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7668500000002

第2章 厚道是品德,更是利益(1)

(处世理念)

人生有没有既定命运,我不知道,但每一天我们在那“零”和“非零”间选择,我们其实正在不断选择自己一生的命运。没有人可以为你打造未来,只有你才知道怎样去掌握。人生之路在于不断探索,而不是乞灵于迷信。

生长与变化是一切生命的定律,昨天的答案未必适用于今天的问题,只有你的原则才是你生命导航的坐标,只有你的情操才是你鼓舞生命的力量。—李嘉诚

未学经商,先学做人

● 李嘉诚案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感叹:“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 如何做人,不仅仅体现出一个人的智慧,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重要课题。不管一个人的先天条件多么优越,后天多么努力,背景条件多么好,如果他不懂得做人,导致自己的人品很差,以至于没有人愿意与他相处,那么,他的事业也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一位商界成功人士曾说:“先做人,后做事,做人做好了附带着就把事情做了。”这也就意味着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贵,都要首先学会做人。李嘉诚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未学经商,先学做人。”

李嘉诚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在生前教给他很多珍贵的做人道理,比如“贫穷志不移”“求人不如求己”“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等。父亲的熏陶和教诲令李嘉诚从小就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这些观念在他日后的经商过程中,也自然而然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我做什么事情都讲求诚实、诚信,以诚交友,虽然世界上有许多蛊惑的人,但如果你以诚待人,再加上有智慧,你便好得多。”李嘉诚一生都恪守商业道德,他的人品和良好的做派为他在商界乃至整个社会都赢得了极佳的口碑。

如今商海浮沉,唯有诚实者才能长久。如李嘉诚所言:“诚实的人,方能永远有饭吃。”诚实,人人皆知,却未必人人能践行之。李嘉诚做到了将诚实落实到人生的每一步中,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回顾李嘉诚在事业上的每一步,特别是一些至关重要的转折点,都将诚实落实得毫厘不差。第一次是离开塑胶公司自己创业,辞行时,李嘉诚非常诚实地对老板说:“我离开您的塑胶公司,准备自己干,难免会用到在您这儿学到的技术和管理理念,甚至可能会开发同类产品,请您理解。因为,从现在的形势来看,我不开塑胶厂,其他人也会开。不过,请您相信,我不会违背做人的原则,带走您的客户。我会另外开辟销售市场。”

第二次是李嘉诚自主创业后,代表自己的厂子和老外谈生意。由于用货量很大,外商要求李嘉诚出示担保人的亲笔担保书,但由于企业太小,没人愿意为他担保。李嘉诚只得告诉外商:实在抱歉,我没有找到担保人。外商见李嘉诚如此诚实,竟然破例同意和李嘉诚的厂子签合约,并夸赞李嘉诚,说他的为人就是最好的担保。

外商告诉李嘉诚:“说实话,我们从来没有和没担保的公司合作过,但是,你的诚意打动了我们。我们做生意最看重的就是诚信,你不必去找担保公司了,我们愿意跟你合作。”

没想到,面对渴望已久的合约,李嘉诚却拒绝了。他对外商感激地说:“感谢您这么信任我,可是,由于资金问题,我没有办法定您这么多货。谢谢您的好意,我们还是无法签约。”

李嘉诚的这一举动让外商很诧异,对这个中国人也更感兴趣,生意圈内没有谁不想着占便宜谋利润,而李嘉诚却将做人看得比利润还重要,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君子。于是,外商决定无论冒多大风险都和李嘉诚合作,帮这个年轻人一把。李嘉诚的诚实为厂子解决了资金问题,也为同行所称赞。

上述两例是李嘉诚诚实经商中常见的表现,他在用自己的行动证实着自己做人的诚实和道德的完善。无信而不立,商人贵在一个“信”字,“信”就是我们所说的诚实。对于白手起家的李嘉诚来说,30岁就成为富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信”。李嘉诚的“信”还和他为人的“诚”分不开,即“诚信”。李嘉诚不但自己坚守着做人基本的诚信,还时时刻刻不忘提醒身边的人要守信,要遵守做人的基本原则。

● 李嘉诚智慧

俗话说“无商不奸,无奸不商”,这个“奸”字在中国商业文化中被强调。可是,李嘉诚却坚守了中国人的道德之本,即“诚信”。李嘉诚认为生意做多大没关系,但做人一定要脚踏实地、诚实可靠。李嘉诚说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保持企业生生不息,不仅是时下流行的介绍企业时在宣传册打上使命,或是懂得说两句具有人文精神的语言,而是在商业秩序模糊的地带力求建立正直、诚实的良心。”

诚实是做人之本,诚实亦是做事之本,之于商人更是如此。大千世界,人上一百则形形色色,有的奸诈,有的投机,有的傲慢,有的狂狷,各色人等或许能取一时之利,然而唯诚实的人才能成就一番大事。

松下电冰箱刚开始出口国外时,有一批货物运抵香港。当香港代理商收到货后,发现这批货物的包装由于运输原因,已经变得破烂不堪,这不仅不方便顾客提货,还会影响松下电冰箱在顾客心中的形象。代理商非常着急,立即派人飞到松下的总部,报告了这一情况,松下公司得到消息后,非常重视,高层领导与这名代表开会协商,最终承认这批货物的包装不良是松下公司造成的,所以愿意承担一切后果。后来,这名香港代理商成了松下公司最忠实的代理商之一。

如果这名代理商为了利益,昧着良心不向总部汇报这件事情,那他之后的生意也不会越做越大,因为隐瞒可以瞒得了一时,却瞒不了永远,一旦事情被披露出来,总部就会对这名代理商的人品产生质疑,自然也就不会让他再代理商品。正是因为这名代理商的人品可靠,做人踏实,总部才会放心将产品交给他代理。

经商虽然要赚钱,但却千万不能为了赚钱而放弃做人的底线,只有人品好、讲信誉、诚实可靠的人才能在商海沉浮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些投机取巧,偷奸耍滑的人最终会被大家看清,与之划清界限。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网上交易社区,eBay在网络商务领域所取得的成功是惊人的。只用了5年的时间,eBay就实现了销售额超5亿美元的惊人业绩,并且以每年5亿美元的增速快速增长。

eBay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功,要得益于它的电子信誉制度。这个网站要求每一个买家对卖家做信誉评分。如果有超过2%的买家对卖家不满意,就会影响到卖家未来的生意;如果有超过5%的买家对卖家不满意,就没有人愿意和卖家做生意,这就导致eBay的每一个卖家都特别重视自己的信誉,并且为了维护自己的信誉,卖家在交易中会尽力提供良好的服务,这也使得他们的服务态度甚至比一些实体店还要好。

由此可见,讲究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养。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能够给人以信赖感,让人乐于接纳。可以说,诚实守信这种品质是通向成功的铺路石,以诚信作为基石的人生道路,会变得通畅无阻,而以奸诈作为基石的人生道路,终有一天会滑坡坍塌。

如今商海浮沉,唯有讲求诚信者方能长久。正如李嘉诚所言:“诚实的人,方能永远有饭吃。”诚实,人人皆知,却未必人人都能践行。李嘉诚却可以做到将诚信落实到自己人生中的每一步,这一点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

● 李嘉诚案例

有些生意人在做生意时,经常害怕自己会吃亏,甚至连一角半分也要算得很清楚。在李嘉诚看来,做生意时就不应该怕吃亏,一些可要可不要的利润完全可以让给对方,有时候吃亏可能也是一种福气。

李嘉诚说过:“做生意一定要估计对方的利益,这样人家才愿意与你合作,并希望下一次合作,我一直奉行互惠精神。当然,大家在一方天空下发展,竞争兼并,不可避免,但即使这样,也不能抛掉和为贵的态度。”

李嘉诚早年做生意时,曾有一家贸易公司向他订购一批塑料产品,准备运往美国销售。当这批货物卸船付运,向对方收取货款时,这家贸易公司的负责人却因为一些原因要取消合同,但是答应给一些补偿。由于这件事并没有给李嘉诚造成太大损失,考虑到以后可能还要和这家贸易公司合作,李嘉诚并没有要求对方赔偿损失。他和贸易公司的负责人说:“日后若有其他生意,我们还可以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

几年之后,李嘉诚开始转型做塑料花生意,一天一个美国人找上门来,要和李嘉诚进行合作,说是当初那家贸易公司的负责人极力推荐的,还说李嘉诚是一个完全值得信赖的生意伙伴。最终,李嘉诚与这位美国人谈成了6个月的订单。经过这6个月的愉快合作,这位美国人发展成为李嘉诚的永久客户,成为李嘉诚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合作伙伴。

1973年香港发生股灾,到1974年底,恒生指数一度跌到150点。虽然1975年恒生指数有所回升,但是深受股灾之害的投资者们仍然“谈股色变”,不愿意把手中的闲钱投入到股市中。李嘉诚却根据当时股市低迷的情况,每股作价3.4港元,由长实发行2000万新股与他本人,并且宣布放弃两年的股息。随后香港股市持续高涨,长实股票更是升幅惊人,李嘉诚获得的实利要远远高于他当年牺牲的股息。

李嘉诚每年都会放弃上千万元的董事酬金,把这些钱投入到公司的运营中,赢得了公司上下众多股东的一致好评。李嘉诚豁达的胸襟让他们更加信任长实系股票,其他投资者受到他们的影响,也纷纷购买公司的股票,长实系股票被抬高,长实系市值大增,作为公司最大的股东,李嘉诚当然是最大的受益者。

李嘉诚经常教导两个儿子,在和别人做生意时,如果能拿到七分的利润,甚至能拿到八分的利益,那么就拿六分好了,因为只有这样,才会为自己赢得好声誉,吸引更多的人来合作。如果能拿七分利润你偏要拿八分利润,能拿八分利润偏要拿九分利润,那么谁还会和你合作?

李嘉诚一生中和许多人进行过或长期或短期的合作,合作结束后他总是愿意少拿一点儿利润,也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风度、这样的气量,使许多人都愿意与他合作,也使他成为商场中的不败商神。

● 李嘉诚智慧

在成功学中,有一条“互利法则”,即你给人一分利,别人就会给你一分利。“利益共沾”是聪明商人遵循的法则。李嘉诚深知“利益共沾”的法则,始终坚持:不独利己,更要利人,不能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别人之上,而是要学会利人法则。生活中也是如此,顾及对方的利益非常重要。一个人不能把目光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利益上。自己舍得让利,让对方得利,最终还是会给自己带来较大的利益。

李嘉诚的经历告诉我们,在生意场上,一个人如果具备豁达的胸襟,身上往往会散发出强大的人格气场,会让人不自觉地亲近,为其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真正做大生意的人,不会过多计较获得多少利润,而是享受做生意的过程,这通常也是区别企业家和商人的一个重要标尺。

在日本有“绳索大王”之称的岛村方雄,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个不名一文的穷光蛋,急于致富的他把目光瞄准本钱很少的麻绳生意。和其他卖麻绳的人不一样的是,刚开始的时候,他进价是多少就原价卖出,很快,岛村方雄傻子式的经营方法让订单像雪花一样向他飞来。在接到大量订单后,岛村方雄开始向客户诉苦,说自己原价卖给他们,一分钱赚不到,长此下去,他会无法生存下去,想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点价格,客户们都被他的诚意所打动,同意了他的请求。虽然提高后的价格仍然低于市场价,但是因为销量上去了,积少成多,几年后,岛村方雄就从一个穷光蛋变成日本的“绳索大王”。

对于吃亏,弘一法师从佛法的角度进行了独特的解释。他曾这样评价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每个人都想成为富翁,做成大生意,但是如果没有“吃亏是福”的豁达胸襟,即使有机会摆在你的面前,你也会最终变成一个斤斤计较的小商贩,眼睁睁看着机会从自己眼前溜走。只有那些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具有大胸襟、大气度的人,才能最终成为企业大家,因为他们知道,一时一事的吃亏或许会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正如著名的企业家严介和所说:“看似一件很吃亏的事情,往往会给你带来巨额的财富。”

1992年,严介和带着借来的10万元钱,在淮安注册了一家建筑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当时,南京市正在建设环城公路,得知消息后,严介和努力争取到3个小涵洞的项目。但是,由于项目是被层层转包之后才到严介和手上的,经过核算,整个项目做下来,严介和的公司要净亏损5万元。

当时,很多人都劝严介和放弃这个项目,因为这明显是一个亏本的买卖,但是严介和却有不同的看法。他对手下的员工说:“有时候主动吃亏才能主动获得,大家不要灰心,但要注意质量。亏5万不如亏8万,我们豁出去了,一定要保证工程的进度与质量。”最终,在严介和的坚持下,这个项目保质保量地提前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