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社区护理理论与实践
7743900000019

第19章 社区健康档案管理(2)

(2)家庭人口学信息包括所有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或出生日期,所有家庭成员的种族、教育和职业等情况。

(3)家庭生活事件家庭结构图中还记录一些主要的家庭生活事件,包括结婚、分居、离婚、出生、死亡以及教育的起始或结束日期及原因、职业的变换、离家等有关的生活事件等。

(4)家庭健康问题家庭结构图中还记录家庭成员的主要健康问题,可以帮助了解问题的种类和数目以及家庭成员之间是否有相同的情况。

标准的家庭结构图有3代或3代以上的家人,包括夫妇双方的所有家庭成员。同一代人应排于同一水平线上,符号大小相同,年龄最大的位于最左侧,其余按年龄大小向右排列。第一代人中,习惯将丈夫置于左侧,他们的子女放在第3条水平线上。以后各代,将最先出生者放在左侧。

绘制家庭结构图需用简明扼要的符号,常用家庭结构图符号。

家庭结构图中的家庭成员年龄、职业、健康状况、死因、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等信息,为护理活动提供很多的信息,帮助护士快速了解、评估家庭情况,从而改善对服务对象的综合性照顾。明明家庭结构图如图52所示,从中可以获得以下信息:护理对象明明是个10岁的血友病患儿,与养父母住在一起;养父母没有生育过孩子,年龄较大(分别为50岁和48岁),养父是工程师,养母是营业员,他们都有一些健康问题;此外,还有一些养父母各自的家庭背景信息。这些家庭信息对做好明明的护理工作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6.家庭成员健康资料与个人健康档案相同。

三、社区健康档案

社区健康档案一般包括社区基本资料、社区卫生服务状况和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等。这些档案资料的来源可在开展社区诊断中获得,较全面的社区诊断一般两年开展一次。

(一)社区基本资料

1.社区人口学资料社区人口学资料包括社区人口的数量、年龄构成、性别构成、老年人口系数、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及社区居民的婚姻状况、职业分布、家庭构成及社区人口的文化构成等。

2.社区地理及资源分布图按比例绘制的社区地形图,包括村庄或居民区分布、人口数目、社区机构名称和位置(如医疗站、私人诊所、学校、工厂、企业、政府机关等)。此外,还可用不同的符号在地图上标明每个医疗单位的管辖范围、相互关系、负责人姓名、医生数目、服务人口、交通情况、实际距离等。同时,还应标明社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气候及环境状况、卫生条件、水源、交通情况、宗教及传统习俗等。

3.经济状况可用表格形式记录每个社区每一年的经济状况,包括人均收入、消费水平、就业率、失业率等,动态观察社区经济变化情况,以便于做出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卫生决策。

4.社区资源包括社区内可以被动员起来参与和支持社区健康服务活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如社区内的各种组织,如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健康促进会、志愿者协会、爱卫会等。

(二)社区卫生服务状况

社区卫生服务状况主要包括每一年的门诊量、病人就诊原因分类、常见健康问题的种类及构成、门诊服务内容分类;家访人次、家访原因、家访问题分类及处理情况;转诊人次、转诊率、转诊原因、转诊问题分类及处理情况;住院率、患病种类及构成、住院时间等。

(三)社区居民健康状况

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资料主要包括:①社区疾病谱与死因谱;②居民健康问题分类及性别、年龄、职业、文化、家庭等分布情况;③社区居民就医方式、医疗费用及支付方式、就医满意度等;④社区流行病、传染病的流行与监控情况;⑤社区健康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等。

第三节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

健康档案是人一生所有健康资料的记录,并为人的健康服务。档案建立后如何整理、归档、完善和使用是档案管理的重要工作。

一、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方法

1.规范书写对档案管理人员和建档人员,应进行统一的培训,在书写上,要求准确、真实,而且记录的资料必须规范,能够被其他健康服务者读懂。

2.整理归档按个人、家庭、社区健康档案进行分类,按具体要求进行编目、编号。健康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组成档案保管单位(如卷、册、袋、盒等)进行归档管理,后续的资料根据要求可随时归档或定期归档,一般家庭及个人健康资料可随时归档,而社区健康档案可每年定期归档一次。

一般每个家庭拥有一个健康档案袋,上面有家庭档案编号,内装家庭健康档案及家庭内所有成员的个人健康档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相关医疗机构内备有专门的档案柜,将所管辖社区所有家庭档案袋按编号顺序存放于档案柜内。在建立家庭档案时,发给居民一张保健服务卡,卡上注明家庭健康档案和个人健康档案的编号,家庭成员就诊时必须携带此卡,医生或护士按卡上提供的编号就能顺利找到档案袋,获得相关资料。

目前,一些社区根据社区责任医师的管辖范围,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按楼道序号编号,由相应的责任医师存放,以方便档案的管理和使用。

3.定期总结健康档案资料记录逐渐积累增多,因此有必要对健康档案中的一些内容定期进行总结和整理,如转诊、住院、手术、首次诊断的慢性病、意外事故、孩子出生、重要生活事件(如丧偶、离婚等)、重要家庭医疗史等情况应适时进行总结,对档案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正。社区健康档案一般每年更新或添补一次,重要的指标要绘制成图,并有每年的动态比较。

4.避免损坏保存的环境温度、湿度应适宜,防水、防火,同时配有防潮、防尘、防虫、防鼠设备,避免阳光直射。档案使用时避免损坏。

5.保护隐私健康档案所记录的内容可能会涉及个人或家庭的隐私,因此要特别强调健康档案管理的可靠性、保密性。查阅、摘抄和复印健康档案必须经过档案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具体审批。对于个人健康档案,一般规定不准其照顾者以外的人员阅读或拿取,在转诊病人时可在转诊单上书写相关健康信息,十分必要时,才把原始健康档案上的资料转给上一级医生;一般情况下,健康档案不外借。在实行计算机化健康档案管理时,尤其要注意对隐私的保护。

6.计算机化管理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计算机知识的普及,计算机化的健康档案管理具备了一定的条件。通过计算机记录个人及家庭的初始注册资料后,可随时记录其后续的所有临床资料,通过有规律的备份操作,计算机化的健康档案几乎可做到资料保存永久,并且永远可读。

计算机化健康档案管理具有如下优点:

(1)操作快捷,数据存取方便计算机化健康档案建立后,不需要人工调阅资料,可以跨越空间的障碍从网络远端直接查阅,随时存取。如需要病人的病史记录资料、化验单、转诊记录、用药记录等,可以直接从档案中调出并整理打印出来,或通过电子信箱送达。

(2)按需要呈现资料健康档案以一定的方式存储于资料库中,可以方便、即时、按需地获取相关资料,也可根据需求产生各式各样的表格,并且可以传输并储存和观看医学影像资料等。

(3)共享信息可以拥有多个使用者,从而避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行政管理部门在资料记录上的重复现象。

(4)具有很强的统计功能对健康档案中的资料按一定的统一标准进行编码,通过计算机相关统计软件,可即时或定期产生统计报表,也可以方便地统计出社区病人的就诊原因分类、健康问题分类及干预内容分类等资料。利用计算机化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进行计算和分类,可大大节省人力和时间,而且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5)提高服务质量通过计算机可以自动找出档案中需要做预防保健服务或某一慢性疾病追踪检查治疗的个体和群体的服务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随访和家庭保健服务;对前来就诊的病人,可以利用计算机化的健康档案获取有关信息,从而作出正确的处理,也可通过动态图像、图片的传输,实现计算机远程会诊和远程干预;医务人员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化的健康档案系统的功能,结合电话语音、网络通知等形式告知病人诊疗措施或进行社区保健服务咨询等。

(6)方便监管计算机化的健康档案管理为临床质量审计提供了工具,方便了行政管理的操作程序。

计算机化的健康档案管理可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极大的方便,是必不可少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初期投入成本高,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购置和操作人员的培训等,需要较大的财政支出;迄今为止,健康档案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世界标准,可以使用的软件还不十分成熟,还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计算机化的健康档案资料如何保护隐私、如何预防被修改和泄露,还需要不断完善计算机相关软件的功能,有关法律保障亦需要建立和完善。

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区护理才刚起步,各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同样,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居民缺乏建立健康档案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居民对建立健康档案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被动参与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健康档案建立后也没有要去使用健康档案、使健康档案为自身健康服务的意识,使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缺乏最基本的支持。

2.社区卫生服务的地位有待提高社区全科医生的医疗水平没有得到居民的认可,相关的转诊制度没有建立,导致居民与社区医护人员的关系较为疏远,相关的健康资料就较难获得,影响健康档案的建立和补充、完善。

3.“死档”问题有待解决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为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为社区个人及家庭建立健康档案,而档案建立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档案成为无人问津的“死档案”,更谈不上为社区健康服务。如何使档案“活”起来,让其在社区居民健康服务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还需要我们的政府部门、卫生服务系统及居民的共同努力。

4.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有待建立为便于相互交流和总结,标准化的健康档案管理体系有待建立,有关隐私保护、资料的安全性保护等问题亟需规范管理,相关的法律保障亦有待建立。

(胡叶文陈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