走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非常关键的。民众对精神生活包括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十年前相比变化巨大。这是互联网时代信息交流的成果:知道得越多,要求也就越高。他们不再听信那些唯经济论者的蛊惑,而是开始追求个人的生活品质,着眼于长久,关注事物的本质。就这一方面来看,对那些一直被某些人当成榜样的乡间“集团”,实在需要换一个打量的眼光。

汲取“成功者”的经验是困难的,把“成功者”身上不成功的方面区别出来,可能是更困难的。让我们试用全面与综合的眼光去打量这片飞速变化的海岸,获得一个理性的判断。

一路看来,随手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