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社区护理理论与实践
7743900000007

第7章 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3)

健康促进规划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为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首先应制订出一个科学的进度表,同时建立实施的组织机构,配备和培训实施的工作人员,购置和配备所需设备和物品,并建立有效的监测与质量控制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完整、规范地记录,不断反馈,及时发现实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随时调整人力、物力、财力的分配,控制实施质量,逐步实现阶段目标和总体目标。

(三)健康促进规划评价

评价工作是全面检测、控制规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保证规划方案设计先进、实施顺利,并取得应有效果的关键性措施,贯穿于整个健康促进活动的始终。评价是客观实际与标准的比较,是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有助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借以改进当前规划的不足之处。

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

1.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主要评价健康促进规划活动实施的效率,评价各种活动是否按预期规划的程序实施及实施的效率如何,包括对规划的设计、组成、实施过程、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情况等进行评价。过程评价是评估规划活动实施的质量与效率,而不是评价其结果和行为效应,目的在于控制规划是否按计划执行。

2.效果评价(effectiveness evaluation)效果评价包括近期、中期及远期效果评价。

(1)近期效果评价评价着重于规划或规划的某些方面对参与者的知识、态度、行为的直接影响。评价指标包括有关健康行为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及强化因素的改变程度,有关政策、法规制订情况等。

(2)中期效果评价主要评价行为目标是否达到,环境状况是否得到改善等。

(3)远期效果评价即评价健康促进规划对目标人群的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成本-效益的评价。评价的指标有发病率、患病率、致残率、死亡率的变化,生活质量指标的变化等。

近期、中期效果评价又称效应评价(impact evaluation),远期效果评价又称结局评价(outcome evaluation)。由于健康规划最终效果往往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表现出来,而且有些指标缺乏有效性及特异性,难以量化,所以开展结局评价难度较大,故效应评价是其重要内容。

三、社区健康促进

社区健康促进(community health promotion)是指以社区为单位,通过健康教育和环境支持改变个体和群体行为、生活方式和社会影响,从而降低该社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社区健康促进有两大要素:一是健康教育,二是能促使行为和社区环境有益于健康改变的一切支持系统。

(一)社区健康促进的组织管理

“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中明确指出,应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其组织管理要求:

1.政府负责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建立起以政府负责、部门合作、社会动员、群众参与、法律保障为特点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制和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纳入目标管理和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监督考核。

2.加强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和人员能力建设2010年,县及县以上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要配置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设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社会动员、传播与教育、计划设计、实施、监督与评价等基本技能。

3.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至2010年,社区、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等有直接面向目标人群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服务设施和网络。

4.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信息网络至2010年,建立国家级人群健康素质监测网络和信息库;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心数据库;建立、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家库、传播材料库。

5.保证常规经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经费不少于当地当年卫生事业经费的5%。各级卫生部门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调整卫生经费投入结构中,要保证健康教育经费在优先领域的投入,并随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比例的增加而增加。

(二)社区健康促进的任务和目标

1.城市社区健康促进的任务和目标根据“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城市社区健康促进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有:

(1)建立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建立并健全政府领导、健康教育专业机构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骨干、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的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网络。积极推进“健康促进社区” 建设,大力开展“相约健康社区行”等卫生进社区活动,针对影响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开展社区综合干预。至2010年,城市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

(2)开展以场所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任务与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健康促进:各类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健康行为养成教育,重点做好心理健康、控制吸烟、环境保护、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与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至2010年,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城市、农村分别达到90%、80%;中、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城市、农村分别达到70%、60%。

2)医院健康促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纳入卫生技术人员医学继续教育内容,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创建活动,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面对面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服务。至2010年,患者及家属相关疾病自我保健知识知晓率达到80%。

3)工矿企业健康促进:积极推进以“安全-健康-环境”为中心的“工矿企业健康促进工程”,倡导有益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减少和控制职业伤害、职业病及职业相关疾病的发生。对工矿企业管理者和各种作业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与健康培训,新职工、女工、接毒接尘工人的岗前、岗位安全与健康培训率达到100%;到2010年,大型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0%以上。

4)公共场所健康促进:监督和指导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知识培训、复训,考核合格才能上岗。各类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有责任在所辖范围内对公众开展卫生科普宣传。各类公共场所禁烟、安全标志明显,消防疏散通道通,应急措施健全,积极营造健康环境。

(3)重点人群健康促进开展多种形式的妇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促进生殖健康的全面发展。至2010年,妇幼保健健康教育普及率在城市达到100%,农村地区达到80%以上。同时,开展老年健身、老年保健、老年病防治与康复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4)控制烟草危害与成瘾行为普及烟草危害相关知识,开展吸烟行为干预,降低吸烟率,加强控烟能力建设,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各类公共场所有明显的控烟标志、有管理人员。积极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无烟家庭活动。到2010年,90%的中小学校、90%的医院成为无烟场所。继续开展创建无烟草广告城市工作,到2010年,无烟草广告城市占地市级以上城市总数的30%。

将预防吸毒、酗酒等成瘾行为纳入社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公民道德意识教育。

2.农村健康促进的任务与目标积极推进枟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规划(2006-2010年)枠,以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重点,着力解决影响农村居民的重大卫生问题,预防控制农村重大疾病流行,提高农村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

(1)疾病健康教育针对各地区农村卫生与农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大力开展农村重大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包括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血吸虫、疟疾等寄生虫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砷)中毒等地方病。开展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增强农村居民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提高农民卫生保健知识水平,促进行为和生活方式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改变。

(2)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领域的健康教育以场所为基础,针对农村妇女、儿童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妇幼保健,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计划免疫接种率,降低婴幼儿营养不良发生率,降低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加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健康习惯;针对各类疾病患者、乡镇企业员工的特殊健康问题,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机构和乡镇企业的健康教育;加强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加大针对流出/流入地农民工健康教育需求的研究与干预;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宣传,提高农民的预防保健意识和互助共济理念,引导农民积极参加合作医疗。

(3)开展环境健康促进加强农村居民生活、生产环境保护与改造的健康教育,认真落实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枠等政策要求,围绕改水改厕、利用清洁能源、绿色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等内容促进村容整洁和环境安全,保护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三)社区健康促进策略

1.社区动员

(1)开发领导层通过各种信息传播途径,加强与社区各级领导的沟通,以事实和业绩争取其关注和支持,力求其在健康促进工作中“挂帅”和指导;政府组织建立健康促进机构,联合社区卫生、文教、新闻、工业及群众团体等共同组建社区健康促进委员会,统筹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制定规章制度和地方法规,促进社会对健康承担责任,规范社区和个人的行为,保证社区健康环境的形成。

(2)动员社会力量社区内各类医院、卫生院、保健站及各单位医务室等医务人员是健康促进的主力;社区内中小学校及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的人员通过政府的组织协调,可成为健康促进工作的积极参与者;街道干部、离退休人员中的积极分子、志愿者是社区健康促进的基层骨干力量;家庭也是社区组织与动员的重要力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建立健康促进活动网络,是顺利实施健康促进规划的必要手段。

(3)人人参与通过各种媒介手段,使社区群众知晓活动计划,了解活动目的,支持并热心参与活动。

2.开发、利用社区资源社区健康促进除争取外援性技术、人力、经费、设施外,应立足于发掘社区内部的资源,培养社区成员的自治精神和自助、互助能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社区资源有:①人力资源,包括健康促进专职人员、志愿者、政府工作人员、社区居民等;②财力资源,如社区地方政府的财政援助、单位或各类社团的资金援助、单位或个人的捐助等;③物力资源,包括提供实物和技术援助的资源,如各类科技人员的技术援助、健康教育用的教室和多媒体教学设施等;④信息资源,如居民对健康促进的认识与建议、健康促进活动的反馈信息等。

3.选择健康信息传播途径信息传播途径有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形象化传播、电子媒介传播和综合传播。根据城市、农村等不同社区的各自特点和需求,根据目标人群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民俗等特点,选择恰当的信息传播方法,注意传播的技巧,可达到事半功倍、减少投资成本的效果。

4.社会教育和培训社会教育是指除学校教育以外的针对社会人员的各种教育活动,是社区健康教育活动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干预策略。社会教育对象是社区居民中的成人群体,一般通过举办讲习班、专题讲座等形式来完成。

培训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对健康促进专兼职人员进行系统培养与训练的过程,也是开发社区资源的一种活动。

5.建立和推进示范点工作组织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各健康教育机构及其他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应用性研究工作,摸索适合当地的经验与方法,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建立相应的示范点,总结和推广经验,以点带面,确保目标实现。

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1.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重要内容和原动力健康促进是将政策与环境的支持和个体与社会的参与融为一体,包括了健康教育的内涵。在健康促进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向人们阐明健康的含义、不良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健康促进活动的意义等等,使人们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健康促进活动中来,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原动力。离开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将成为无源之水。

2.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取得成功的保证通过健康教育活动,使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如果没有政策、制度、经济、环境等社会的支持,健康教育也将一事无成。

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健康促进是为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而采取的行为目标,而健康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付伟陈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