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社区护理理论与实践
7743900000042

第42章 社区常见慢性病患者的日常保健(7)

3.溃疡恶性肿瘤可因生长过快、血供不足等,使肿瘤表面组织坏死,形成溃疡,并产生病理性分泌物或排泄物。

4.出血体表或与体外相通的肿瘤破溃或侵及血管时可有出血。

5.转移症状恶性肿瘤经淋巴转移可出现区域淋巴结肿大、变硬,晚期可粘连、固定;经血行转移可出现远处转移灶的相应表现:

6.全身症状恶性肿瘤晚期可出现贫血、低热、消瘦、乏力等恶病质表现。

肿瘤转移的发生与肿瘤本身的恶性程度、全身的抗病能力及免疫状况有关。一般来说,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越易发生转移;机体抗病能力和免疫力强的,则不易发生转移。恶性肿瘤的转移方式包括:

1.直接蔓延肿瘤细胞向与原发灶相连续的组织扩散生长;

2.淋巴转移多数情况为区域淋巴结转移,也可越级转移,不经区域淋巴结而转移至第二站、第三站淋巴结;

3.血行转移癌细胞进入血管,随血流转移至远隔部位及其他脏器;

4.种植转移肿瘤细胞脱落后在体腔或空腔脏器内的转移。

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中医及各种支持治疗。早期恶性肿瘤以根治性手术为主,并辅以放疗、化疗及免疫等综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采用化疗、放疗、姑息性手术及全身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

三、恶性肿瘤患者的日常保健

(一)心理护理

焦虑、抑郁、恐惧和担忧等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而且可贯穿于病程的始终。

如果患者的心理反应过于消极或负性情绪时间过长,对其治疗和康复极为不利。

1.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恶性肿瘤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往往会经历以下心理过程:①否认期:得知患病后感到震惊,怀疑诊断的可靠性,希望是良性肿瘤或是误诊,拒绝接受治疗,并辗转多家医院检查,以证实自己的猜测;②愤怒期:当患者发现身患恶性肿瘤已不可否认时,会表现出极大的愤怒,常迁怒于家属及医护人员;③协议期:患者经过愤怒、发泄后,发现对缓解病情并无帮助,便开始寻求名医、秘方、偏方等,还会与医护人员讨价还价,祈求多活些日子,以便能完成未了的心愿;④忧郁期:一段时间后,由于效果欠佳、病情加重或癌症复发等多种原因,患者会感到无助和绝望,表现为畏缩、悲伤、哭泣、沉默、不吃不喝、甚至有自杀的倾向;⑤接受期:患者经过长时间的心理活动与思想斗争,心境变得平静,逐渐开始面对现实,并能理性地配合治疗。

上述心理特点可同时、反复地发生或较长时间停留在某阶段。

各期心理护理重点为:否认期主要是帮助患者理性地分析,避免因此而延误治疗;愤怒期主要是理解患者,避免与患者冲突,引导其合理宣泄自身的情绪;协议期主要是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和接受正规的治疗;忧郁期和接受期主要是加强支持系统的支持作用,增强患者信心,不断予以鼓励,帮助患者面对许多问题。

2.发挥榜样作用组织肿瘤患者与“抗癌明星”座谈,讲述他们治疗肿瘤、与疾病作斗争、身体康复的经历与经验。明星的现身说法往往会使患者得到很好的心理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信心疗法”通过认知疗法、心理暗示、社区集体心理干预等方式,对恶性肿瘤患者实行“信心疗法”,使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足够的毅力克服恶性肿瘤治疗后的许多不适。

(二)饮食护理

少食多餐,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提倡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保证足够的能量需要,并注意食物的色、香、味,营造良好的进食氛围,促进食欲。在肿瘤化疗期间,根据胃肠道反应情况调整饮食性质和量,并可采取中医食疗。

(三)预防感染

化疗、放疗后,患者易发生呼吸道、泌尿道及其他部位的感染,应注意室内空气新鲜,预防受凉感冒,有呼吸道感染者避免探视;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做好各种管道护理,如喉癌术后的喉管护理、人工肛门护理、膀胱造瘘管护理等。

(四)康复护理

恶性肿瘤及时进行适当的康复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乳癌术后上肢活动功能的康复、人工肛门的排便训练、喉癌术后进行食管发音功能训练等。

(五)运动锻炼

恶性肿瘤患者视情况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对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调节情绪、增强信心都很有帮助。

(六)减轻痛苦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在进行心理治疗的同时,采用药物镇痛,可达到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七)临终关怀

癌症晚期患者,做好家庭临终关怀,让濒死患者在剩余有限的日子里,能控制疼痛,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中接受关怀,享受余晖,使患者坦然面对死亡,安详宁静地离开人世。

(八)恶性肿瘤的预防

人类几十年的防癌实践证明,控制肿瘤发病应重在预防。

1.健康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向社区人群传播有关癌症知识,使人们了解各种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及致病作用,促使人们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注意环境保护、戒烟酒、远离不良环境、保持心理健康等,从一级预防水平上做好癌症的预防。

2.环境整治人类癌症中80%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故首先应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着手。在全社会树立环保意识,减轻环境污染对实施癌症的一级预防十分重要。

3.做好职业防护在人们的生产、工作环境中,常会接触到一些有毒的致癌物质,应注意做好职业防护,如优化生产工艺,做好生产设备的维修和管理,特别是在化工生产中防止跑、冒、滴、漏等现象,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及个人卫生,如正确使用防护服、防护面具等。

4.维持健康的心理紧张的心理情绪和不良的心理刺激可以直接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长期的精神紧张、抑郁、焦虑、绝望等可使机体胸腺退化,T淋巴细胞的生长和成熟受抑制,巨噬细胞活动能力降低,白细胞活动受干扰,抗体活性降低等。因此,提高心理应对能力,保持乐观的心态,维持健康的心理,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防治癌症的重要措施。

5.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①膳食合理,限盐、低脂,少吃腌、泡、熏、炸食物,不吃霉变食物,增加绿叶及深色蔬菜、鱼类及豆制品、水果及坚果的摄入,常吃杂粮;②坚持体育锻炼或加强体力活动,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保持合适的体重;③不吸烟,少饮酒,不暴饮暴食;④注意卫生,减少日光照射与人工紫外线照射;⑤预防接种相关疫苗如乙肝疫苗,防止相关病原体的感染;⑥慎用激素类药物。

6.定期体检定期健康检查很有必要,可以早期发现肿瘤患者。途径有:①自我检查:通过健康教育,让人们熟知常见癌症的早期表现,教会人们自我检查的方法,及早发现异常,及时就医;②健康体检:对社区人群进行普查,特殊群体定期筛检,如40岁以上妇女每年定期妇科体检,一级家属有人在绝经前即确诊为乳腺癌的妇女,建议从35岁开始每年做乳房筛查一次。

7.重视早期征兆下列常为恶性肿瘤的早期征兆:①身体任何部位触及的硬结或不消的肿块;②疣或黑痣有颜色加深、迅速增大、瘙痒、脱毛、溃烂或出血等改变;③久治不愈的溃疡或持续性消化不良;④吞咽食物有梗噎感、胸骨后不适、灼痛或食管有异物感;⑤耳鸣、重听、外耳道出血或鼻塞、头痛、回缩涕带血;⑥持续性声音嘶哑,刺激性干咳或痰中带血;⑦原因不明的大便带血或黏液血便,无痛性血尿;⑧经期不规则或大出血,经期外或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⑨颈部肿块;⑩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或持续低热。如出现以上现象,应及时就诊作进一步检查,并积极处理。

(孙香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