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7668500000019

第19章 公司不是靠一个人,而是靠整个组织(3)

在李嘉诚的洋人阵容里,英国人马世明是值得一提的。他原本效力于怡和财团,是李嘉诚的竞争对手。后来他辞职创业,开办了一家工程公司,与李嘉诚有直接的业务冲突,但是李嘉诚并没有计较这些,相反,因为欣赏马世明的学识与才干,想方设法要将其网罗到自己的旗下。为了达到目的,李嘉诚在1984年收购了马世明的公司,随后将其提升为和记黄埔的总经理,负责和记黄埔属下的货柜码头、电信及零售贸易等业务。不久,李嘉诚又任命马世明为嘉宏国际和港灯董事局主席。对于李嘉诚的知遇之恩和信任,马世明自然十分感激。他勤恳工作,为和黄创下许多丰功伟绩。

由此可见,李嘉诚以博大的胸怀,包容引进洋人,采取“以夷制夷”策略,可谓大获成功,硕果累累。

● 李嘉诚智慧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在现代企业中,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必须具有容纳不同人才的胸怀,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实现全球化。李嘉诚曾说:“要有同理心,能易地而处,张开心胸去体会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人们的所思所想,才可以超越种族、性别、年龄、文化及其他隔膜,不单要努力提升自己,更要致力于建立社会共同的尊严,否则我们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要能彼此和谐相处,只是遥遥不可及的希望。”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家虽然非常勤奋、能力很强,但他们却不能像李嘉诚一样,做到心胸开阔。他们不能包容人才,导致人才的流失,这就为他们的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张春是一家IT公司的老板,他年轻有为,短短几年时间就将公司发展得很不错。为了能够让公司拥有更好的前景,张春招聘了一批大有可为的高管。这批高管确实很能干,在他们的带动下,公司的业绩屡屡提升。

但张春此时却觉得有点担忧,他怕这些高管在熟悉了业务之后,带走自己的客户资源。他对高管中一位名叫麦克的美国人尤其不放心。麦克曾经在外企工作,能力很强,而且麦克多次表示,自己将来也是要创业的。

张春担心麦克会卷走自己的客户,每当麦克提出新的建议或者新的发展方案时,张春总是想办法打压。他希望能够压制麦克的发展势头,不让他在公司的势力过大。没过几个月,麦克就觉察出张春对自己的不满和猜忌,主动辞职了。

本来,麦克走了,张春可以松一口气,但是他发现随着麦克的辞职,公司流失了一大批刚拓展的新客户。原来这批客户是麦克拓展的海外客户,还没有发展成熟,麦克就辞职了,这批客户自然也就无人去接洽,便没能继续与公司合作。

张春的不能包容,不仅让他损失了巨大的利益,还伤害了公司员工的心。员工们会觉得自己的团队领导不够信任自己,会在公司待得没有意思。

作为企业领导,维护团队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怀有一颗包容开放的心,能够接纳不同的员工,尤其是能力超群的员工,要将这些员工的心拉到自己这里来,让他们一心一意为公司出力,而不是用猜忌和防范,将这些员工的心越赶越远。

成就事业最关键的是要有人帮助你

● 李嘉诚案例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子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海。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意思是说借助马匹的人,不一定是跑得快的人,却可以行千里路;借助小船的人,不一定是会游泳的人,却可以横渡江海。君子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是擅长借助身边的事物。

荀子的这段话可谓至理名言,形象地说明了善于借用其他事物来提升自己能力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华,能力多么强,他的智慧和才能也是会有一定局限性的,唯有借助他人的能力和智慧,取长补短,为己所用,才能收获成功。成功的企业家大多是善于借用“外脑”,把他人的智慧拿来为己所用的人,李嘉诚就是其中的一个。

在长实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李嘉诚不仅重视集团内部的人才,而且还像古代的孟尝君一样,十分重视拉拢外面的“客卿”,通过他们的出谋划策来壮大集团。李嘉诚曾说:“长江取名基于长江不择细流的道理,因为你要有这样豁达的胸襟,然后你才可以容纳细流。没有小的支流,又怎能成为长江?只有具有这样博大的胸襟,自己才不会那么骄傲,不会认为自己样样出众,承认其他人的长处,得到其他人的帮助,这便是古人说的‘有容乃大’的道理。假如今日没有那么多人为我办事,我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办法应付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成就事业最关键的是要有人帮助你,乐意跟你工作,这就是我的哲学。”

在这些“客卿”中,袁天凡是一位投资奇才。他因为帮助李泽楷成功策划了盈科数码动力公司上市,因而被业界誉为“盈动军师”。袁天凡1952年出生于上海,在5岁的时候来到香港,后来于1976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经济系。

大学毕业后,袁天凡回到香港,从事债券工作,在业界逐渐崭露头角,被李嘉诚发现。李嘉诚对他很欣赏,萌生了把他招揽到自己公司工作的念头。在1991年的时候,李嘉诚和荣智健等香港富豪联手收购恒昌行时,李嘉诚开始游说袁天凡出任恒昌行行政总裁。袁天凡被李嘉诚的诚意打动,答应出任行政总裁,李嘉诚给他的年薪是600万港元。但是后来因为荣智健要求向其他股东收购恒昌行其余的股份,袁天凡便愤然辞职了。他辞职之后,和老同事梁伯韬、杜辉廉创立了天丰投资公司。袁天凡占51%的股权,是大股东,还担任了董事总经理。

虽然袁天凡另起炉灶,但李嘉诚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因为爱惜袁天凡的才华,当即认购了天丰9.6%的股份,表示自己对袁天凡的支持。在1996年的时候,李泽楷想要投资高科技,但自己并不是很懂这一行,非常需要一个靠得住的专家来出谋划策。李嘉诚便想到了袁天凡,他亲自出面,邀请袁天凡帮助李泽楷。

袁天凡为人清高,但他很欣赏李嘉诚的为人,便答应出面帮助李泽楷。他公开表示:“他们(李氏父子)真的比较重视人才。如果不是李氏父子,我不会为香港任何一个家族财团做事的。”在袁天凡的策划下,李泽楷的盈科数码动力上市成功。

善于借用他人智慧的人,能够弥补自身的一些缺陷,积蓄自己的力量,等到厚积薄发的那一天,你也可以成为“超人”。

● 李嘉诚智慧

钢铁大王卡内基曾经预先写好自己的墓志铭:“长眠于此地的人懂得在他的事业过程中起用比他自己更优秀的人。”在当今社会,聪明人都是通过别人的力量去达成自己的目标,借助别人的智慧解决和处理问题,而且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刘邦在创建西汉政权之后,曾对群臣讲起自己的成功之道,他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吾擒也。”

刘邦的这段话充分说明,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也许在专业知识、智商等方面并不如其他人,但是他们善于借用团队成员和外人的智慧,为己所用,最终收获成功。

一个小男孩儿在院子里玩耍,看到一块大石头有些碍事,就想把它挪开,结果因为石头太重,试了几次都没有搬动。就在他准备放弃的时候,他的爸爸从屋子里走出来,鼓励他说:“加把劲,你一定会成功的。”

听了爸爸的话,小男孩儿又试了几次,依然没有搬动石头。他懊恼地对爸爸说:“这块石头太重了,我真的不能搬动它。”

父亲走到石头前,轻松地把它挪开,然后笑着对小男孩儿说:“我就在你身边,你为什么不请求我的帮助呢。”

在当今社会,很多人都想成为成功者,但是在前行的过程中,许多人都因为自身原因早早缴械投降。就像文中的小男孩儿一样,他觉得自己尽了全力,并没有看到身边的资源。放弃可以借用的头脑和智慧,恰好证明自己没有头脑和智慧。

从别人身上吸取智慧的营养补充自己,这比从别人身上获取金钱更为实惠,而对那些帮助自己的人知恩图报,则会彰显你的人格魅力。李嘉诚善于让有能力的人成为自己的“客卿”,而对于这些功臣,他也是投桃报李。为了回报杜辉廉的效力之恩,当杜辉廉与人合伙创办百富勤融资公司时,李嘉诚发动连同自己在内的18个商界巨头参股,为其助威。在百富勤集团成为商界小巨人后,李嘉诚等又主动摊薄所持的股份,好让杜辉廉与合伙人的持股量达到绝对的“安全”线。对于李嘉诚给予的丰厚回报,杜辉廉自然十分感激,也更加心悦诚服地充当李嘉诚的“客卿”,即使在其身兼两家上市公司主席的情况下,仍忠诚不渝地充当李嘉诚的股市高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