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7668500000015

第15章 管理者要赋予企业生命(3)

早年的经历和多年的经商经验让李嘉诚深知,经营企业绝非易事,犯错是时常有的事。对于公司里那些犯错的员工,李嘉诚在命令其改正的同时,也会带头检讨,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尽量不给部下留下失败的阴影。在长实公司,越是被李嘉诚重用的员工,所挨的批评也就越多。但是被李嘉诚批评后,这些员工并不会被扫地出门,也不会受到严厉的责罚,而是会得到改正的机会。李嘉诚认为,谁都不会希望自己经常犯错,只有经历过失误,并且能够从中学会新的东西,以后才不会在同样的路上摔倒第二次,企业为员工的错误埋单也就值得了。正如李嘉诚预想的那样,经过了这样的锤炼,那些犯错的员工果然大多会有所作为。

一次,李嘉诚公司里的一个年轻经理去与外商谈判。由于外商的态度蛮横,不仅对这位经理颐指气使,还对合同指手画脚,提出了许多无理的要求。这位经理一忍再忍,最终因为忍受不了外商的咄咄逼人,而和他大吵了一架,两个人不欢而散,合同自然也没有谈成。

李嘉诚知道这件事后,叫人把这位经理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这位经理心想:“损失掉这么大一笔生意,肯定会被老板骂一顿,开除自己也是理所当然的。”当他战战兢兢地站在李嘉诚面前时,李嘉诚却没有责骂他,而是和他讲了许多在谈判时应该注意的细节和技巧,并说自己已经和那位外商沟通过了,对方承认是自己有错在先,愿意就合同的条款重新谈判。因为这位年轻的经理已经和那位外商打过交道,对于具体事务比较了解,所以还是由他去谈判。这次,年轻的经理吸取上次的教训,把合同签了回来。

对于员工的犯错,李嘉诚始终是持包容的态度,他认为一个人会犯错误,就意味着他不是一个循规蹈矩、安于现状的人,而是一个具备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精神的人。身为这种员工的领导者,就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鼓励他们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 李嘉诚智慧

在中国,大多数企业都只是激励成功,而不包容失败。其实,对于员工来说,管理者在其失败时向他伸出的一只手,比在他成功时管理者用两只手拍出的掌声,更容易让他感动。

有一次,楚庄王设酒宴款待群臣,有一个臣子在平时就十分欣赏王妃的美貌,在这次宴会上,王妃恰恰坐在自己身边,因此这个臣子心中暗喜,想要寻找机会逗逗王妃。

正所谓天遂人愿。在饮酒的过程中,突然一阵大风刮来,吹灭了宴会厅的蜡烛,室内顿时变得一片漆黑,这时那个臣子趁机用手拉扯王妃的衣袖。王妃被调戏后十分生气,机智的她扯下了那个臣子的帽缨,并悄悄告诉了楚庄王。

出乎意料的是,楚庄王不仅没有大发雷霆,让人尽快点燃蜡烛进行查看,反而下令让所有臣子在蜡烛没有点燃之前,把自己的帽缨摘下来扔在地上。

群臣照办后,楚庄王才命人点燃蜡烛,而那个调戏王妃的臣子也因此逃过一劫。

后来在一次战役中,这个臣子表现得勇猛异常,不仅杀敌无数,还救了楚庄王的性命。

其实,对于管理者来说,容许员工犯错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领导者处理好与下属关系不可缺少的品质,而且也能够给企业带来诸多好处。索尼的创始人盛田昭夫是一名优秀的企业家。他之所以能够把一个最初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就在于他和李嘉诚一样,能够包容员工的错误,给员工改正的机会。

索尼公司尊重每一位员工。难免会有些员工犯一些错误,公司的观点是,只要能知错即改,引以为戒,那就还有可取余地。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曾经说过:“放手去做好认为对的事,即使你犯了错,也可以从中得到经验教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曾有一次,索尼公司属下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对盛田昭夫抱怨说,公司里有时会出点差错,但又找不出该负责任的员工。

听了这名总经理的话,盛田昭夫认为没有必要找出担责任的员工。因为就算找到担责的人,如果这名员工因犯错误而被剥夺升迁机会,也许就会从此一蹶不振,更别说为公司做更大的贡献。即使你把他开除了也于事无补,还得另外找一位熟悉情况的员工接替他。所以只要找出犯错误的原因,让所有员工都能够吸取教训,避免第二次犯错即可。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位部门经理,由于一次失误,使公司损失了几百万美元。事情发生后,很多人都认为这个经理会被开除,这个经理也感觉自己没有脸面再待在公司,所以找到杰克·韦尔奇提出辞职,但是杰克·韦尔奇只是平淡地说了一句:“你走了,这几百万学费不是白交了?”从那以后,这位经理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其实,在美国也有很多大公司的管理者不仅能够容忍员工的错误,给其改正的机会,还会鼓励员工犯一些“合理性的错误”。那么,“合理性的错误”指的又是怎样的错误呢?这主要是指在工作中,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经济战”中,对于要承担一定风险的经营决策,敢于开拓进取,勇于承担风险者,或因为对手实力太强、自身条件不足,或因为合作伙伴配合不好、不守信用而产生的错误和问题。而对于那些因为消极怠工、蛮横胡来而产生的错误,公司是绝对不会容忍的。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每一个管理人员都是从普通员工成长起来的,也都是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而逐渐成熟的。如果管理者不给员工犯错的机会,总是想着一手牵着走,或是沉溺于批评、抱怨当中,不管什么铁也注定成不了钢。领导者对于下属的非原则性错误,不要穷追猛打。在批评时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教育人,而不是以一种近乎刻薄的方式去挖苦打击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下属的拥戴,推动企业的发展。

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当做到少说话、多倾听

● 李嘉诚案例

在古希腊流传着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上帝对每一个人都很公平,他赐予我们的都是一条舌头、两只耳朵,所以我们从别人那儿听到的话,可能比我们说出的话多两倍。”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少说话、多倾听,作为一个管理者,更应该做到这一点,学会倾听,积极采纳他人正确的意见,是一个优秀管理者所具备的重要素养。

作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李嘉诚十分注意广开言路,非常善于吸收和听取别人的意见。他认为,要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不单要努力,更要听取别人的意见。李嘉诚曾说:“决定大事的时候,我就算100%清楚,我也一样召集一些人,汇合各人的资讯一起研究。因为始终应该集思广益,排除百密一疏的可能。这样,当我得到他们的意见后,看错的机会就微乎其微。这样,当各人意见都差不多的时候,那就绝少有出错的机会了。”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李嘉诚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光靠他一个人的智慧,肯定不能管理好这么大的集团,因此他一直强调集思广益的重要性。在李嘉诚的身边,有一个智囊团,里边有各式各样的人,但是他们无疑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公司的每一项决策,李嘉诚都会召集智囊团进行商议,然后再做出决定。

在一次采访中,有记者问到李嘉诚当别人和自己意见不合时,他是如何处理的。李嘉诚是这样回答的:“你自己应该知识面广,同时一定要虚心,听听专家的意见。我常常是这样,假如一个项目我认为是不好的话,我还是非常虚心地听。有的时候,可能90%是你认为不好的,但他讲的10%是你不知道的,那么这个10%可能就是成败的关键。”

李嘉诚不仅善于倾听内部员工的意见,对于外人的意见,他也能够虚心接受。

李嘉诚发售位于新界的别墅楼盘时,香港《明报》旗下的广告公司是其代理。有一次,广告公司派人到现场进行考察,发现别墅已经全部建好,只是周边的道路还没有修好。当时正下着小雨,导致道路非常泥泞,广告公司的人没走多久,鞋子、裤脚上就沾满了泥土。于是见到李嘉诚后,广告公司的人建议李嘉诚最好能把周边的路修好,然后再对外发售。

听完对方的意见后,李嘉诚说:“你的建议非常好,我马上吩咐人去落实。”很快,别墅周边的道路被修好了,而且四周还种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结果发售情况非常好。从那以后,每当李嘉诚再建高档别墅,都会首先把周围的环境治理好。

李嘉诚的所作所为,正体现了一个成功管理者的智慧。成功的管理者不会一味地显露自己的才华,而是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借别人的智慧来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