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社区护理理论与实践
7743900000045

第45章 家庭护理(3)

5.协助家庭参与社区活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了培养人们良好的卫生习惯,传授预防疾病的常识,经常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也会根据社区人群的健康状况组成各种俱乐部,像比较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俱乐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会对社区人群进行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居民自救和互救的能力,如触电、溺水、气管异物、中毒等情况的急救;此外,社区举办的一些文化、娱乐活动也有利于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社区护士应向家庭提供这些活动的信息并鼓励家庭参与,使家庭成员获得保健知识和技能,提高整个社区的健康水平。

二、家庭访视

(一)家庭访视的概念

家庭访视(home visit)简称家访,是指为了维持和促进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健康,在服务对象家里,为访视对象及其家庭成员所提供的护理服务活动。它是家庭健康护理的重要方法和主要服务形式。

(二)家庭访视的目的

通过家庭访视,可以帮助护士更准确地评估家庭的结构、家庭的环境、在家庭环境中的行为、家庭的功能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等,从而发现家庭及其整个社区的健康问题,根据实际需求和现有的内外资源制订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活动,解决家庭及其社区的健康问题,达到维持和促进家庭及其社区健康的目的。家庭访视的具体目的有:①帮助家庭发现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②确定阻碍家庭健康的因素和支持系统;③寻求在家庭内解决问题的方法;④为患病或残疾的家庭成员提供适当、有效的护理服务;⑤促进护理对象及其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提高家庭成员的自我保健管理能力,促进家庭及其成员的正常成长和发展;⑥促进家庭功能的充分发挥及健康家庭的形成;⑦为判断社区人群健康状况提供线索;⑧促进社区护士与家庭各成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家庭访视的对象及次数

尽管家庭访视对象应该是社区护士管辖的所有家庭,但由于社区护理人员、时间等的限制,家庭访视的对象仅限于有急需保健指导的家庭以及有健康问题的家庭,这些家庭一般包括产前、产后需要健康指导的家庭、不完整家庭、家庭功能不完善家庭、残疾者家庭、有疾病高危因素的家庭,如有遗传病病人的家庭、有慢性病病人的家庭等。

家庭访视的次数根据家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援助的程度而定,同时还要考虑社区护理人员的数量、护理对象和社区护士的时间、护理对象的需求和状况、需要解决问题的轻重缓急以及经济预算等。

(四)家庭访视的优缺点

1.家庭访视的优点

(1)护士能够直接观察和考虑到影响家庭健康的因素。

(2)护士可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及早对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行干预。

(3)家庭场所为服务对象讨论问题和需求提供宽松的环境,人们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更容易接受健康教育信息。家庭场所也有利于指导家庭成员参与,增强自我保健和照顾患病成员的能力。

(4)护士可以为服务对象提供个体化服务。

2.家庭访视的缺点

(1)时间和费用消耗过大。

(2)家庭急救设备缺乏。

(3)社区护士单独工作,不能发挥团体工作的优势。

(4)家庭中可能存在一些不利于工作的因素,社区护士难以控制。

(5)社区护士在家访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五)家庭访视的过程

家庭访视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访视前准备阶段、访视阶段、访视后阶段。社区护士与家庭服务对象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是取得访视成功的基石。要获得高效的家庭访视,社区护士要具备观察、倾听、提问、筹划的技能,这些技能贯穿于整个访视过程中。

1.访视前准备

(1)确定访视对象由于人力、时间有限,社区护士不可能对每个家庭进行访视,要根据情况选择家庭访视对象,并安排好访视的优先顺序,将传染性疾病、急性病、问题较严重的、对家庭影响较大的安排在先。

(2)护士与家庭第一次联系多采用电话的形式,主要内容有是否愿意接受访视(如果不愿意接受访视,护士应分析拒绝的原因,是对访视有误解,还是缺乏服务的信息或有其他的原因)、确认家庭需要访视的原因、询问家庭的需求、预约访视的时间、了解确切地址和路径。

(3)确定访视的目的以及计划在初次访视之前,社区护士查询家庭健康档案等资料获取访视家庭以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相关信息,结合家庭的需求,来确定访视的目的,制订访视计划、访视的具体内容以及实施方案。对需要连续性访视的家庭,每次访视前应了解以前的家庭记录及相关信息,制订明确的访视目标,并依据目标评价结果,对计划进行调整。

(4)准备访视用品访视用品包括访视前应准备的基本用品和根据访视的目的以及家庭的具体情况增设的访视用品。基本用品包括常用的体检工具(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量尺)、常用的消毒物品和外科器械(酒精、棉球、剪刀、止血钳、纱布)、隔离用品(帽子、口罩、工作衣、塑料围裙、消毒手套)、常用药物、注射用具、记录单、家庭护理手册、健康教育资料以及联系工具(地图、电话本)。增设的访视用品如产后访视,应准备手提磅秤、有关母乳喂养以及婴儿计划免疫的宣传资料等。

(5)访视备案社区护士访视出发前,应在工作单位留下访视家庭的户名、地址、路线、联系方式、访问目的、出发时间、预定返回时间,以便有特殊情况发生时,工作单位能与社区护士尽快取得联系。

2.访视中的工作家庭访视过程中的工作主要是与家庭建立良好的关系,执行护理操作。

(1)初次访视社区护士要向访视对象介绍自己的姓名、角色、职责和所属单位名称,本次访视的目的,所提供的服务以及所需时间等,同时应征求访视对象的意见,并询问家庭有何要求,对其意见、要求尽量给予满足。正式访视开始前,可以与访视对象谈一些比较轻松的话题,使双方都放松并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2)评估对访视对象、其他家庭成员以及家庭进行评估,掌握家庭存在的问题或自上次访视后的变化情况。

(3)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和家庭的意见与访视对象共同制订护理计划,提高访视对象的主动参与能力,降低抵触情绪,使护理计划更适合访视对象。

(4)实施护理进行健康教育或护理操作,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操作结束时整理用物,洗手。

(5)简要记录访视情况在访视过程中要对收集到的资料,实施的护理措施进行简要记录,同时,要及时回答访视对象提出的问题,必要时介绍转诊机构。

(6)结束访视与访视对象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复习总结,核查访视内容,并确认有无被遗漏的健康问题,再次征求家庭对这次访视的意见。根据情况与访视对象协商决定是否需要下次访视,如果需要,与访视对象预约下次访视的时间和内容。给家庭留下访视者的联系方式,有问题可以随时咨询。

3.访视后工作

(1)消毒和整理用物检查、整理、消毒使用过的物品,并补充访视包内的物品。

(2)记录和总结重新整理家庭记录,记录应遵循正确、简洁、时效的原则,记录内容包括访视对象的态度、检查结果、现在的健康问题、家庭的意见及要求、注意事项等,评价访视效果,判断访视目的实现情况,做好阶段性总结。

(3)修改护理计划分析在家庭访视中获取的资料,判断家庭新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改善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根据需要修改并完善护理计划。

(4)交流信息与转诊安排与其他相关的健康工作人员交流访视对象的情况,如个案讨论、汇报等,如现有的资源不能满足访视对象的需求,存在问题又超出了社区护士的能力范围,应与其他服务机构联系,为服务对象做转诊安排。如访视对象的健康问题已解决,可停止访视。

三、居家护理

居家护理是慢性病及老年患者乐于接受的卫生服务方式,是综合性健康服务系统的一部分,是住院服务的院外补充系统,它保持了医疗护理服务的连续性,满足了人们不同的护理需求,使卫生资源得以合理应用。居家护理使有照顾需求的患者,能在自己居住环境中,获得定期的护理服务,从而达到维持和促进健康、促进康复、减少因疾病所致的后遗症或残障的目的。

(一)居家护理的定义

居家护理是一种健康照护的服务模式,是指为卧床或行动不便的个体在其家中提供保健、康复与治疗等各类护理服务。其目的在于使患者不仅能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并能获得连续的完整的护理服务,从而促进、维持或恢复其健康,将疾病的影响降至最低。

(二)居家护理的服务对象

1.在家疗养的慢性病病人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患者。

2.出院后病情已稳定但还需继续治疗的病人如手术后的病人、骨或关节病需要牵引的病人。

3.临终病人如癌症晚期、不可逆的器官功能衰竭的临终病人。

4.需要康复治疗的病人如先天畸形、脊髓损伤、运动系统损伤、神经系统疾病、伤残等需要康复治疗的病人。

(三)居家护理的内容

1.家庭环境适应性改变的指导为了方便居家病人,促进其进行最大限度的生活自理,护士应指导家属根据居家病人的病情或机体功能状态以及家庭居住现状,对家庭的自然环境(如卧室、卫生间、厨房等)和社会环境进行适应性改变,以符合病人的需要。如果居家病人下蹲困难应把蹲式厕所改为坐式,居家病人如需借助轮椅活动,活动空间的门需要加宽并去除门槛;家庭社会环境的改变主要包括家庭氛围、角色等调整,如一个伴有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母亲,生活不能自理,其原有的妻子、母亲的角色会逐渐退化,相应的职责也会由其他家庭成员来承担。

2.生活护理与指导对于生活自理能力缺陷的病人,居家护理人员的任务包括督促、协助、料理患者的生活,包括患者的饮食、用药、睡眠、卫生、运动等。

(1)饮食方面促进病人的营养是慢性病护理的重要内容,合理膳食不仅能治疗疾病,还能预防疾病。在食物烹调时,应注意病人的口味、习惯及牙齿状况,使食物的色、香、味俱全,促进病人食欲。同时,对于肥胖、糖尿病病人,应合理安排患者的膳食时间与饮食结构,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