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蒋介石的铁血卫队
7757300000011

第11章 没料到抓了一个王天培,惹出下野这样的大事!

蒋介石回南京销假后,心情特别的好。鉴于这次宓熙等人护驾有功,下令把卫士队扩充为卫士大队,人数由原160多人一下子扩大到400多人,宓熙升任卫士大队长。

谁知,大走桃花运的他竟然应验“情场得意,赌场失意”这句谶语,随后打了一个大败仗。

他从焦山回来后,北伐军已在何应钦等人的率领下凯歌高奏,继续讨伐北方军阀。6月中旬,三路大军胜利到达陇海线。接着,又打败直鲁联军前敌总指挥许琨和马玉师部,占领鲁南重镇临城。谁知武汉的汪精卫捣蛋。7月15日,他下令分共后,又组成东征讨蒋军,顺长江而下,企图对共产党和蒋介石“通吃”。为了保住南京,蒋介石不得不将北伐主力撤回长江沿线防守,只留下第三路军前敌总指挥、第10军军长王天培率部孤守徐州。7月24日,直鲁联军许琨部乘机反扑,一举占领了中原战略要地徐州,军长王天培仓皇逃往安徽宿县。

徐州得而复失,南京为之一震。而第10军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大丢蒋介石的面子。为了挽回不良影响,蒋介石次日就带着卫队北上,准备亲自指挥王天培的第10军、王普的第27军、钱大钧的第32军、贺耀祖的第40军和第1军一部以及白崇禧指挥的陈调元37军、叶开鑫44军,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向徐州发起反攻。

出发前,蒋介石在总理纪念周上当着全军立誓:“不打下徐州,决不回南京。”

蒋介石在徐州前线云龙山上设总指挥部,亲自督率三路兵马前进。他原以为大军压境,直鲁联军不堪一击,而孙传芳、张宗昌指挥的直鲁联军正是利用他的这一心理,采取诱敌深入的古老战法,佯装退却,国军进展神速,迅速逼近了徐州。就在徐州城郭遥遥在望时,敌军开始了抵抗。蒋介石亲赴前线督师,大部队“奋勇前进”,长驱直入,结果落入圈套,被直鲁联军集中兵力打得落花流水,全面溃败。

在一派慌乱中,蒋介石率先逃跑,回了南京。各军失去指挥,从徐州一直退到浦口,溃退700余里,成为北伐出师以来最大的一次溃败。蒋介石亲自指挥反攻,口号喊得挺响,却不仅没“反败为胜,一振威望”,反而落了个铩羽而归。

为了推卸和逃避责任,蒋介石逃回南京后,立即下令逮捕黔军将领、第10军军长王天培。

8月10日,南京总司令部召开高级军官会议,师长以上均出席。蒋介石命宓熙:“你自己去,或者叫一副官去到板鸭巷第10军驻京办事处,请王天培军长来开会。”

宓熙不知道其中有玄机,认为今天开军事会议,自己要搞保卫,离不开,并且请一个军长来开会,哪里还用得着自己去?于是派了个副官带着一卫士排长去了。

王天培急急赶来开会了。宓熙向他敬了个礼,问道:“有没有带武器?请交给我保管,散会后奉还。”

按照蒋介石的规定,凡是总司令部开军事会议,不论官职多大,一律不准带武器进入会场。王天培回答说:“有一支左轮手枪。”说着,连同枪套交给了宓熙。

宓熙收了他的手枪,随后,领着他进入会议厅。

会议尚未开始。参谋长白崇禧一见王天培,很严肃地说:“你知罪吧?”

王天培被这突如其来的问话吓呆了,面色苍白,立正站着,一句话也回答不出来。白崇禧接着说:“你不服从总部的战略部署,阳奉阴违,在进攻徐州战役中,被敌人(孙传芳)一打就垮,一直向南溃退,几乎影响整个战局;而且你部下控告你十大罪状,克扣军饷等等……你知道吗?”

王天培战栗地说:“不知道!都是下面人搞的鬼!”

在场开会的军官,多数人站起来了,注视这件想不到的事。王天培在北伐军中资格很老,自出师以来总司令部惩办一个军长,还是第一次。蒋介石一直注视着,没有说话。

王天培支吾其词,蒋介石发话了,对宓熙说:“将他带到军法处。”

王天培后于9月2日被枪毙。

蒋介石抓了王天培做替罪羊,但并没摆脱自己威信扫地的困境。相反,由于委过于人更是引起各部将领们的极大恐慌。于是桂系首领李宗仁和白崇禧联合东路军总指挥兼第1军军长何应钦在随后的会议上公开与蒋介石摊牌,指斥他在徐州打了败仗,逼他下野去当寓公。

8月11日,蒋介石的速记员林春华把记录、整理好的会议记录送去给蒋介石看。碰巧蒋介石室内有客,他不能进去,于是在外面等候,和在门口负责警卫的宓熙等人坐在一起聊天。

在南京每次召开中央高级会议时,都由宓熙会同首都警察厅派巡警大队以及南京卫戍司令部派便衣稽查人员共同担任警戒。他们只负责警戒,对会议的内容不知道。但蒋介石每次带着速记员林春华去,把会议的情况和他的讲话记录下来,进行整理。

林春华是黄埔军校开始就跟随蒋介石的,平时和侍从室人员生活在一起,与卫队人员都很亲近。宓熙便问他:“这几天中央党部开会,有什么决定?”

林春华说:“会上孙科提出,先生有种种错误,目空一切,骄傲自大,独揽军政大权,专横自恣,要他出国休息;还有古应芬、邹鲁等,多数是广东人,附议赞同;另外如吴敬恒、李石曾、张静江、蔡元培、顾孟余、何成浚等人表示不赞同。他们认为北伐尚未完成,正在准备继续进行,需要团结一致,认为先生不可以离开北伐军总司令职位。经过争辩,举行表决,主张先生出国的占多数,于是就决定下野了!”

宓熙大吃一惊:“咋发生这样的事情啊!”

林春华也气愤地说:“这个决议,要先生下野,有人提,多数中委也赞同,真是墙倒众人推,落井下石,中国历来不缺这样的怪人!”

宓熙听了,如冷水浇背,他没料到抓了一个王天培,竟然惹出蒋介石下野这样的大事!权力就是毒药,太出乎意外了。

次日,蒋介石召开军事会议,所有在南京师长以上将领都参加,约有100人左右。在会上,蒋介石把前一日中央党部开会的情况和决议告诉大家,并说:“我即将离开大家,以后大家听中央的命令,我到何处去,尚未决定。”

参加会议的高级将领中,有的是孙中山的老部下,有的是黄埔老将,还有的是东征和讨伐杨、刘时收编过来的,也有北伐后整编扩充来的,与蒋介石的关系各有亲疏远近,态度也各不一样。等到蒋介石的话说完了,长时间默默无声,没人发言。白崇禧首先打破了沉寂,说道:“党中央既已决定,我赞同这个决定,赞同蒋先生出国休息一些时间。”

接着李宗仁、李济深等发言,均表示“赞同中央决定”。接下去,东路军总指挥兼第1军军长何应钦也发言说:“既然中央决定,多数人赞同,我也赞同总司令出国休息。”

随后,到会百余人中,三分之二的表了态,赞同蒋介石出国,还有三分之一没有表态,可有决定权的几位大员已表态赞同蒋介石下野,未表态的也就作用不大了。谁知这时第14师师长卫立煌站起来,发言说:“中央要总司令出国,到底休息多长时间,是到哪一国去呢?现在北伐正在进行,要完成统一,总司令出国时间久了,是不利的。”

卫立煌发言之后,那些没表态的将领纷纷举手赞成他的话,会场空气紧张起来。最后,蒋介石站起来做了简单的说明:“中央既决定要我出国,时间没明确规定,希望大家听中央命令,安心工作,把队伍带好。”于是宣布散会。

散会后,蒋介石带着宓熙等人回了丁家花园住处。

晚饭后,许多忠于蒋的嫡系将领前来丁家花园。卫立煌、陈继承、顾祝同、蒋鼎文、刘峙、钱大钧、谭曙卿等人都来了,都是师长一级的将领。谈话的内容,宓熙就听不到了。但李、白和其他中央委员没人来,邹鲁等元老派也未来人。

夜色渐渐深了。当蒋介石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回到住室后,稍坐片刻,开始绕室踱来踱去。这吓得宓熙胆战心惊,因为他从来没见过蒋介石如此不骂、不闹、不笑、不说、不睡觉,只是像个植物人一样机械地走路、踱步。