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认生的人:如何克服社交焦虑
76897200000002

第2章 序言

身为男性的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便利店的限量甜品非常诱人,你很想美美地享受一番,但是心里却在打鼓,“一个男人拿着甜品到结算台太丢脸了”。

身为女性的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有一款心仪已久的发型,你很想尝试,可是不善言谈的你最终只告诉发型师“差不多剪剪就行”。

正在工作中烦恼的你,由于不擅长和客户面对面地交流,新客户也没找到,连老客户都对你抱怨连连。

还有正在被病痛折磨的你,发烧、头痛、咳嗽接踵而来,早该去医院看病,可是你却因为害怕和医生对话,难以迈入医院大门。

上面的情况,全部都是人们实际存在的“烦恼”。

这些烦恼表面上看起来不尽相同,实际根在同处。他们的原因都是“成年人的认生”,“社交恐惧症”的前兆。

“别人是怎样看待我的?”

“对方是怎么想我的?”

“他们是怎么评价我的?”

这些想法在你的脑中一遍又一遍地循环,让你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情,无法提出自己的要求,甚至无法和他人交流。

处理人际关系(也称作“社交”)产生的强烈焦虑,极端时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对生活的影响达到一定程度,便会变成“社交恐惧症”。

正常人对社交活动多少会有一定的紧张、焦虑心理。所以,本书中用“认生”一词表述达到病态之前的“预备”状态。

如果每个人都没有对于社交的焦虑情绪,也许就不会关注“别人眼中的自己”。这样一来,任何人的言行都会瞬间脱离正轨,变得杂乱无章,人们行动起来更会变得旁若无人般肆无忌惮。

因此,关注“别人眼中的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必要的。只是,当今社会中的人们,总是在“程度”的把握上有所偏离。越来越多的人由于过多关注“别人眼中的自己”,生活负担加重,心情变得压抑、痛苦。

关注“别人眼中的自己”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了?我将在书中慢慢回答这个问题。

我,很担心现在的你。

你有没有过分关注“别人眼中的自己”?

你有没有感到生活焦虑不安?

日本某个电视节目的调查结果显示,64%的日本人称自己“认生”。美国的专家测算得出,有10%的人需要治疗“社交恐惧症”,其症状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如果将“认生”看作社交恐惧症的前兆、临界线的话,那么60%的人对社交感到强烈的焦虑,10%的人被诊断为“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听起来很拗口,其实很久以前被称为“恐人症”。

“原来一半以上的人都是认生的啊。”

也许你会忽然松一口气,但是,请等等,事实并没有那么轻松。

“认生”并不只是性格的问题,放任其发展,会使人加重“认生”的程度,增加心理压力,甚至转变成为重度的社交恐惧症,这将严重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

“认生”的负面影响会从人际关系焦虑的一个点,扩展到整个社交层面。

比如,无法顺利就业或结婚,无法在学校或职场中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等。

如果社交焦虑或“认生”是可以治愈的,那么最好将它克服掉。

我是一名精神科医生,我一直致力于帮助社交恐惧症患者,为他们改善焦虑的症状。

根据我长年的治疗经验,只要掌握认知行为疗法的具体方法,加以时日训练,“认生”甚至社交恐惧症都是可以被克服的。

也许你是“天生认生”。但即便如此,只要现在行动起来,你的“认生”症状也同样可以得到缓解。

为什么我会如此有把握?因为我本人也曾是一个认生的人。但是,经过了认知行为疗法的干预,我学会了控制焦虑情绪,重新审视“认生”的原因,从此,我的人生柳暗花明。

我想对正在独自烦恼的你说:其实,每个人对社交都有不安的情绪。

从现在开始,和我一起,了解认知行为疗法,改善你心中的“认生”表现,将你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美好吧。

清水荣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